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運動恢復結構攝影測量技術的崩崗侵蝕特征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6-24 00:50
為了研究運動恢復結構攝影測量技術應用在分析崩崗侵蝕特征上的精度,本研究通過室內(nèi)沖刷試驗分析不同條件下SFM-MVS(運動恢復結構-多視點匹配)攝影測量技術的測量精度,對測量方法進行改進與分析,并分析SFM-MVS攝影測量技術在監(jiān)測土壤侵蝕過程中的誤差來源。通過野外原位試驗分析SFM-MVS低空傾斜攝影測量技術的測量精度,對崩崗研究區(qū)內(nèi)的土壤侵蝕沉積過程進行特征分析并研究降雨強度對崩崗侵蝕程度的影響。本次試驗得到以下結論:(1)Pix4D的平均測量精度(無閾值)為85.64%,Smart3D為84.94%,Pix4D的匹配效果更好,精度更高。最小閾值能夠很好的糾正SFM-MVS近景攝影測量在侵蝕量極少的土體上生成的DSM的誤差。在復雜土體地貌中使用最小閾值后,河沙沖刷試驗中的DOD(數(shù)字表面模型差異)總平均測量精度為88.59%,崩積土可達到93.25%,最小閾值的設定提高了 DOD的測量精度,并使測量結果更加穩(wěn)定。無論是否使用閾值,三角測量法產(chǎn)生的DOD測量精度都比距離倒數(shù)加權法高,且結果更加穩(wěn)定。(2)通過對河沙的集水沖刷試驗,發(fā)現(xiàn)引起DOD較大誤差的原因是溝壁受到側蝕生成的懸空面導...
【文章來源】:福建農(nóng)林大學福建省
【文章頁數(shù)】:9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2-1技術路線圖??2.3研究方法??
2.3.2試驗材料采集??土樣的采集地點位于安溪縣洋坑村銅鑼山附近,采集目標為花崗巖發(fā)育形成??的崩積土,圖2-2所示;河沙的采集地點位于福建省閩侯縣閩江流域,采集目標??為江內(nèi)細沙。在實驗室內(nèi)將河沙過2?mm的篩,崩積土不作處理。??I??圖2-2采樣地點??2.3.3試驗設備??2.3.3.1室內(nèi)沖刷試驗設備??利用金山水土保持科教園人工降雨大廳中的升降試驗架和沖刷槽作為試驗??工具,升降試驗架高〇.6m,沖刷槽的長、寬、深分變?yōu)椋保?m、0.4?m、0.25?m,??槽底部鉆有細孔,使重力水可自由滲出,沖刷槽側面與底部均用鋼條焊接加固,??保證了沖刷槽的穩(wěn)定性,如圖2-3、2-4所示。??8??
??圖2-3沖刷槽示意圖??鋒漏??圖2-4沖刷槽??集水沖刷以蠕動栗(WT600-4F)控制水流量,使流速保持均勻,流量達到??要求。本試驗使用佳能5D?Mark?III單反相機進行影像采集,詳細參數(shù)見表2-1。??魚眼鏡頭應該避免,因為其只能用在特殊的相機模型中[67]。但是數(shù)碼相機比量測??相機的光學畸變大,也沒有外方位的固定設施,因此沒有測定或記錄內(nèi)方位元素??的功能,其處理結果的精度一般較低。因此在SFM近景攝影測量的應用中,應??9??
本文編號:3246008
【文章來源】:福建農(nóng)林大學福建省
【文章頁數(shù)】:9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2-1技術路線圖??2.3研究方法??
2.3.2試驗材料采集??土樣的采集地點位于安溪縣洋坑村銅鑼山附近,采集目標為花崗巖發(fā)育形成??的崩積土,圖2-2所示;河沙的采集地點位于福建省閩侯縣閩江流域,采集目標??為江內(nèi)細沙。在實驗室內(nèi)將河沙過2?mm的篩,崩積土不作處理。??I??圖2-2采樣地點??2.3.3試驗設備??2.3.3.1室內(nèi)沖刷試驗設備??利用金山水土保持科教園人工降雨大廳中的升降試驗架和沖刷槽作為試驗??工具,升降試驗架高〇.6m,沖刷槽的長、寬、深分變?yōu)椋保?m、0.4?m、0.25?m,??槽底部鉆有細孔,使重力水可自由滲出,沖刷槽側面與底部均用鋼條焊接加固,??保證了沖刷槽的穩(wěn)定性,如圖2-3、2-4所示。??8??
??圖2-3沖刷槽示意圖??鋒漏??圖2-4沖刷槽??集水沖刷以蠕動栗(WT600-4F)控制水流量,使流速保持均勻,流量達到??要求。本試驗使用佳能5D?Mark?III單反相機進行影像采集,詳細參數(shù)見表2-1。??魚眼鏡頭應該避免,因為其只能用在特殊的相機模型中[67]。但是數(shù)碼相機比量測??相機的光學畸變大,也沒有外方位的固定設施,因此沒有測定或記錄內(nèi)方位元素??的功能,其處理結果的精度一般較低。因此在SFM近景攝影測量的應用中,應??9??
本文編號:324600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nykj/324600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