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漠化治理區(qū)不同植被類型淺層土壤水分對降雨的響應(yīng)
發(fā)布時間:2021-06-13 17:22
【目的】揭示石漠化治理區(qū)不同植被類型淺層土壤水分入滲過程的差異性,分析降雨對土壤水分的補給特征,因地制宜地開展灌溉工作!痉椒ā恳曰ń返、金銀花地、火龍果地、荒地為研究對象,監(jiān)測了地區(qū)降雨量和植被0~10、10~25 cm土層土壤含水率,并計算了土壤儲水量、滯后時間、補給速率、補給效率等指標!窘Y(jié)果】①4種植被淺層土壤含水率變化趨勢與降雨一致,6、8、9月為二者的峰值期;淺層土壤含水率為火龍果地最高,而后依次為荒地、金銀花地、花椒地;火龍果地土壤含水率變異系數(shù)最小,荒地最大。②植被土壤含水率對小雨量降雨事件的響應(yīng)較小,僅火龍果地增長11.97%;隨降雨量級增大,土壤含水率增長率為火龍果地(7.89%~17.94%),其次為金銀花地(0~45.09%)、荒地(0~59.86%)、花椒地(0~126.95%);火龍果地淺層土壤含水率增長率在大雨事件中最小,其他3種樣地均為小雨量時增長率小,大雨量時增長率大。③不同植被淺層土壤水分對降雨響應(yīng)時間有顯著差異,大雨量條件下響應(yīng)快于小、中雨量,0~10 cm土層優(yōu)于10~25 cm土層;平均滯后時間為荒地0.3 h、火龍果地0.5 h、花椒地0.9...
【文章來源】:灌溉排水學(xué)報. 2020,39(03)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10 頁
【部分圖文】:
土壤含水率與降雨量
本次降雨過程中0~10 cm土層土壤含水率增長率為花椒地(179.66%)>金銀花地(84.12%)>荒地(74.93%)>火龍果地(25.90%)。10~25 cm土層土壤含水率增長率為花椒地(74.24%)>荒地(44.79%)>火龍果地(9.97%)>金銀花地(6.06%)。綜合來看,在暴雨條件下,4個樣地淺層土壤含水率對降雨的響應(yīng)時間無顯著差異,但花椒地、荒地、金銀花地淺層土壤含水率增長率大于火龍果地,說明花椒地、荒地、金銀花地淺層土壤水分受暴雨影響較大。2.6 降雨對植被淺層土壤水分的補給特征
圖4為降雨對不同植被淺層土壤水分的補給特征。從圖4可以看出,4種植被淺層土壤水分開始有效補給的平均滯后時間依次為荒地(0.3 h)、火龍果地(0.5 h)、花椒地(0.9 h)、金銀花地(3.0 h),金銀花地淺層土壤水分平均滯后時間最長且時間差異最大,表明其淺層土壤水分對降雨的響應(yīng)時間受降雨量級影響較大,而荒地、火龍果地濕潤鋒到達25cm土層的時間差異較小,淺層土壤水分對降雨的響應(yīng)時間受降雨量級影響較小。土壤水分有效補給速率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表示土壤水分在土壤剖面中運移的速度。本研究中平均土壤水分補給速率為火龍果地最大(11.56 mm/h),其次為花椒地(4.82 mm/h)、金銀花地(2.84 mm/h)、最后為荒地(2.27 mm/h),表明火龍果地土壤水分在垂直剖面中入滲最快,但也受降雨特征影響較大,而荒地入滲最慢,受降雨影響較小。此外,結(jié)合平均土壤水分補給效率(火龍果地、荒地、花椒地、金銀花地分別為64.87%、38.16%、31.94%、29.23%)可知,火龍果地淺層土壤能夠有效吸收利用大部分降雨,花椒地、金銀花地淺層土壤對降雨利用效率低。圖4 降雨對不同植被類型淺層土壤水分的補給特征比較
本文編號:3227972
【文章來源】:灌溉排水學(xué)報. 2020,39(03)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10 頁
【部分圖文】:
土壤含水率與降雨量
本次降雨過程中0~10 cm土層土壤含水率增長率為花椒地(179.66%)>金銀花地(84.12%)>荒地(74.93%)>火龍果地(25.90%)。10~25 cm土層土壤含水率增長率為花椒地(74.24%)>荒地(44.79%)>火龍果地(9.97%)>金銀花地(6.06%)。綜合來看,在暴雨條件下,4個樣地淺層土壤含水率對降雨的響應(yīng)時間無顯著差異,但花椒地、荒地、金銀花地淺層土壤含水率增長率大于火龍果地,說明花椒地、荒地、金銀花地淺層土壤水分受暴雨影響較大。2.6 降雨對植被淺層土壤水分的補給特征
圖4為降雨對不同植被淺層土壤水分的補給特征。從圖4可以看出,4種植被淺層土壤水分開始有效補給的平均滯后時間依次為荒地(0.3 h)、火龍果地(0.5 h)、花椒地(0.9 h)、金銀花地(3.0 h),金銀花地淺層土壤水分平均滯后時間最長且時間差異最大,表明其淺層土壤水分對降雨的響應(yīng)時間受降雨量級影響較大,而荒地、火龍果地濕潤鋒到達25cm土層的時間差異較小,淺層土壤水分對降雨的響應(yīng)時間受降雨量級影響較小。土壤水分有效補給速率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表示土壤水分在土壤剖面中運移的速度。本研究中平均土壤水分補給速率為火龍果地最大(11.56 mm/h),其次為花椒地(4.82 mm/h)、金銀花地(2.84 mm/h)、最后為荒地(2.27 mm/h),表明火龍果地土壤水分在垂直剖面中入滲最快,但也受降雨特征影響較大,而荒地入滲最慢,受降雨影響較小。此外,結(jié)合平均土壤水分補給效率(火龍果地、荒地、花椒地、金銀花地分別為64.87%、38.16%、31.94%、29.23%)可知,火龍果地淺層土壤能夠有效吸收利用大部分降雨,花椒地、金銀花地淺層土壤對降雨利用效率低。圖4 降雨對不同植被類型淺層土壤水分的補給特征比較
本文編號:322797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nykj/322797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