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內生真菌多樣性分析及對黃萎病生防潛力評估
發(fā)布時間:2023-05-14 20:57
本研究以12個對黃萎病不同抗性的棉花品種(系)為材料,于盛花期取樣,采用組織表面消毒法,從棉花的根、莖、葉共分離出642株內生真菌。以ITS序列為主要依據(jù)結合形態(tài)觀察進行分類鑒定,并分析了不同品種、不同部位內生真菌的多樣性、專一性等種群分布規(guī)律。挑選代表菌株,以棉花黃萎病菌強致病力菌株Vd080為靶標,通過平皿對峙試驗篩選對黃萎病菌抑制率高的菌株,再通過對扣培養(yǎng)和圓盤濾膜法測定揮發(fā)性代謝產(chǎn)物和非揮發(fā)性代謝產(chǎn)物對黃萎病菌的抑制率。在溫室,利用蛭石沙土無底紙缽定量蘸菌液法,通過浸種接種法和基質接種法進一步篩選對黃萎病有防治效果的內生真菌,最后在病圃和田間測定了目標菌株對黃萎病的防治效果。主要結果如下: (1)通過菌落特征、顯微觀察將642株內生真菌初步分為16個類群,以ITS序列為依據(jù),將其歸屬到27個屬。鏈格孢屬Alternaria以定殖率CF=7.9%居于首位,支頂孢屬Acremonium以CF=6.6%居于第二,赤霉菌屬Gibberell第三(CF=5.8%)。 (2)內生真菌的種群分布和品種抗性無顯著相關性?共『透胁∑贩N具有相似的種群組成,都是鏈格孢屬Alternaria為第一優(yōu)...
【文章頁數(shù)】:5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植物內生真菌研究進展
1.1.1 內生真菌概念的演變
1.1.2 內生真菌的多樣性
1.1.3 內生真菌與宿主植物間關系
1.1.4 內生真菌提高宿主植物應對逆境脅迫的機理
1.2 棉花黃萎病研究進展
1.2.1 棉花黃萎病概述
1.2.2 棉花黃萎病致病菌的鑒定和分類
1.2.3 棉花黃萎病侵染循環(huán)
1.2.4 棉花抗黃萎病機制
1.2.5 棉花黃萎病生物防治研究進展
1.3 棉花內生真菌的研究進展
1.4 問題與展望
1.5 立題依據(jù)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1.7 技術路線 第二章 棉花內生真菌的分離鑒定和種群分布規(guī)律
2.1 材料與方法
2.1.1 供試棉花材料
2.1.2 采樣方法
2.1.3 分離及純化培養(yǎng)基
2.1.4 棉花內生真菌的分離和培養(yǎng)
2.1.5 內生真菌的純化培養(yǎng)和保存
2.1.6 內生真菌的分類鑒定
2.1.7 數(shù)據(jù)處理
2.2 結果與分析
2.2.1 棉花內生真菌分離方法的優(yōu)化
2.2.2 棉花內生真菌鑒定結果
2.2.3 棉花內生真菌種群多樣性分析
2.3 討論 第三章 對棉花黃萎病菌有抑制效果的內生真菌菌株篩選
3.1 材料和方法
3.1.1 試驗菌株
3.1.2 試驗方法
3.1.3 數(shù)據(jù)處理
3.2 結果與分析
3.2.1 內生真菌整體代謝產(chǎn)物對棉花黃萎病菌的抑制作用
3.2.2 內生真菌揮發(fā)性代謝產(chǎn)物對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3.2.3 內生真菌非揮發(fā)性代謝產(chǎn)物對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3.3 討論 第四章 內生真菌對黃萎病的防治效果
4.1 材料和方法
4.1.1 溫室試驗材料和方法
4.1.2 病圃試驗材料和方法
4.1.3 大田試驗材料和方法
4.2 結果與分析
4.2.1 溫室試驗結果
4.2.2 病圃試驗結果
4.2.3 田間防治效果
4.3 討論 第五章 全文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作者簡歷
本文編號:3817753
【文章頁數(shù)】:5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植物內生真菌研究進展
1.1.1 內生真菌概念的演變
1.1.2 內生真菌的多樣性
1.1.3 內生真菌與宿主植物間關系
1.1.4 內生真菌提高宿主植物應對逆境脅迫的機理
1.2 棉花黃萎病研究進展
1.2.1 棉花黃萎病概述
1.2.2 棉花黃萎病致病菌的鑒定和分類
1.2.3 棉花黃萎病侵染循環(huán)
1.2.4 棉花抗黃萎病機制
1.2.5 棉花黃萎病生物防治研究進展
1.3 棉花內生真菌的研究進展
1.4 問題與展望
1.5 立題依據(jù)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1.7 技術路線 第二章 棉花內生真菌的分離鑒定和種群分布規(guī)律
2.1 材料與方法
2.1.1 供試棉花材料
2.1.2 采樣方法
2.1.3 分離及純化培養(yǎng)基
2.1.4 棉花內生真菌的分離和培養(yǎng)
2.1.5 內生真菌的純化培養(yǎng)和保存
2.1.6 內生真菌的分類鑒定
2.1.7 數(shù)據(jù)處理
2.2 結果與分析
2.2.1 棉花內生真菌分離方法的優(yōu)化
2.2.2 棉花內生真菌鑒定結果
2.2.3 棉花內生真菌種群多樣性分析
2.3 討論 第三章 對棉花黃萎病菌有抑制效果的內生真菌菌株篩選
3.1 材料和方法
3.1.1 試驗菌株
3.1.2 試驗方法
3.1.3 數(shù)據(jù)處理
3.2 結果與分析
3.2.1 內生真菌整體代謝產(chǎn)物對棉花黃萎病菌的抑制作用
3.2.2 內生真菌揮發(fā)性代謝產(chǎn)物對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3.2.3 內生真菌非揮發(fā)性代謝產(chǎn)物對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3.3 討論 第四章 內生真菌對黃萎病的防治效果
4.1 材料和方法
4.1.1 溫室試驗材料和方法
4.1.2 病圃試驗材料和方法
4.1.3 大田試驗材料和方法
4.2 結果與分析
4.2.1 溫室試驗結果
4.2.2 病圃試驗結果
4.2.3 田間防治效果
4.3 討論 第五章 全文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作者簡歷
本文編號:381775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nykj/3817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