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色瓢蟲CYP4G79干擾后碳氫化合物水平下降引起的表皮黑化模式的變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3-03-23 22:46
昆蟲的表皮是和外界環(huán)境直接接觸的重要結(jié)構(gòu),一方面能夠提供外形的支撐,同時還保護昆蟲抵御外界的傷害。昆蟲表皮組織的成分非常復(fù)雜,包括幾丁質(zhì),表皮蛋白和脂類物質(zhì)(包括碳氫化合物)等,一些昆蟲的體表還能觀察到基于兒茶酚胺途徑代謝產(chǎn)生的黑色素斑紋。昆蟲表皮碳氫化合物作為其中重要的組分,和其他表皮物質(zhì)之間聯(lián)系的研究目前還比較少。CYP4G亞家族是細胞色素P450家族成員之一,參與到了昆蟲碳氫化合物的合成過程中,可通過改變其轉(zhuǎn)錄水平或酶活性引起碳氫化合物含量的變化。異色瓢蟲屬于鞘翅目瓢甲科,是一種完全變態(tài)昆蟲,對環(huán)境具有極強的適應(yīng)性,廣泛分布于中國的大部分地區(qū)。其成蟲和蛹的表皮上的黑色素斑點規(guī)律性很強,且會跟隨環(huán)境的變化而改變,形成多種色斑形式,在其調(diào)節(jié)體表溫度、躲避天敵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CYP4G79是目前在異色瓢蟲體內(nèi)發(fā)現(xiàn)的唯一一種CYP4G基因,其在蟲體內(nèi)的功能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基于以上的這些問題開展了一系列的實驗。首先對CYP4G79基因進行了時空表達分析并利用氣相色譜質(zhì)譜聯(lián)用技術(shù)(GC-MS)檢測了目的基因被干擾后蛹表皮的碳氫化合物成分的定量變化,探究RNAi對異色瓢蟲表皮成分的影響...
【文章頁數(shù)】:86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號對照表
第一章 文獻綜述
1.1 昆蟲表皮碳氫化合物
1.1.1 昆蟲表皮
1.1.2 表皮碳氫化合物
1.1.3 細胞色素P450
1.2 黑化作用
1.2.1 黑化的概念及基本功能
1.2.2 昆蟲表皮黑化途徑
1.3 異色瓢蟲的體色多樣性
1.4 RNAi
1.4.1 RNA干擾簡介
1.4.2 dsRNA的導(dǎo)入方法
1.5 研究的目的意義與主要內(nèi)容
第二章 CYP4G79在異色瓢蟲表皮碳氫化合物合成中的功能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與方法
2.2.1 供試蟲源
2.2.2 主要試劑(配置)及儀器設(shè)備
2.2.3 異色瓢蟲轉(zhuǎn)錄組測序
2.2.4 CYP4G79基因轉(zhuǎn)錄組分析
2.2.5 CYP4G79基因的時空表達譜分析
2.2.6 ds-CYP4G79 RNAi效率檢測
2.2.7 異色瓢蟲表皮碳氫化合物的提取與色譜分析
2.3 實驗結(jié)果與分析
2.3.1 CYP4G79基因的時空表達譜分析結(jié)果
2.3.2 ds-CYP4G79 RNAi效率檢測
2.3.3 異色瓢蟲表皮碳氫化合物的提取及色譜分析結(jié)果
2.4 討論
第三章 表皮碳氫化合物對異色瓢蟲蛹表皮色斑形成的影響
3.1 前言
3.2 材料與方法
3.2.1 供試蟲源
3.2.2 主要試劑(配置)及儀器設(shè)備
3.2.3 蛹表皮黑斑及脂類物質(zhì)的的分布特點探究
3.2.4 不同程度RNAi基因下調(diào)情況及蟲體存活率統(tǒng)計
3.2.5 低強度RNAi后異色瓢蟲蛹表型變化及黑化相基因的表達情況分析
3.2.6 高強度RNAi后異色瓢蟲蛹表型的變化
3.3 實驗結(jié)果與分析
3.3.0 蛹表皮黑斑及脂類物質(zhì)的的分布特點
3.3.1 不同程度RNAi后基因下調(diào)情況及蟲體存活率結(jié)果分析
3.3.2 低強度RNAi后異色瓢蟲蛹表型變化及黑化相基因的表達情況分析
3.3.3 高強度RNAi后異色瓢蟲蛹表型變化
3.4 討論
第四章 CYP4G79的其他功能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與方法
4.2.1 供試蟲源
4.2.2 主要試劑(配置)及儀器設(shè)備
4.2.3 不同濕度條件下蛹表型的觀察及CYP4G79基因的表達情況分析
4.2.4 ds-CYP4G79 處理后蛹內(nèi)的水分含量測定
4.2.5 ds-CYP4G79 處理后異色瓢蟲蛹的表皮狀態(tài)觀察
4.3 實驗結(jié)果與分析
4.3.1 不同濕度條件下蛹表型的觀察及CYP4G79基因的表達情況分析
4.3.2 ds-CYP4G79 處理后蛹內(nèi)的水分含量分析
4.3.3 ds-CYP4G79 處理后異色瓢蟲蛹表皮的其他表型變化
4.4 討論
第五章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附錄 A 細胞色素 P450 命名法則
致謝
個人簡歷
本文編號:3768901
【文章頁數(shù)】:86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號對照表
第一章 文獻綜述
1.1 昆蟲表皮碳氫化合物
1.1.1 昆蟲表皮
1.1.2 表皮碳氫化合物
1.1.3 細胞色素P450
1.2 黑化作用
1.2.1 黑化的概念及基本功能
1.2.2 昆蟲表皮黑化途徑
1.3 異色瓢蟲的體色多樣性
1.4 RNAi
1.4.1 RNA干擾簡介
1.4.2 dsRNA的導(dǎo)入方法
1.5 研究的目的意義與主要內(nèi)容
第二章 CYP4G79在異色瓢蟲表皮碳氫化合物合成中的功能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與方法
2.2.1 供試蟲源
2.2.2 主要試劑(配置)及儀器設(shè)備
2.2.3 異色瓢蟲轉(zhuǎn)錄組測序
2.2.4 CYP4G79基因轉(zhuǎn)錄組分析
2.2.5 CYP4G79基因的時空表達譜分析
2.2.6 ds-CYP4G79 RNAi效率檢測
2.2.7 異色瓢蟲表皮碳氫化合物的提取與色譜分析
2.3 實驗結(jié)果與分析
2.3.1 CYP4G79基因的時空表達譜分析結(jié)果
2.3.2 ds-CYP4G79 RNAi效率檢測
2.3.3 異色瓢蟲表皮碳氫化合物的提取及色譜分析結(jié)果
2.4 討論
第三章 表皮碳氫化合物對異色瓢蟲蛹表皮色斑形成的影響
3.1 前言
3.2 材料與方法
3.2.1 供試蟲源
3.2.2 主要試劑(配置)及儀器設(shè)備
3.2.3 蛹表皮黑斑及脂類物質(zhì)的的分布特點探究
3.2.4 不同程度RNAi基因下調(diào)情況及蟲體存活率統(tǒng)計
3.2.5 低強度RNAi后異色瓢蟲蛹表型變化及黑化相基因的表達情況分析
3.2.6 高強度RNAi后異色瓢蟲蛹表型的變化
3.3 實驗結(jié)果與分析
3.3.0 蛹表皮黑斑及脂類物質(zhì)的的分布特點
3.3.1 不同程度RNAi后基因下調(diào)情況及蟲體存活率結(jié)果分析
3.3.2 低強度RNAi后異色瓢蟲蛹表型變化及黑化相基因的表達情況分析
3.3.3 高強度RNAi后異色瓢蟲蛹表型變化
3.4 討論
第四章 CYP4G79的其他功能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與方法
4.2.1 供試蟲源
4.2.2 主要試劑(配置)及儀器設(shè)備
4.2.3 不同濕度條件下蛹表型的觀察及CYP4G79基因的表達情況分析
4.2.4 ds-CYP4G79 處理后蛹內(nèi)的水分含量測定
4.2.5 ds-CYP4G79 處理后異色瓢蟲蛹的表皮狀態(tài)觀察
4.3 實驗結(jié)果與分析
4.3.1 不同濕度條件下蛹表型的觀察及CYP4G79基因的表達情況分析
4.3.2 ds-CYP4G79 處理后蛹內(nèi)的水分含量分析
4.3.3 ds-CYP4G79 處理后異色瓢蟲蛹表皮的其他表型變化
4.4 討論
第五章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附錄 A 細胞色素 P450 命名法則
致謝
個人簡歷
本文編號:376890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nykj/376890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