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玉米秸稈及黑炭施加對黃綿土溫室氣體排放及氮素轉化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2-02-19 09:20
  近年來由溫室氣體排放增加引起的氣候變暖成為了全球關注的熱點。秸稈還田和氮肥施用作為旱地土壤增肥增產的主要措施在旱地農業(yè)生產中廣泛應用,但秸稈大量施入土壤后會影響旱地土壤反硝化作用,增加土壤CO2和N2O排放。因此,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研究將秸稈轉化為黑炭后再施入土壤。黑炭由于其穩(wěn)定的結構性,施加到土壤中后,不僅能穩(wěn)定土壤有機碳庫,保持土壤養(yǎng)分,而且可以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理化性質。但是,黑炭施加對土壤溫室氣體排放的影響存在爭議。本研究主要針對以上問題,設計恒溫室內土壤培養(yǎng)試驗,其主要目的在于探討秸稈和黑炭添加對土壤溫室氣體排放、氮素轉化、土壤pH和CEC的影響并比較二者的不同,為大田試驗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本試驗土壤來自中科院長武試驗站黃綿土。本研究采用二次通用旋轉組合設計,在室內進行恒溫(28℃)培養(yǎng)試驗,試驗因子包括土壤水分、有機碳(秸稈、黑炭)和氮素,每個試驗因子設置五個水平,通過對溫室氣體(CO2和N2O)排放量、無機氮礦化量、土壤pH和CEC的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結論:1)相比施加秸稈來說,在土壤中施加黑炭具有顯著的減排效果。以秸稈作為碳源時,水、碳、氮三因子對土壤兩種溫室氣體... 

【文章來源】: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陜西省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5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獻綜述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進展概述
        1.2.1 秸稈還田對土壤溫室氣體排放和氮素轉化研究進展
        1.2.2 黑炭施加對土壤溫室氣體排放和氮素轉化的研究進展
        1.2.3 氮肥施用對土壤 N2O 排放研究進展
        1.2.4 秸稈和黑炭施加對土壤 pH 和 CEC 的研究進展
    1.3 總結與展望
第二章 材料與方法
    2.1 供試材料
    2.2 試驗設計
    2.3 試驗方法
    2.4 數據分析與處理
第三章 玉米秸稈及其黑炭添加對黃綿土溫室氣體排放的影響
    3.1 引言
    3.2 結果與分析
        3.2.1 不同碳源施加對土壤 CO2和 N2O 累積排放量的影響
        3.2.2 不同碳源施加對土壤 CO2和 N2O 累積排放量回歸分析
        3.2.3 水碳氮交互效應對土壤 CO2和 NO2累積排放量的影響
    3.3 討論
        3.3.1 黑炭施加對溫室氣體排放的影響剖析
        3.3.2 水碳氮單因子對土壤 CO2和 N2O 累積排放量的影響
        3.3.3 水碳氮耦合作用對土壤溫室氣體(CO2和 N2O)排放的影響
    3.4 本章小結
        3.4.1 水碳氮單因子對 CO2和 N2O 累積排放量的影響
        3.4.2 水碳氮耦合作用對土壤溫室氣體(CO2和 N2O)排放的影響
        3.4.3 溫室氣體排放最小的水、碳、氮優(yōu)化組合
第四章 玉米秸稈及其黑炭添加對黃綿土氮素轉化的影響
    4.1 引言
    4.2 結果與分析
        4.2.1 施加玉米秸稈和黑炭對氮素礦化量的影響
        4.2.2 施加玉米秸稈和黑炭對培養(yǎng)期土壤硝、銨態(tài)氮濃度的影響
        4.2.3 施加玉米秸稈和黑炭對土壤 N2O 排放的影響
    4.3 討論
        4.3.1 氮素礦化量的單因素分析
        4.3.2 水碳氮交互作用對氮素凈礦化量的影響
        4.3.3 施加玉米秸稈和黑炭對培養(yǎng)期土壤硝、銨態(tài)氮濃度的影響
        4.3.4 施加玉米秸稈和黑炭對土壤 N2O 排放的影響
    4.4 本章小結
第五章 玉米秸稈及其黑炭添加對黃綿土 pH 和 CEC 的影響
    5.1 引言
    5.2 結果分析與討論
        5.2.1 秸稈及黑炭添加對土壤 pH 的影響
        5.2.2 秸稈及黑炭添加對土壤 CEC 的影響
    5.3 本章小結
結論與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作者簡介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秸稈和生物質炭對蘋果園土壤容重、陽離子交換量和氮素利用的影響[J]. 葛順峰,彭玲,任飴華,姜遠茂.  中國農業(yè)科學. 2014(02)
[2]生物炭理化性質及對土壤改良效果的研究進展[J]. 張千豐,王光華.  土壤與作物. 2012(04)
[3]不同施肥方式對玉米產量和溫室氣體排放的影響[J]. 郭耀東,鄔剛,武小平,溫日宇.  山西農業(yè)科學. 2012(10)
[4]土地利用方式和培養(yǎng)溫度對土壤氮轉化及溫室氣體排放的影響[J]. 郎漫,李平,張小川.  應用生態(tài)學報. 2012(10)
[5]添加秸稈對土壤礦質氮量、微生物氮量和氮總礦化速率的影響[J]. 閆德智,王德建.  土壤通報. 2012(03)
[6]外源生物質炭對土壤中銨態(tài)氮素滯留效應的影響[J]. 劉瑋晶,劉燁,高曉荔,楊旻,王英惠,代靜玉.  農業(yè)環(huán)境科學學報. 2012(05)
[7]改性生物炭的吸附作用及其對土壤硝態(tài)氮和有效磷淋失的影響[J]. 李際會,呂國華,白文波,國金義,宋吉青,張慶忠.  中國農業(yè)氣象. 2012(02)
[8]油菜秸稈還田腐解變化特征及其培肥土壤的作用[J]. 胡宏祥,程燕,馬友華,于學勝,項金霞.  中國生態(tài)農業(yè)學報. 2012(03)
[9]施氮水平對小麥-玉米輪作體系氨揮發(fā)與氧化亞氮排放的影響[J]. 馬銀麗,吉艷芝,李鑫,張琳,巨曉棠,張麗娟.  生態(tài)環(huán)境學報. 2012(02)
[10]土壤和沉積物中黑碳的環(huán)境行為及效應研究進展[J]. 汪青.  生態(tài)學報. 2012(01)

碩士論文
[1]不同耕作方式和稻草還田量對晚稻生長發(fā)育與土壤肥力的影響[D]. 卜毓堅.湖南農業(yè)大學 2007
[2]秸稈還田量的農田生態(tài)效應研究[D]. 強學彩.中國農業(yè)大學 2003



本文編號:363264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nykj/363264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889aa***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