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南扎西康礦集區(qū)土壤鹽漬化空間分布及成因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2-12-11 09:59
旱—半干旱高寒地區(qū)土壤鹽漬化,對區(qū)域農牧業(yè)發(fā)展及地質環(huán)境造成較大的影響。本文在西藏扎西康礦集區(qū)環(huán)境地質調查的基礎上,通過對宿麥朗溝鹽漬化3處土壤剖面系統(tǒng)采樣分析,查明土壤鹽分的空間分布及鹽漬化成因。結果表明:相同層位土壤電導率與水溶性鹽分總量之間呈正相關關系,0~80cm之間,土壤中鹽分離子含量變化較大;80cm之下,土壤鹽分含量趨于穩(wěn)定;因子分析進一步揭示,研究區(qū)土壤鹽分主要由氯離子、鈉離子組成,兩者之間相關性較強(R~2=0.9592);維美組地層以高硅、高鈉為特征,三角洲及河流相的沉積環(huán)境及地下水活動等共同造成該區(qū)域土壤鹽漬化。在此基礎上,針對性地提出了降低地下水位、定期人工噴淋洗鹽及施入有機肥料等方法是干旱區(qū)土壤鹽漬化防治的有利措施。
【文章頁數】:12 頁
【文章目錄】:
引言
1 區(qū)域地質環(huán)境背景
1.1 地理位置與交通
1.2 地形地貌及氣候環(huán)境
1.3 區(qū)域地質概況
2 樣品采集及分析
2.1 樣品采集
2.2 樣品處理及分析
3 結果及討論
3.1 分析結果
3.2 鹽基陰陽離子空間變化特征
3.3 土壤鹽漬化成因分析
3.3.1 地層巖性條件
3.3.2 風化淋溶作用
3.3.3 活動斷裂地下水蒸騰作用
3.4 土壤鹽漬化防治措施初探
(1)地表開挖明渠,降低地下水水位。
(2)利用河流的淡水進行定期淋洗,減少表層鹽分及積累。
(3) 人工提高表層土壤的有機質含量,改善土壤結構。
4 結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中高山區(qū)土壤成土母質理化特征及主控因素初探——以西昌市為例[J]. 張騰蛟,劉洪,歐陽淵,黃瀚霄,張景華,李富,肖啟亮,曾建,侯謙,文登奎,段聲義. 沉積與特提斯地質. 2020(01)
[2]基于地質建造的土壤地質調查及應用前景分析——以大涼山區(qū)西昌市為例[J]. 劉洪,黃瀚霄,歐陽淵,張景華,張騰蛟,李富,肖啟亮,曾建,侯謙,文登奎,段聲義. 沉積與特提斯地質. 2020(01)
[3]基于指示Kriging法的土壤鹽漬化與地下水埋深關系研究[J]. 徐英,葛洲,王娟,李偉,馮紹元. 農業(yè)工程學報. 2019(01)
[4]西藏措美縣馬扎拉巖金礦Si/Ca界面類型及控礦作用初探[J]. 李應栩,李光明,董磊,代作文,張林奎,黃勇,卿成實. 河北地質大學學報. 2018(01)
[5]精河綠洲鹽漬土表層土壤鹽分因子的空間變異及分布格局[J]. 張飛,李怡博,王東芳,王小平,張海威,陳麗華. 生態(tài)與農村環(huán)境學報. 2018(01)
[6]灌區(qū)土壤鹽漬化程度云理論改進多級模糊評價模型[J]. 徐存東,程慧,王燕,王榮榮,劉璐瑤,張銳. 農業(yè)工程學報. 2017(24)
[7]西藏喜馬拉雅成礦帶錯那洞超大型鈹錫鎢多金屬礦床的發(fā)現及意義[J]. 李光明,張林奎,焦彥杰,夏祥標,董隨亮,付建剛,梁維,張志,吳建陽,董磊,黃勇. 礦床地質. 2017(04)
[8]基于神經網絡模型的干旱區(qū)綠洲土壤鹽漬化評價分析[J]. 姜紅,玉素甫江·如素力,熱伊萊·卡得爾,阿迪來·烏甫. 地球信息科學學報. 2017(07)
[9]黃河三角洲土壤鹽漬化與地下水特征關系研究[J]. 呂真真,楊勁松,劉廣明,李金彪,劉洪強,李兵. 土壤學報. 2017(06)
[10]凍融期鹽漬化土壤水鹽分布的變化特征[J]. 由國棟,虎膽·吐馬爾白,胡鉅鑫,米力夏提·米那多拉,穆麗德爾·托伙加. 新疆農業(yè)大學學報. 2017(03)
本文編號:3718579
【文章頁數】:12 頁
【文章目錄】:
引言
1 區(qū)域地質環(huán)境背景
1.1 地理位置與交通
1.2 地形地貌及氣候環(huán)境
1.3 區(qū)域地質概況
2 樣品采集及分析
2.1 樣品采集
2.2 樣品處理及分析
3 結果及討論
3.1 分析結果
3.2 鹽基陰陽離子空間變化特征
3.3 土壤鹽漬化成因分析
3.3.1 地層巖性條件
3.3.2 風化淋溶作用
3.3.3 活動斷裂地下水蒸騰作用
3.4 土壤鹽漬化防治措施初探
(1)地表開挖明渠,降低地下水水位。
(2)利用河流的淡水進行定期淋洗,減少表層鹽分及積累。
(3) 人工提高表層土壤的有機質含量,改善土壤結構。
4 結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中高山區(qū)土壤成土母質理化特征及主控因素初探——以西昌市為例[J]. 張騰蛟,劉洪,歐陽淵,黃瀚霄,張景華,李富,肖啟亮,曾建,侯謙,文登奎,段聲義. 沉積與特提斯地質. 2020(01)
[2]基于地質建造的土壤地質調查及應用前景分析——以大涼山區(qū)西昌市為例[J]. 劉洪,黃瀚霄,歐陽淵,張景華,張騰蛟,李富,肖啟亮,曾建,侯謙,文登奎,段聲義. 沉積與特提斯地質. 2020(01)
[3]基于指示Kriging法的土壤鹽漬化與地下水埋深關系研究[J]. 徐英,葛洲,王娟,李偉,馮紹元. 農業(yè)工程學報. 2019(01)
[4]西藏措美縣馬扎拉巖金礦Si/Ca界面類型及控礦作用初探[J]. 李應栩,李光明,董磊,代作文,張林奎,黃勇,卿成實. 河北地質大學學報. 2018(01)
[5]精河綠洲鹽漬土表層土壤鹽分因子的空間變異及分布格局[J]. 張飛,李怡博,王東芳,王小平,張海威,陳麗華. 生態(tài)與農村環(huán)境學報. 2018(01)
[6]灌區(qū)土壤鹽漬化程度云理論改進多級模糊評價模型[J]. 徐存東,程慧,王燕,王榮榮,劉璐瑤,張銳. 農業(yè)工程學報. 2017(24)
[7]西藏喜馬拉雅成礦帶錯那洞超大型鈹錫鎢多金屬礦床的發(fā)現及意義[J]. 李光明,張林奎,焦彥杰,夏祥標,董隨亮,付建剛,梁維,張志,吳建陽,董磊,黃勇. 礦床地質. 2017(04)
[8]基于神經網絡模型的干旱區(qū)綠洲土壤鹽漬化評價分析[J]. 姜紅,玉素甫江·如素力,熱伊萊·卡得爾,阿迪來·烏甫. 地球信息科學學報. 2017(07)
[9]黃河三角洲土壤鹽漬化與地下水特征關系研究[J]. 呂真真,楊勁松,劉廣明,李金彪,劉洪強,李兵. 土壤學報. 2017(06)
[10]凍融期鹽漬化土壤水鹽分布的變化特征[J]. 由國棟,虎膽·吐馬爾白,胡鉅鑫,米力夏提·米那多拉,穆麗德爾·托伙加. 新疆農業(yè)大學學報. 2017(03)
本文編號:371857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nykj/371857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