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闊混交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酶活性特征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6-16 21:04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土壤酶活性是土壤中重要的活性指標,研究竹闊混交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與酶活性隨混交比(混交林中闊葉樹冠幅所占比例)的變化特征,對竹闊混交林土壤狀況進行評價,為竹闊混交林經(jīng)營過程中闊葉樹冠幅的修剪提供一定理論基礎(chǔ)。本文通過對福建省永安市天寶巖自然保護區(qū)竹闊混交林的調(diào)查,研究混交比(闊葉樹冠幅與樣地面積比)為0~10%、10%~20%、20%~30%、30%~40%、40%以上的竹闊混交林林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分布特征。結(jié)果顯示:混交比與土層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SMBN)、酶活性均有顯著性影響,混交比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的影響不顯著。不同混交比下,SMBC、SMBN、土壤酶活性均表現(xiàn)為隨土層加深而降低;SMBC含量在30%~40%混交比最高(357.67 mg/kg),SMBN含量在混交比為20%~30%時最高(127.00 mg/kg);混交比為20%~30%的竹闊混交林林分土壤脲酶、蔗糖酶、過氧化氫酶活性較高,土壤脲酶、蔗糖酶、過氧化氫酶在混交比為10%~20%時含量顯著低于其他4種混交比;相關(guān)性分析表明,土壤脲酶、蔗糖酶、過氧化氫酶與土壤微生物生物...
【文章來源】:土壤. 2020,52(01)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9 頁
【部分圖文】:
不同混交比竹闊混交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n=3)
相關(guān)性分析表明(表5),5種混交比條件下竹闊混交林土壤脲酶、蔗糖酶、過氧化氫酶與土壤有機碳、全氮之間均呈極顯著正相關(guān)(P<0.01);土壤全磷與各種酶之間均未達到顯著相關(guān);土壤蔗糖酶活性與土壤含水量、pH之間均呈負相關(guān)關(guān)系,過氧化氫酶、脲酶與土壤含水量之間呈正相關(guān)關(guān)系,但相關(guān)性均不顯著;土壤脲酶與蔗糖酶、過氧化氫酶之間均呈極顯著正相關(guān),蔗糖酶與過氧化氫酶之間也呈極顯著正相關(guān)。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山西太岳山不同林齡華北落葉松林土壤微生物特性[J]. 吳然,康峰峰,韓海榮,程小琴,周文嵩,王濼鑫,陳晶,田平. 生態(tài)學雜志. 2016(12)
[2]不同樹齡茶樹根際土壤酶活性的變化分析[J]. 葉江華,王海斌,李遠華,賈小麗,孔祥海,何海斌. 中國土壤與肥料. 2016(05)
[3]竹闊混交林研究進展與展望[J]. 周亞琦,董杰,官鳳英,范少輝. 林業(yè)資源管理. 2016(03)
[4]秦嶺山脈典型林分土壤酶活性與土壤養(yǎng)分關(guān)系的探討[J]. 楊瑞,劉帥,王紫泉,曹永昌,趙翊明,和文祥,耿增超. 土壤學報. 2016(04)
[5]喀斯特山區(qū)無籽刺梨種植基地土壤酶活性與肥力因子的關(guān)系[J]. 楊皓,范明毅,李婕羚,石雪丹,胡繼偉. 山地學報. 2016(01)
[6]不同濃度石灰氮對黃瓜連作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響[J]. 張學鵬,寧堂原,楊燕,孫濤,張淑敏,王斌. 應(yīng)用生態(tài)學報. 2015(10)
[7]再生水灌溉對葡萄葉片抗氧化酶和土壤酶的影響[J]. 李陽,王文全,吐爾遜·吐爾洪. 植物生理學報. 2015(03)
[8]黃土丘陵區(qū)小流域侵蝕環(huán)境對土壤微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響[J]. 楊佳佳,安韶山,張宏,陳亞南,黨廷輝,焦菊英. 生態(tài)學報. 2015(17)
[9]西南喀斯特山區(qū)壽竹林地土壤微生物量與酶活性在不同坡位和剖面層次的分布特征[J]. 秦華軍,何丙輝,趙旋池,李源,毛文韜,曾清平. 環(huán)境科學. 2014(09)
[10]石羊河下游退耕區(qū)次生草地自然恢復過程及土壤酶活性的變化[J]. 王理德,姚拓,何芳蘭,韓福貴,郭春秀,王方琳,魏林源. 草業(yè)學報. 2014(04)
碩士論文
[1]安徽岳西常綠闊葉林帶四種群落類型土壤養(yǎng)分、微生物量與酶活性分布特征研究[D]. 王偉波.華東師范大學 2015
[2]毛竹林地土壤養(yǎng)分動態(tài)變化及微生物特性研究[D]. 王雪芹.浙江大學 2011
本文編號:3233790
【文章來源】:土壤. 2020,52(01)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9 頁
【部分圖文】:
不同混交比竹闊混交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n=3)
相關(guān)性分析表明(表5),5種混交比條件下竹闊混交林土壤脲酶、蔗糖酶、過氧化氫酶與土壤有機碳、全氮之間均呈極顯著正相關(guān)(P<0.01);土壤全磷與各種酶之間均未達到顯著相關(guān);土壤蔗糖酶活性與土壤含水量、pH之間均呈負相關(guān)關(guān)系,過氧化氫酶、脲酶與土壤含水量之間呈正相關(guān)關(guān)系,但相關(guān)性均不顯著;土壤脲酶與蔗糖酶、過氧化氫酶之間均呈極顯著正相關(guān),蔗糖酶與過氧化氫酶之間也呈極顯著正相關(guān)。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山西太岳山不同林齡華北落葉松林土壤微生物特性[J]. 吳然,康峰峰,韓海榮,程小琴,周文嵩,王濼鑫,陳晶,田平. 生態(tài)學雜志. 2016(12)
[2]不同樹齡茶樹根際土壤酶活性的變化分析[J]. 葉江華,王海斌,李遠華,賈小麗,孔祥海,何海斌. 中國土壤與肥料. 2016(05)
[3]竹闊混交林研究進展與展望[J]. 周亞琦,董杰,官鳳英,范少輝. 林業(yè)資源管理. 2016(03)
[4]秦嶺山脈典型林分土壤酶活性與土壤養(yǎng)分關(guān)系的探討[J]. 楊瑞,劉帥,王紫泉,曹永昌,趙翊明,和文祥,耿增超. 土壤學報. 2016(04)
[5]喀斯特山區(qū)無籽刺梨種植基地土壤酶活性與肥力因子的關(guān)系[J]. 楊皓,范明毅,李婕羚,石雪丹,胡繼偉. 山地學報. 2016(01)
[6]不同濃度石灰氮對黃瓜連作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響[J]. 張學鵬,寧堂原,楊燕,孫濤,張淑敏,王斌. 應(yīng)用生態(tài)學報. 2015(10)
[7]再生水灌溉對葡萄葉片抗氧化酶和土壤酶的影響[J]. 李陽,王文全,吐爾遜·吐爾洪. 植物生理學報. 2015(03)
[8]黃土丘陵區(qū)小流域侵蝕環(huán)境對土壤微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響[J]. 楊佳佳,安韶山,張宏,陳亞南,黨廷輝,焦菊英. 生態(tài)學報. 2015(17)
[9]西南喀斯特山區(qū)壽竹林地土壤微生物量與酶活性在不同坡位和剖面層次的分布特征[J]. 秦華軍,何丙輝,趙旋池,李源,毛文韜,曾清平. 環(huán)境科學. 2014(09)
[10]石羊河下游退耕區(qū)次生草地自然恢復過程及土壤酶活性的變化[J]. 王理德,姚拓,何芳蘭,韓福貴,郭春秀,王方琳,魏林源. 草業(yè)學報. 2014(04)
碩士論文
[1]安徽岳西常綠闊葉林帶四種群落類型土壤養(yǎng)分、微生物量與酶活性分布特征研究[D]. 王偉波.華東師范大學 2015
[2]毛竹林地土壤養(yǎng)分動態(tài)變化及微生物特性研究[D]. 王雪芹.浙江大學 2011
本文編號:323379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nykj/323379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