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溝壟規(guī)格對土壤濕潤峰運移規(guī)律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2-01-25 08:43
針對內陸干旱區(qū)滴灌條件下溝壟栽培措施設計不完善等問題,通過研究不同溝壟規(guī)格對土壤濕潤峰運移變化規(guī)律的影響,旨在為大田溝壟滴灌系統(tǒng)的合理設計提供理論參考價值。采用室內土箱模擬試驗,以溝底寬度和溝底坡度為變量,以計劃濕潤層為約束條件,分析濕潤峰的運移變化規(guī)律。在溝底坡度一定的條件下,溝底寬度越大灌水到達計劃濕潤層所用時間越長,形成的濕潤體體積越大;在溝底寬度一定的條件下,溝底坡度越大灌水到達計劃濕潤層所用時間越短,形成的濕潤體體積越小;水平、垂直濕潤峰運移距離與灌水歷時存在冪函數(shù)關系。冪函數(shù)指數(shù)b隨溝底寬度及溝底坡度變化差異性較小。水平濕潤峰冪函數(shù)系數(shù)a隨溝底寬度增加而增加,隨溝底坡度增加而減小。垂直濕潤峰冪函數(shù)系數(shù)a隨溝底寬度增加而減小,隨溝底坡度增加而增加。
【文章來源】:節(jié)水灌溉. 2020,(01)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試驗裝置示意圖
根據累計入滲量及水量平衡原理計算可得表2。結合圖2及表2知:溝底寬度、溝底坡度對土壤水分的分布規(guī)律、濕潤體的形狀大小均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且溝底坡度的影響程度相對較大。同一溝底坡度條件下,隨著溝底寬度的增加,水平濕潤峰的運移距離變大,垂直濕潤峰到達計劃濕潤層所需時間較長,灌水量增大,灌溉所形成的濕潤面積越大。以上試驗現(xiàn)象說明溝底寬度的增大有利于增大表層土壤的濕潤面積,該種溝壟措施更適合于蔬菜類等淺根系作物的溝壟灌溉。同一溝底寬度條件下,隨著溝底坡度的增加,水平濕潤峰的運移距離變小,垂直濕潤峰到達計劃濕潤層所需時間變短,灌水量減小,灌溉所形成的濕潤面積越小。因此,針對耐旱等深根系植物可以適當增加溝底坡度以達到縮小表層土壤的濕潤面積,促進水分向根系運移的目的。表2 不同處理下灌水量與灌水歷時 處理 30° 45° 60° 7 cm 灌水量/L歷時/min 3.6230 3.21205 2.98190 11 cm 灌水量/L 3.84 3.53 3.24 歷時/min 245 225 207 15 cm 灌水量/L 3.92 3.60 3.37 歷時/min 250 230 215
同一溝底坡度不同溝底寬度條件下水平濕潤峰隨時間的變化規(guī)律見圖3。不同溝底寬度、不同溝底坡度條件下水平濕潤距離和時間的擬合關系見表3。水平濕潤峰隨時間的變化規(guī)律滿足冪函數(shù)關系L=a tb。表3 水平濕潤峰擬合式及相關系數(shù) 項目 30° 45° 60° 7 cm L=3.870t0.366 L=3.756t0.357 L=3.555t0.380 R2=0.989 R2=0.984 R2=0.992 11 cm L=4.467t0.351 L=4.411t0.345 L=4.339t0.352 R2=0.992 R2=0.99 R2=0.991 15 cm L=4.753t0.348 L=4.686t0.349 L=4.550t0.355 R2=0.986 R2=0.988 R2=0.992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起壟微溝滴灌土壤水分入滲規(guī)律試驗研究[J]. 劉婧然,程東娟,王麗玄,劉斯嘉,鄭欣榮,馬超. 節(jié)水灌溉. 2018(09)
[2]不同種植方式對草木樨滴灌土壤水鹽運移的研究[J]. 郭建忠,劉淑慧,李森,盧垟杰. 節(jié)水灌溉. 2017(05)
[3]全膜壟作對旱作馬鈴薯土壤含水率、酶活性及產量的影響[J]. 孫夢媛,劉景輝,趙寶平,楊彥明,馬斌,張興隆,徐暢. 灌溉排水學報. 2017(04)
[4]壟作覆膜對川中丘區(qū)土壤物理性狀和春玉米產量的影響[J]. 謝孟林,查麗,郭萍,王興龍,馬曉君,袁繼超,孔凡磊. 干旱地區(qū)農業(yè)研究. 2017(02)
[5]毛細節(jié)水灌溉條件下蔗區(qū)土壤水分運移規(guī)律研究[J]. 吳衛(wèi)熊,潘偉,張廷強,何令祖,林學佳. 節(jié)水灌溉. 2016(11)
[6]半干旱區(qū)全膜覆蓋壟上微溝種植對土壤水熱及馬鈴薯產量的影響[J]. 侯慧芝,王娟,張緒成,方彥杰,于顯楓,王紅麗,馬一凡. 作物學報. 2015(10)
[7]多點源滴灌條件下土壤水分運移模擬試驗研究[J]. 張林,吳普特,朱德蘭,范興科. 排灌機械工程學報. 2012(02)
[8]不同灌溉定額對枸杞土壤水分動態(tài)變化規(guī)律的影響[J]. 鄭國保,張源沛,孔德杰,朱金霞. 西北農業(yè)學報. 2012(02)
[9]滴灌土壤濕潤體含水率分布規(guī)律的試驗研究[J]. 岳海英,李援農. 灌溉排水學報. 2010(02)
[10]點源滴灌滴頭流量與濕潤體關系研究[J]. 李明思,康紹忠,孫海燕. 農業(yè)工程學報. 2006(04)
碩士論文
[1]滴灌條件下土壤水分入滲過程模擬試驗研究[D]. 鄭園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608234
【文章來源】:節(jié)水灌溉. 2020,(01)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試驗裝置示意圖
根據累計入滲量及水量平衡原理計算可得表2。結合圖2及表2知:溝底寬度、溝底坡度對土壤水分的分布規(guī)律、濕潤體的形狀大小均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且溝底坡度的影響程度相對較大。同一溝底坡度條件下,隨著溝底寬度的增加,水平濕潤峰的運移距離變大,垂直濕潤峰到達計劃濕潤層所需時間較長,灌水量增大,灌溉所形成的濕潤面積越大。以上試驗現(xiàn)象說明溝底寬度的增大有利于增大表層土壤的濕潤面積,該種溝壟措施更適合于蔬菜類等淺根系作物的溝壟灌溉。同一溝底寬度條件下,隨著溝底坡度的增加,水平濕潤峰的運移距離變小,垂直濕潤峰到達計劃濕潤層所需時間變短,灌水量減小,灌溉所形成的濕潤面積越小。因此,針對耐旱等深根系植物可以適當增加溝底坡度以達到縮小表層土壤的濕潤面積,促進水分向根系運移的目的。表2 不同處理下灌水量與灌水歷時 處理 30° 45° 60° 7 cm 灌水量/L歷時/min 3.6230 3.21205 2.98190 11 cm 灌水量/L 3.84 3.53 3.24 歷時/min 245 225 207 15 cm 灌水量/L 3.92 3.60 3.37 歷時/min 250 230 215
同一溝底坡度不同溝底寬度條件下水平濕潤峰隨時間的變化規(guī)律見圖3。不同溝底寬度、不同溝底坡度條件下水平濕潤距離和時間的擬合關系見表3。水平濕潤峰隨時間的變化規(guī)律滿足冪函數(shù)關系L=a tb。表3 水平濕潤峰擬合式及相關系數(shù) 項目 30° 45° 60° 7 cm L=3.870t0.366 L=3.756t0.357 L=3.555t0.380 R2=0.989 R2=0.984 R2=0.992 11 cm L=4.467t0.351 L=4.411t0.345 L=4.339t0.352 R2=0.992 R2=0.99 R2=0.991 15 cm L=4.753t0.348 L=4.686t0.349 L=4.550t0.355 R2=0.986 R2=0.988 R2=0.992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起壟微溝滴灌土壤水分入滲規(guī)律試驗研究[J]. 劉婧然,程東娟,王麗玄,劉斯嘉,鄭欣榮,馬超. 節(jié)水灌溉. 2018(09)
[2]不同種植方式對草木樨滴灌土壤水鹽運移的研究[J]. 郭建忠,劉淑慧,李森,盧垟杰. 節(jié)水灌溉. 2017(05)
[3]全膜壟作對旱作馬鈴薯土壤含水率、酶活性及產量的影響[J]. 孫夢媛,劉景輝,趙寶平,楊彥明,馬斌,張興隆,徐暢. 灌溉排水學報. 2017(04)
[4]壟作覆膜對川中丘區(qū)土壤物理性狀和春玉米產量的影響[J]. 謝孟林,查麗,郭萍,王興龍,馬曉君,袁繼超,孔凡磊. 干旱地區(qū)農業(yè)研究. 2017(02)
[5]毛細節(jié)水灌溉條件下蔗區(qū)土壤水分運移規(guī)律研究[J]. 吳衛(wèi)熊,潘偉,張廷強,何令祖,林學佳. 節(jié)水灌溉. 2016(11)
[6]半干旱區(qū)全膜覆蓋壟上微溝種植對土壤水熱及馬鈴薯產量的影響[J]. 侯慧芝,王娟,張緒成,方彥杰,于顯楓,王紅麗,馬一凡. 作物學報. 2015(10)
[7]多點源滴灌條件下土壤水分運移模擬試驗研究[J]. 張林,吳普特,朱德蘭,范興科. 排灌機械工程學報. 2012(02)
[8]不同灌溉定額對枸杞土壤水分動態(tài)變化規(guī)律的影響[J]. 鄭國保,張源沛,孔德杰,朱金霞. 西北農業(yè)學報. 2012(02)
[9]滴灌土壤濕潤體含水率分布規(guī)律的試驗研究[J]. 岳海英,李援農. 灌溉排水學報. 2010(02)
[10]點源滴灌滴頭流量與濕潤體關系研究[J]. 李明思,康紹忠,孫海燕. 農業(yè)工程學報. 2006(04)
碩士論文
[1]滴灌條件下土壤水分入滲過程模擬試驗研究[D]. 鄭園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60823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nykj/360823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