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云杉碳氮化學計量比對土壤水分和氮有效性的響應

發(fā)布時間:2022-02-15 15:37
  以西南亞高山針葉林優(yōu)勢種——粗枝云杉(Picea asperata)為研究對象,探究不同土壤水分狀況和氮添加下云杉碳氮化學計量比的變化及其響應過程。采用兩因素(水分×氮素)隨機區(qū)組實驗,設置5個土壤水分梯度和3個氮添加濃度,其中土壤水分梯度分別是土壤田間持水量的40%(W1)、50%(W2)、60%(W3)、80%(W4)和100%(W5),氮添加濃度分別為0(N0)、20(N1)、40(N2)gNm-2 a-1。結果表明:(1)土壤水分和氮添加顯著影響了云杉碳氮化學計量比(P<0.05),具體為:云杉植株和器官碳氮比在N0W4處理下最大值,隨土壤水分有效性的降低而減小,隨氮添加濃度的增加而降低。(2)隨土壤水分有效性的降低,根和葉的碳含量顯著升高(P<0.05),莖和葉的碳含量隨著氮添加濃度的增加而降低。此外,土壤水分有效性的降低顯著提高了根和莖的氮含量(P<0.05),各器官的氮含量隨著氮添加濃度的增加而增加。在相同水分和氮添加濃度處理下表現(xiàn)為碳含量:葉>莖>根,氮含量:葉>根>莖。(3)云杉凈光... 

【文章來源】:生態(tài)學報. 2020,40(1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11 頁

【部分圖文】:

云杉碳氮化學計量比對土壤水分和氮有效性的響應


云杉根碳含量、氮含量,莖碳含量、氮含量,葉碳含量、氮含量對土壤水分和氮添加的響應(平均值±標準誤)

碳氮比,土壤水分,云杉,植株


云杉莖的碳氮比(70.5±6.9)顯著高于植株(45.3±3.6)(P< 0.05)和葉的碳氮比(40.2±4.2)(P<0.05),根碳氮比(34.9±1.8)最低(P<0.05)(圖2)。植株和莖的碳氮比受土壤水分和氮添加的顯著影響(P<0.05)(圖2)。隨土壤水分有效性的降低,植株和莖的碳氮比呈現(xiàn)先升后降的變化,W4處理下達到最大。氮添加降低了植株和莖的碳氮比,氮添加濃度越高,植株和莖的碳氮比越小。根的碳氮比受到土壤水分、氮添加及其交互作用的顯著影響(P<0.05)(圖2)。根碳氮比隨土壤水分有效性的降低而減小,氮添加的效應因土壤水分有效性的不同而不同:W1、W3和W4處理下,氮添加顯著降低了根碳氮比,N2處理下的根碳氮比顯著低于N0和N1;其他水分處理下(W1和W5),不同氮添加濃度之間沒有顯著差異。葉碳氮比僅受到氮添加的顯著影響(P<0.05)(圖2),氮添加顯著降低了葉碳氮比。隨著氮添加濃度增加,葉碳氮比逐漸降低,呈N0>N1>N2的趨勢。2.3 土壤水分和氮添加對云杉凈光合速率(Pn)的影響

土壤圖,有效氮,土壤水分,吸收速率


土壤有效氮含量受到土壤水分、氮添加及其交互作用的顯著影響(P<0.05)(圖3)。土壤水分有效性的降低顯著提高了土壤有效氮含量,W1和W2處理下的有效氮含量顯著高于其他水分處理。氮添加的效應與土壤水分有效性密切相關:W1時,氮添加顯著降低了土壤有效氮含量,呈N2<N1<N0。當土壤水分高于W2,隨著氮添加濃度的增加,土壤有效氮含量呈現(xiàn)先降低后升高的變化,N1處理下的土壤有效氮含量顯著低于N0和N2。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8種珍珠菜屬植物碳氮生態(tài)化學計量特征[J]. 王沁言,陳延松.  安徽農業(yè)科學. 2018(16)
[2]藏北高寒草地植物群落C、N化學計量特征及其影響因素[J]. 馬百兵,孫建,朱軍濤,羅廣祥.  生態(tài)學雜志. 2018(04)
[3]川西亞高山針葉林云杉和冷杉生長季和非生長季葉片碳氮磷化學計量特征[J]. 楊歡,尹春英,鄭東輝,唐波,趙文強,李娜,濮曉珍,劉慶.  應用與環(huán)境生物學報. 2017(06)
[4]模擬CO2濃度升高和降雨量變化對紅砂生物量分配及碳氮特征的影響[J]. 種培芳,劉晟彤,姬江麗,李毅.  生態(tài)學報. 2018(06)
[5]川西亞高山/高山典型土壤類型有機碳、氮、磷含量及其生態(tài)化學計量特征[J]. 程歡,宮淵波,吳強,李瑤,劉穎,朱德雯.  自然資源學報. 2018(01)
[6]新疆巴音布魯克高寒濕地植物-土壤碳氮化學計量特征[J]. 朱俊瑾,朱新萍,韓東亮,侯艷艷,蔣平安.  新疆農業(yè)大學學報. 2017(01)
[7]模擬降雨變化對兩種荒漠植物幼苗生長及生物量分配的影響[J]. 單立山,李毅,段桂芳,張正中,張榮,種培芳.  干旱區(qū)地理. 2016(06)
[8]太白山不同海拔土壤碳、氮、磷含量及生態(tài)化學計量特征[J]. 李丹維,王紫泉,田海霞,和文祥,耿增超.  土壤學報. 2017(01)
[9]夜間增溫對亞高山針葉林主要樹種無機氮吸收的影響[J]. 唐波,楊歡,尹春英,孫譽育,鄭東輝,劉慶.  植物生態(tài)學報. 2016(06)
[10]紅樺幼苗根系對水-氮耦合效應的生理響應[J]. 孫譽育,尹春英,賀合亮,唐波,劉慶.  生態(tài)學報. 2016(21)

碩士論文
[1]不同品種和栽培條件對小麥葉片衰老與碳氮平衡的影響[D]. 曹蓓蓓.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017
[2]我國北方干旱至半濕潤區(qū)分布的植物葉碳氮磷化學計量特征研究[D]. 楊明飛.蘭州大學 2017
[3]南亞熱帶珍貴闊葉樹種光合特性與葉片功能性狀的關系[D]. 郭昉晨.廣西大學 2015
[4]不同種源栓皮櫟水分生理生態(tài)特性及其對干旱脅迫適應[D]. 段寶利.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003



本文編號:362688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nykj/362688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3cd3d***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