土壤水分對冬小麥氣孔導度及光合速率的影響與模擬
本文關鍵詞:土壤水分對冬小麥氣孔導度及光合速率的影響與模擬,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為了更精確掌握水分在作物模型中的貢獻,通過田間設置5種不同程度的水分控制試驗,分別選擇冬小麥抽穗期(2011年4月18日)和開花后期(5月5日)兩個典型日,利用Li-6400光合作用儀測定冬小麥葉片氣孔導度和光合速率的日變化及其光響應過程,并利用SPSS軟件進行分析;考慮土壤濕度因子,對氣孔導度模型(Jarvis模型)和光合模型(非直角雙曲線模型)進行修訂,利用實測資料擬合得到各項參數(shù),并分析其模擬效果。結果表明,氣孔導度、光合速率的日變化與土壤水分含量間呈正相關關系,土壤含水量越少,氣孔導度、光合速率越小。加入土壤濕度因子的氣孔導度和光合作用模型,兩個指標均具有更好的模擬效果,實測值與模擬值之間的相關系數(shù)由修訂前的0.907、0.769分別提高至0.967、0.987,實測值與模型回代值之間的相關系數(shù)也由修訂前的0.572、0.316分別提高至0.768、0.874,且均方差均顯著降低。因此,土壤濕度對調(diào)節(jié)冬小麥葉片氣孔導度和光合作用非常重要,在氣孔導度模擬和光合作用模擬中不能忽略土壤濕度的影響。
【作者單位】: 中國氣象局氣象干部培訓學院安徽分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氣象災害預警預報與評估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安徽省農(nóng)業(yè)氣象中心;
【關鍵詞】: 土壤濕度 非直角雙曲線模型 氣孔導度 光合速率 光響應曲線
【基金】:公益性行業(yè)(氣象)科研專項課題(GYHY201306046)
【分類號】:S512.11;S152.7
【正文快照】: 南京210044;3.安徽省農(nóng)業(yè)氣象中心,合肥230061)氣孔導度和光合速率是作物生長過程中重要的生理指標,兩者隨環(huán)境因子和作物的生理特征以及發(fā)育階段而變化,其運動機理十分復雜,從不同作物[1]到作物不同品種[2]、不同環(huán)境因子[3]到不同生育期[4]等,學者們就兩者的響應進行了眾多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穎慧;高瓊;賈海坤;;半干旱地區(qū)3種植物葉片水平的抗旱耐旱特性分析——兩個氣孔導度模型的應用和比較(英文)[J];植物生態(tài)學報;2006年01期
2 吳大千;徐飛;郭衛(wèi)華;王仁卿;張治國;;中國北方城市常見綠化植物夏季氣孔導度影響因素及模型比較[J];生態(tài)學報;2007年10期
3 葉子飄;于強;;植物氣孔導度的機理模型[J];植物生態(tài)學報;2009年04期
4 米娜;張玉書;紀瑞鵬;蔡福;趙先麗;張淑杰;王宏博;;基于葉片尺度觀測數(shù)據(jù)的氣孔導度模型評價[J];生態(tài)學雜志;2011年02期
5 劉萱;于滬寧;;麥田冠層氣孔導度的分層研究[J];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1990年05期
6 傅偉,王天鐸;凈光合速率與氣孔導度相互關系的電學類比分析和模擬研究[J];植物學報;1994年07期
7 石培華,冷石林,,梅旭榮;氣孔導度、表面溫度的環(huán)境響應模型研究[J];中國農(nóng)業(yè)氣象;1995年05期
8 莫興國,項月琴,劉蘇峽;冬小麥群體葉片氣孔導度差異性分析[J];植物學報;1996年06期
9 彭世彰,徐俊增,丁加麗;控制灌溉水稻氣孔導度變化規(guī)律試驗研究[J];農(nóng)業(yè)工程學報;2005年03期
10 石培華,冷石林;植物氣孔導度與表面溫度的環(huán)境響應模型研究綜述[J];水土保持研究;1995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吳艷洪;曾漢來;謝國生;李海霞;;高溫下水稻葉片光合速率下降與氣孔導度的關系研究[A];2005年全國植物逆境生理與分子生物學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5年
2 王俊剛;;四種竹子的若干光合特性的比較研究[A];全國植物光合作用、光生物學及其相關的分子生物學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1年
3 游明安;蓋鈞鎰;馬育華;上堂秀一郎;;大豆葉片光合速率與氣孔導度、葉肉導度的關系[A];第一屆全國青年作物栽培作物生理學術會文集[C];1993年
4 趙世偉;劉東煥;張佐雙;劉玉軍;高榮孚;;CIRAS-1型便攜式光合測定系統(tǒng)不同測溫方式的比較及在光合測定中的應用[A];“全國第五屆青年植物生態(tài)學學術研討會”暨“第二屆植物生理生態(tài)學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4年
5 鄭飛翔;溫達志;曠遠文;;模擬酸雨對柚木幼苗生長、光合與水分利用的影響[A];中國生態(tài)學會2006學術年會論文薈萃[C];2006年
6 楊鐵鋼;劉學堂;王素真;代丹丹;;無土棉苗高產(chǎn)機理的光合特征分析[A];中國棉花學會2005年年會暨青年棉花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5年
7 楊凱軍;蘇軍德;馬偉虎;趙亮;楊惠敏;;不同供水條件下牧草刈割后光合與氣孔導度[A];中國草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8 李永秀;;冬小麥氣孔導度模型的比較研究[A];第27屆中國氣象學會年會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氣象防災減災與糧食安全分會場論文集[C];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于明含;典型固沙植物冠層溫度和氣孔導度特征及其對土壤水分的響應[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許亮;冬小麥氣孔與冠層O_3吸收通量的觀測與模擬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5年
2 何雅冰;北京山區(qū)典型樹種不同CO_2濃度下水分利用效率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6年
3 王清泉;不同因素對氣孔響應ABA靈敏度的影響研究[D];揚州大學;2004年
4 秦紀洪;干熱河谷幾種常見植物光合生理生態(tài)及其環(huán)境的適應性研究[D];四川大學;2006年
5 木斯塔帕·海比布;四類野生杏樹間抗旱性對比研究[D];新疆農(nóng)業(yè)大學;2013年
6 魏宏;斷根對玉米幼苗根系生物學特性及水分代謝的影響[D];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2009年
7 呂祥勇;干旱脅迫下玉米小苗根系和葉片ABA合成差異研究[D];揚州大學;2007年
8 趙磊;大氣NO_2污染下園林植物的光譜特征及光合特性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3年
9 王永勝;渾善達克沙地榆光合特性及蒸騰耗水特性研究[D];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2011年
本文關鍵詞:土壤水分對冬小麥氣孔導度及光合速率的影響與模擬,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50071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nykj/500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