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農(nóng)藥對稀有鮈鯽內(nèi)分泌干擾效應初步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9-02 14:00
本研究利用胚胎學和組織病理學探討了三種農(nóng)藥(阿維菌素、醚菊酯和毒死蜱)分別對稀有鮈鯽胚胎和成魚進行了試驗。根據(jù)OECD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的魚胚胎毒性試驗準則草案觀察三種農(nóng)藥對胚胎的毒性效應,根據(jù)OECD TG204和OECD指導文件123研究了三種農(nóng)藥對稀有鮈鯽成魚性腺的組織病理學的影響。魚胚胎毒性試驗的結(jié)果顯示胚胎對這三種農(nóng)藥的敏感性均小于稀有鮈鯽其他生命階段(仔魚、幼魚和成魚)。阿維菌素對稀有鮈鯽胚胎具有孵化抑制作用,能夠?qū)е屡咛ゼ怪鶑澢幕维F(xiàn)象;醚菊酯能夠使稀有鮈鯽胚胎出現(xiàn)心包囊水腫和脊柱彎曲的現(xiàn)象;毒死蜱對稀有鮈鯽胚胎的毒性顯示出了劑量-效應和時間-效應關系,可導致胚胎的卵黃囊伸展不全、脊柱彎曲、尾部彎曲及心包囊水腫等明顯的致畸作用。通過比較三種農(nóng)藥對稀有鮈鯽胚胎、仔魚、幼魚和成魚的毒性效應,三種農(nóng)藥對仔魚、幼魚和成魚均為高毒,且稀有鮈鯽成魚階段對這三種農(nóng)藥最敏感的,仔魚和幼魚次之,胚胎最不敏感。組織病理學觀察是在14天延長毒性試驗之后,對每個濃度處理組的三個重復的試驗魚進行了圖片...
【文章來源】:浙江師范大學浙江省
【文章頁數(shù)】:9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稀有鮑纟印胚胎發(fā)育Fig.3.1Embryonicdevelopmentofrareminnow
96 h時完成全部的鮮化(死亡的除外)。在72 h之前出現(xiàn)死亡的胚胎均為凝結(jié)卵。96 h后沒有死亡的胚胎_化出的性狀如圖3.7所示,各濃度組存活的胚胎均呈現(xiàn)“C”字形彎曲狀,這一現(xiàn)象可能與長期在卵殼受到的擠壓有關!鰣A圖3.7阿維菌素暴露組稀有鉤纟即仔魚碑形現(xiàn)象(X20)Fig. 3.7 Abnormal rare minnow larvae in avermectin exposure group (x20)注:上圖所示為空白對照組正常梓化的稀有鮑柳胚胎3.1.2 il菊醋對稀有鮑鯽胚胎的毒性效應酸菊醋對稀有鮑鯽胚胎的致死效應如圖3.8所示,結(jié)果表明,在96 h時,醚菊酷對稀有鮑鯽胚胎的毒性隨處理濃度的增大而增加。隨暴露時間的繼續(xù)延長,顯示出了一定的時間-效應關系。其中,在24-72 h之間,各濃度組的死亡率均140%;在%11時
Fig. 4.14 Late vitellogenic oocytes in rare minnow (><200)成熟/排卵卵母細胞(Mature/spawning oocytes)如圖4.15所示,在此階段卵黃數(shù)量已經(jīng)達到頂峰,細胞變得更大,含更多的水分,核遷移到細胞外圍并逐漸溶解。原子核的消失不是一個非常有用的診斷特征,但是,核往往在較大的卵母細胞的某張切片中不經(jīng)?梢。因為這種瞬態(tài)性質(zhì)的細胞在部分產(chǎn)卵魚和成熟/排卵卵母細胞中不那么輕易的被觀察到。74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17α-甲基睪酮對稀有鮈鯽幼魚性腺發(fā)育與血清卵黃蛋白原水平的影響[J]. 劉阿朋,查金苗,王子健,王衛(wèi)民. 生態(tài)毒理學報. 2006(03)
[2]稀有鮈鯽——一種新的魚類實驗動物[J]. 曹文宣,王劍偉. 實驗動物科學與管理. 2003(S1)
[3]三種不同劑型的醚菊酯在稻田中的殘留降解研究[J]. 龔道新,楊仁斌,郭正元,樊德方. 農(nóng)業(yè)環(huán)境保護. 2002(02)
[4]內(nèi)分泌擾亂化學品對動物的影響和作用機制[J]. 邱東茹,吳振斌,賀鋒. 環(huán)境科學研究. 2000(06)
[5]8種擬除蟲菊酯農(nóng)藥對稀有鯽的急性、亞慢性毒性研究[J]. 王朝暉,尹伊偉,許忠能,周潔,張琦,張冬鵬. 應用與環(huán)境生物學報. 1998(04)
[6]稀有鮈鯽胚胎發(fā)育研究[J]. 常劍波,王劍偉,曹文宣. 水生生物學報. 1995(02)
[7]稀有鮈鯽──一種新的魚類毒性試驗材料[J]. 周永欣,成水平,胡煒,孫美娟. 動物學研究. 1995(01)
[8]稀有鮈鯽對高濃度二氧化碳和低溶氧的急性反應[J]. 王劍偉. 水生生物學報. 1995(01)
[9]稀有鮈鯽對草魚出血病病毒敏感性的初步研究[J]. 王鐵輝,劉沛霖,陳宏溪,劉漢勤,易詠蘭,郭文. 水生生物學報. 1994(02)
[10]草魚出血病病毒人工感染稀有(魚句)鯽出血病魚主要器官組織的超薄切片觀察[J]. 王鐵輝,陳宏溪,劉沛霖,劉漢勤,郭文,易泳蘭. 水生生物學報. 1993(04)
博士論文
[1]農(nóng)藥阿維菌素在環(huán)境中降解和代謝研究[D]. 張衛(wèi).浙江大學 2004
碩士論文
[1]毒死蜱的環(huán)境行為研究[D]. 李界秋.廣西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379141
【文章來源】:浙江師范大學浙江省
【文章頁數(shù)】:9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稀有鮑纟印胚胎發(fā)育Fig.3.1Embryonicdevelopmentofrareminnow
96 h時完成全部的鮮化(死亡的除外)。在72 h之前出現(xiàn)死亡的胚胎均為凝結(jié)卵。96 h后沒有死亡的胚胎_化出的性狀如圖3.7所示,各濃度組存活的胚胎均呈現(xiàn)“C”字形彎曲狀,這一現(xiàn)象可能與長期在卵殼受到的擠壓有關!鰣A圖3.7阿維菌素暴露組稀有鉤纟即仔魚碑形現(xiàn)象(X20)Fig. 3.7 Abnormal rare minnow larvae in avermectin exposure group (x20)注:上圖所示為空白對照組正常梓化的稀有鮑柳胚胎3.1.2 il菊醋對稀有鮑鯽胚胎的毒性效應酸菊醋對稀有鮑鯽胚胎的致死效應如圖3.8所示,結(jié)果表明,在96 h時,醚菊酷對稀有鮑鯽胚胎的毒性隨處理濃度的增大而增加。隨暴露時間的繼續(xù)延長,顯示出了一定的時間-效應關系。其中,在24-72 h之間,各濃度組的死亡率均140%;在%11時
Fig. 4.14 Late vitellogenic oocytes in rare minnow (><200)成熟/排卵卵母細胞(Mature/spawning oocytes)如圖4.15所示,在此階段卵黃數(shù)量已經(jīng)達到頂峰,細胞變得更大,含更多的水分,核遷移到細胞外圍并逐漸溶解。原子核的消失不是一個非常有用的診斷特征,但是,核往往在較大的卵母細胞的某張切片中不經(jīng)?梢。因為這種瞬態(tài)性質(zhì)的細胞在部分產(chǎn)卵魚和成熟/排卵卵母細胞中不那么輕易的被觀察到。74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17α-甲基睪酮對稀有鮈鯽幼魚性腺發(fā)育與血清卵黃蛋白原水平的影響[J]. 劉阿朋,查金苗,王子健,王衛(wèi)民. 生態(tài)毒理學報. 2006(03)
[2]稀有鮈鯽——一種新的魚類實驗動物[J]. 曹文宣,王劍偉. 實驗動物科學與管理. 2003(S1)
[3]三種不同劑型的醚菊酯在稻田中的殘留降解研究[J]. 龔道新,楊仁斌,郭正元,樊德方. 農(nóng)業(yè)環(huán)境保護. 2002(02)
[4]內(nèi)分泌擾亂化學品對動物的影響和作用機制[J]. 邱東茹,吳振斌,賀鋒. 環(huán)境科學研究. 2000(06)
[5]8種擬除蟲菊酯農(nóng)藥對稀有鯽的急性、亞慢性毒性研究[J]. 王朝暉,尹伊偉,許忠能,周潔,張琦,張冬鵬. 應用與環(huán)境生物學報. 1998(04)
[6]稀有鮈鯽胚胎發(fā)育研究[J]. 常劍波,王劍偉,曹文宣. 水生生物學報. 1995(02)
[7]稀有鮈鯽──一種新的魚類毒性試驗材料[J]. 周永欣,成水平,胡煒,孫美娟. 動物學研究. 1995(01)
[8]稀有鮈鯽對高濃度二氧化碳和低溶氧的急性反應[J]. 王劍偉. 水生生物學報. 1995(01)
[9]稀有鮈鯽對草魚出血病病毒敏感性的初步研究[J]. 王鐵輝,劉沛霖,陳宏溪,劉漢勤,易詠蘭,郭文. 水生生物學報. 1994(02)
[10]草魚出血病病毒人工感染稀有(魚句)鯽出血病魚主要器官組織的超薄切片觀察[J]. 王鐵輝,陳宏溪,劉沛霖,劉漢勤,郭文,易泳蘭. 水生生物學報. 1993(04)
博士論文
[1]農(nóng)藥阿維菌素在環(huán)境中降解和代謝研究[D]. 張衛(wèi).浙江大學 2004
碩士論文
[1]毒死蜱的環(huán)境行為研究[D]. 李界秋.廣西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37914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nykj/337914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