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雨條件下閩西花崗巖紅壤坡面細溝發(fā)生臨界水動力學特性
發(fā)布時間:2022-12-18 08:20
為明確花崗巖母質發(fā)育的紅壤坡面細溝發(fā)生臨界水動力學特性,選取閩西典型花崗巖紅壤表層土為研究對象,設計10°、15°、20°3種不同坡度和70 mm/h和100 mm/h 2種不同降雨強度進行一系列室內模擬降雨試驗。結果表明:1)降雨強度較大時由花崗巖發(fā)育的紅壤坡面更容易從面蝕到溝蝕,細溝發(fā)生臨界時刻的流速范圍為0.074~0.103 m/s; 2)細溝發(fā)生臨界時刻坡面徑流的流態(tài)大部分呈現"混合流—緩流"流態(tài),平均流速、徑流剪切力、達西—韋斯巴赫阻力系數、水流功率、雷諾數和過水斷面單位能均隨降雨強度和坡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單位水流功率變化規(guī)律不明顯; 3)同時,在細溝發(fā)生臨界時刻,從徑流角度或從泥沙角度分析,雷諾數和由雷諾數與弗勞德數組成的復合水動力特征參數μ(雷諾數和弗勞德數的幾何平方根)能很好地作為表征降雨條件下閩西花崗巖發(fā)育的紅壤坡面侵蝕特征的水動力學參數。
【文章頁數】:11 頁
【部分圖文】:
試驗裝置示意圖
不同降雨強度和坡度下細溝發(fā)生臨界時刻和流速關系圖
產流速率與水動力學參數之間的關系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鐵桿蒿與白羊草枯落物覆蓋量對黃土坡面流水動力特性的影響[J]. 李兆松,王兵,汪建芳,王忠禹. 農業(yè)工程學報. 2018(17)
[2]不同質地重塑土坡面細溝侵蝕形態(tài)與水力特性及產沙的關系[J]. 倪世民,馮舒悅,王軍光,蔡崇法. 農業(yè)工程學報. 2018(15)
[3]紅壤緩坡水流動力學特性及其對侵蝕影響的試驗研究[J]. 郝好鑫,杜一凡,曹丹妮,李朝霞,郭忠錄. 中國水土保持科學. 2018(02)
[4]模擬降雨徑流作用下紅壤坡面侵蝕水動力學機制[J]. 郭忠錄,馬美景,蔡崇法,閆峰陵. 長江流域資源與環(huán)境. 2017(01)
[5]黃土坡面細溝流水動力學特性[J]. 董旭,張寬地,楊明義,高延良,馬小玲. 中國水土保持科學. 2016(03)
[6]黃土細溝侵蝕演化過程及其水力學特性試驗研究[J]. 吳淑芳,張永東,卜崇峰. 泥沙研究. 2015(06)
[7]黃土坡面細溝橫斷面形態(tài)及其水流動力學與挾沙特性[J]. 王健,李鶴,孟秦倩,王友,張青峰. 水土保持學報. 2015(03)
[8]黃土坡面細溝侵蝕發(fā)育過程與模擬[J]. 吳淑芳,劉政鴻,霍云云,孟慶香. 土壤學報. 2015(01)
[9]坡面薄層水流水動力學特性試驗[J]. 張寬地,王光謙,孫曉敏,楊帆,呂宏興. 農業(yè)工程學報. 2014(15)
[10]黃土坡面細溝形態(tài)變化及其與流速之間的關系[J]. 王龍生,蔡強國,蔡崇法,孫莉英. 農業(yè)工程學報. 2014(11)
博士論文
[1]基于不同侵蝕動力因子的淺溝侵蝕過程與淺溝水流數值模擬[D]. 徐錫蒙.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018
[2]主要水蝕區(qū)坡面土壤侵蝕過程與機理對比研究[D]. 耿曉東.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與生態(tài)環(huán)境研究中心) 2010
[3]華南紅壤丘陵區(qū)崩崗發(fā)育的環(huán)境背景與侵蝕機理研究[D]. 牛德奎.南京林業(yè)大學 2009
碩士論文
[1]花崗巖紅壤區(qū)坡面淺溝侵蝕分異特征研究[D]. 王庚.福建師范大學 2017
[2]紫色土細溝侵蝕水動力學特征及與黃綿土對比研究[D]. 羅幫林.西南大學 2016
[3]黃土丘陵溝壑區(qū)坡面土壤侵蝕規(guī)律與坡面侵蝕經驗模型的研究[D]. 陳曉安.華中農業(yè)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721714
【文章頁數】:11 頁
【部分圖文】:
試驗裝置示意圖
不同降雨強度和坡度下細溝發(fā)生臨界時刻和流速關系圖
產流速率與水動力學參數之間的關系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鐵桿蒿與白羊草枯落物覆蓋量對黃土坡面流水動力特性的影響[J]. 李兆松,王兵,汪建芳,王忠禹. 農業(yè)工程學報. 2018(17)
[2]不同質地重塑土坡面細溝侵蝕形態(tài)與水力特性及產沙的關系[J]. 倪世民,馮舒悅,王軍光,蔡崇法. 農業(yè)工程學報. 2018(15)
[3]紅壤緩坡水流動力學特性及其對侵蝕影響的試驗研究[J]. 郝好鑫,杜一凡,曹丹妮,李朝霞,郭忠錄. 中國水土保持科學. 2018(02)
[4]模擬降雨徑流作用下紅壤坡面侵蝕水動力學機制[J]. 郭忠錄,馬美景,蔡崇法,閆峰陵. 長江流域資源與環(huán)境. 2017(01)
[5]黃土坡面細溝流水動力學特性[J]. 董旭,張寬地,楊明義,高延良,馬小玲. 中國水土保持科學. 2016(03)
[6]黃土細溝侵蝕演化過程及其水力學特性試驗研究[J]. 吳淑芳,張永東,卜崇峰. 泥沙研究. 2015(06)
[7]黃土坡面細溝橫斷面形態(tài)及其水流動力學與挾沙特性[J]. 王健,李鶴,孟秦倩,王友,張青峰. 水土保持學報. 2015(03)
[8]黃土坡面細溝侵蝕發(fā)育過程與模擬[J]. 吳淑芳,劉政鴻,霍云云,孟慶香. 土壤學報. 2015(01)
[9]坡面薄層水流水動力學特性試驗[J]. 張寬地,王光謙,孫曉敏,楊帆,呂宏興. 農業(yè)工程學報. 2014(15)
[10]黃土坡面細溝形態(tài)變化及其與流速之間的關系[J]. 王龍生,蔡強國,蔡崇法,孫莉英. 農業(yè)工程學報. 2014(11)
博士論文
[1]基于不同侵蝕動力因子的淺溝侵蝕過程與淺溝水流數值模擬[D]. 徐錫蒙.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018
[2]主要水蝕區(qū)坡面土壤侵蝕過程與機理對比研究[D]. 耿曉東.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與生態(tài)環(huán)境研究中心) 2010
[3]華南紅壤丘陵區(qū)崩崗發(fā)育的環(huán)境背景與侵蝕機理研究[D]. 牛德奎.南京林業(yè)大學 2009
碩士論文
[1]花崗巖紅壤區(qū)坡面淺溝侵蝕分異特征研究[D]. 王庚.福建師范大學 2017
[2]紫色土細溝侵蝕水動力學特征及與黃綿土對比研究[D]. 羅幫林.西南大學 2016
[3]黃土丘陵溝壑區(qū)坡面土壤侵蝕規(guī)律與坡面侵蝕經驗模型的研究[D]. 陳曉安.華中農業(yè)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72171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nykj/372171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