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河岸帶5種植物類型根系結(jié)構(gòu)特征對土壤滲透性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1-08-04 21:05
河岸植被緩沖帶在涵養(yǎng)水源和保持水土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態(tài)服務功能。為探討河岸帶不同植物類型根系結(jié)構(gòu)特征與土壤滲透性之間的關系,在黃河下游河岸帶鄭州段選取5種單一植物的土壤和根系(0~10、10~20和20~30 cm)進行研究。結(jié)果表明:1) 0~10 cm土層土壤滲透性為狗牙根>白茅>蘆葦>艾蒿>水莎草; 10~20和20~30 cm土層土壤滲透性為白茅>蘆葦>艾蒿>狗牙根>水莎草。2)隨著土層深度增加,狗牙根和水莎草根系結(jié)構(gòu)特征參數(shù)和土壤滲透性逐漸降低,艾蒿則相反,而蘆葦和白茅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趨勢。3)根系直徑在0.5~2 mm范圍內(nèi)的根系特征參數(shù)與土壤入滲特征指標之間存在顯著線性相關性(P <0.05)。4) Kostiakov模型更適宜擬合黃河河岸帶土壤水分入滲過程,隨著根長密度和根表面積密度的增加,Kostiakov模型參數(shù)a逐漸減小,參數(shù)b逐漸增大。白茅和蘆葦?shù)木C合土壤滲透性能最好;狗牙根在0~10 cm土層有較強的滲透性;直徑介于0.5~2 mm的根系對土壤滲透性的改善作用最好。
【文章來源】:中國水土保持科學. 2020,18(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8 頁
【部分圖文】:
5種植物類型不同土層根系結(jié)構(gòu)特征參數(shù)
由圖2可知,土壤初滲率、穩(wěn)滲率在0~10 cm土層趨勢為狗牙根>白茅>蘆葦>艾蒿>水莎草,在10~20 cm和20~30 cm土層為白茅>蘆葦>艾蒿>狗牙根>水莎草。隨土層深度的增加,狗牙根和水莎草土壤各項入滲特征參數(shù)逐漸減小,白茅和蘆葦呈現(xiàn)先增大后減小的趨勢,艾蒿呈逐漸增大。3.3 河岸帶不同植物土壤入滲過程
由表5可知,不同徑級根系根長密度、根表面積密度與Kostiakov模型參數(shù)a成負相關關系,與b成正相關關系。參數(shù)b與根長密度和根表面積密度在0.5~2 mm和0.5~1 mm徑級達到顯著相關(P<0.05),1~2 mm徑級根系的根長密度、根表面積密度與a值的相關系數(shù)最大。4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不同間伐強度下橋山麻櫟林土壤滲透特性[J]. 陳永華,葉權(quán)平,張文輝,劉小軍. 水土保持研究. 2019(01)
[2]黃土高塬溝壑區(qū)植被自然恢復年限對坡面土壤抗沖性的影響[J]. 郭明明,王文龍,康宏亮,楊波. 農(nóng)業(yè)工程學報. 2018(22)
[3]黃土高原4種植被類型對土壤物理特征及滲透性的影響[J]. 吳江琪,馬維偉,李廣,陳國鵬. 水土保持學報. 2018(04)
[4]喀斯特峰叢洼地不同植被恢復階段細根生物量、形態(tài)特征及其影響因素[J]. 蘇樑,宋同清,杜虎,曾馥平,王華,彭晚霞,張芳,張家涌. 應用生態(tài)學報. 2018(03)
[5]海拔及旅游干擾對武功山山地草甸土壤滲透性的影響[J]. 李志,袁穎丹,胡耀文,孟文武,張學玲,郭曉敏,張文元,胡冬南,牛德奎. 生態(tài)學報. 2018(02)
[6]北京懷九河河岸類型的植被與土壤理化性質(zhì)差異[J]. 夏曉平,信忠保,孔慶仙,張棟. 中國水土保持科學. 2017(04)
[7]黃河中下游典型河岸緩沖帶植被格局時空動態(tài)[J]. 趙清賀,劉倩,馬麗嬌,丁圣彥,盧訓令,張祎帆,曹梓豪. 生態(tài)學雜志. 2017(08)
[8]浙西南毛竹林覆蓋對土壤滲透性及生物特征的影響[J]. 王意錕,金愛武,方升佐. 應用生態(tài)學報. 2017(05)
[9]河岸帶生態(tài)功能認知及河流景觀偏好的調(diào)查研究[J]. 郭二輝,楊喜田,陳利頂. 中國園林. 2017(01)
[10]河岸帶土壤磷素空間分布及其對水文過程響應[J]. 錢進,沈蒙蒙,王沛芳,王超,侯俊,李昆,劉晶晶. 水科學進展. 2017(01)
本文編號:3322407
【文章來源】:中國水土保持科學. 2020,18(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8 頁
【部分圖文】:
5種植物類型不同土層根系結(jié)構(gòu)特征參數(shù)
由圖2可知,土壤初滲率、穩(wěn)滲率在0~10 cm土層趨勢為狗牙根>白茅>蘆葦>艾蒿>水莎草,在10~20 cm和20~30 cm土層為白茅>蘆葦>艾蒿>狗牙根>水莎草。隨土層深度的增加,狗牙根和水莎草土壤各項入滲特征參數(shù)逐漸減小,白茅和蘆葦呈現(xiàn)先增大后減小的趨勢,艾蒿呈逐漸增大。3.3 河岸帶不同植物土壤入滲過程
由表5可知,不同徑級根系根長密度、根表面積密度與Kostiakov模型參數(shù)a成負相關關系,與b成正相關關系。參數(shù)b與根長密度和根表面積密度在0.5~2 mm和0.5~1 mm徑級達到顯著相關(P<0.05),1~2 mm徑級根系的根長密度、根表面積密度與a值的相關系數(shù)最大。4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不同間伐強度下橋山麻櫟林土壤滲透特性[J]. 陳永華,葉權(quán)平,張文輝,劉小軍. 水土保持研究. 2019(01)
[2]黃土高塬溝壑區(qū)植被自然恢復年限對坡面土壤抗沖性的影響[J]. 郭明明,王文龍,康宏亮,楊波. 農(nóng)業(yè)工程學報. 2018(22)
[3]黃土高原4種植被類型對土壤物理特征及滲透性的影響[J]. 吳江琪,馬維偉,李廣,陳國鵬. 水土保持學報. 2018(04)
[4]喀斯特峰叢洼地不同植被恢復階段細根生物量、形態(tài)特征及其影響因素[J]. 蘇樑,宋同清,杜虎,曾馥平,王華,彭晚霞,張芳,張家涌. 應用生態(tài)學報. 2018(03)
[5]海拔及旅游干擾對武功山山地草甸土壤滲透性的影響[J]. 李志,袁穎丹,胡耀文,孟文武,張學玲,郭曉敏,張文元,胡冬南,牛德奎. 生態(tài)學報. 2018(02)
[6]北京懷九河河岸類型的植被與土壤理化性質(zhì)差異[J]. 夏曉平,信忠保,孔慶仙,張棟. 中國水土保持科學. 2017(04)
[7]黃河中下游典型河岸緩沖帶植被格局時空動態(tài)[J]. 趙清賀,劉倩,馬麗嬌,丁圣彥,盧訓令,張祎帆,曹梓豪. 生態(tài)學雜志. 2017(08)
[8]浙西南毛竹林覆蓋對土壤滲透性及生物特征的影響[J]. 王意錕,金愛武,方升佐. 應用生態(tài)學報. 2017(05)
[9]河岸帶生態(tài)功能認知及河流景觀偏好的調(diào)查研究[J]. 郭二輝,楊喜田,陳利頂. 中國園林. 2017(01)
[10]河岸帶土壤磷素空間分布及其對水文過程響應[J]. 錢進,沈蒙蒙,王沛芳,王超,侯俊,李昆,劉晶晶. 水科學進展. 2017(01)
本文編號:332240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nykj/332240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