瀑布溝水庫干熱河谷消落帶土壤氮時空分布特征
發(fā)布時間:2021-06-10 00:35
以瀑布溝水庫消落帶土壤為研究對象,以海拔、土地利用與土地覆蓋(LULC)、地形與時間為影響因子,對消落帶0—40 cm土壤進行采樣。采樣時間分別為2017年4月25日、2017年7月5日和2018年4月25日,從時間上探討了消落帶雨熱同期的夏季與1年輪回對土壤全氮與堿解氮含量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1)消落帶全氮和堿解氮含量隨土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2)消落帶低海拔地區(qū)全氮和堿解氮含量高于高海拔地區(qū)。(3)消落帶全氮和堿解氮含量平均值大小為淤泥>草地>旱地>裸地。(4)消落帶全氮和堿解氮含量與地形因子LS值呈反比。(5)夏季采集的土壤樣本全氮與堿解氮含量顯著低于2次4月采集的樣本。從時間和空間上解釋瀑布溝消落帶土壤全氮與堿解氮含量的分布特征,為瀑布溝消落帶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治理提供科學的數(shù)據(jù)支撐。
【文章來源】:水土保持學報. 2020,34(02)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7 頁
【部分圖文】:
研究區(qū)地理位置
消落帶不同海拔意味著不同的庫水淹沒時間,海拔越低,淹沒時間越長。庫水周期性反復升降下,不同淹沒時間的土壤,理化性質(zhì)必然存在差異[7]。在實際選點中,沿著消落帶每確定1個采集土壤的區(qū)域,按790~820,820~850 m 2個海拔段各取1個點(圖2)。(2)土地利用與土地覆蓋(LULC)。
不同的土地利用類型直接影響土壤有機碳含量[8]。根據(jù)實地觀察,消落帶LULC類型分為淤泥、草地、旱地、裸地、裸巖和堡坎,其中裸巖和堡坎上面沒有覆蓋泥土,不用取樣(圖3)。(3)地形。
本文編號:3221650
【文章來源】:水土保持學報. 2020,34(02)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7 頁
【部分圖文】:
研究區(qū)地理位置
消落帶不同海拔意味著不同的庫水淹沒時間,海拔越低,淹沒時間越長。庫水周期性反復升降下,不同淹沒時間的土壤,理化性質(zhì)必然存在差異[7]。在實際選點中,沿著消落帶每確定1個采集土壤的區(qū)域,按790~820,820~850 m 2個海拔段各取1個點(圖2)。(2)土地利用與土地覆蓋(LULC)。
不同的土地利用類型直接影響土壤有機碳含量[8]。根據(jù)實地觀察,消落帶LULC類型分為淤泥、草地、旱地、裸地、裸巖和堡坎,其中裸巖和堡坎上面沒有覆蓋泥土,不用取樣(圖3)。(3)地形。
本文編號:322165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nykj/322165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