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坡長因子的東北黑土區(qū)土壤侵蝕計算方法優(yōu)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5-22 21:52
土壤侵蝕是全球性的主要環(huán)境問題之一。我國是世界上土壤侵蝕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東北黑土區(qū)土壤侵蝕日益威脅到我國的糧食安全。精確的土壤侵蝕預報是制定合理的水土保持措施的依據(jù)。坡長是影響土壤侵蝕的重要因子。東北黑土區(qū)地塊邊緣常有林帶、排水溝和道路等地物。這些地物可以截斷徑流和坡長,減小土壤侵蝕的坡長因子。本文將它們統(tǒng)稱為“地邊截水地物”。在使模型計算土壤侵蝕速率時,如果不考慮地邊截水地物,會高估坡長因子,進而高估土壤侵蝕量。然而,目前對這一問題還缺乏定量的認識。為此,本文選取了東北黑土區(qū)3個典型小流域(葦子溝1號、鶴北和大房身)作為研究區(qū),利用野外調查數(shù)據(jù)和DEM數(shù)據(jù),分析地邊截水地物對坡長因子(L)和土壤侵蝕速率(A)的影響,及橫坡地邊截水地物間距對坡長因子(L)的影響。本研究的主要結論:(1)地邊截水地物截斷坡長,使流域地形坡長和侵蝕坡長不同。葦子溝1號小流域地形坡長平均值較侵蝕坡長平均值高129.75%;鶴北小流域地形坡長平均值較侵蝕坡長平均值高70.16%;大房身小流域地形坡長平均值較侵蝕坡長平均值高34.22%。流域地勢起伏越小,截水地物分布越規(guī)則,地形坡長與侵蝕坡長差異越大,坡長...
【文章來源】:東北師范大學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6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義
1.2.1 理論價值
1.2.2 現(xiàn)實意義
1.3 國內外研究進展
1.3.1 國外研究進展
1.3.2 國內研究進展
1.4 研究目標和技術路線
1.4.1 研究目標
1.4.2 技術路線
2 研究區(qū)概況與研究方法
2.1 研究區(qū)概況
2.1.1 葦子溝1號小流域
2.1.2 鶴北小流域
2.1.3 大房身小流域
2.2 研究方法
2.2.1 地邊截水地物調查
2.2.2 坡長和坡長因子計算
2.2.3 土壤侵蝕速率計算
2.3 數(shù)據(jù)來源
3 地邊截水地物的特征
3.1 葦子溝1號小流域地邊截水地物分布
3.2 鶴北小流域地邊截水地物分布
3.3 大房身小流域地邊截水地物分布
4 地形坡長與侵蝕坡長差異
4.1 葦子溝1號小流域地形坡長(λ_D)與侵蝕坡長(λ)差異
4.1.1 地形坡長(λ_D)
4.1.2 侵蝕坡長(λ)
4.1.3 地形坡長(λ_D)與侵蝕坡長(λ)差異
4.2 鶴北小流域地形坡長(λ_D)與侵蝕坡長(λ)差異
4.2.1 地形坡長(λ_D)
4.2.2 侵蝕坡長(λ)
4.2.3 地形坡長(λ_D)與侵蝕坡長(λ)差異
4.3 大房身小流域地形坡長(λ_D)與侵蝕坡長(λ)差異
4.3.1 地形坡長(λ_D)
4.3.2 侵蝕坡長(λ)
4.3.3 地形坡長(λ_D)與侵蝕坡長(λ)差異
4.4 不同流域地形坡長(λ_D)與侵蝕坡長(λ)差異
5 地形坡長因子與侵蝕坡長因子差異
5.1 葦子溝1號小流域地形坡長因子(L_D)與侵蝕坡長因子(L)差異
5.1.1 地形坡長因子(L_D)
5.1.2 侵蝕坡長因子(L)
5.1.3 地形坡長因子(L_D)與侵蝕坡長因子(L)差異
5.2 鶴北小流域地形坡長因子(L_D)與侵蝕坡長因子(L)差異
5.2.1 地形坡長因子(L_D)
5.2.2 侵蝕坡長因子(L)
5.2.3 地形坡長因子(L_D)與侵蝕坡長因子(L)差異
5.3 大房身小流域地形坡長因(L_D)子與侵蝕坡長因子(L)差異
5.3.1 地形坡長因子(L_D)
5.3.2 侵蝕坡長因子(L)
5.3.3 地形坡長因子(L_D)與侵蝕坡長因子(L)差異
5.4 不同流域地形坡長因子(L_D)與侵蝕坡長因子(L)差異
6 地形坡長土壤侵蝕與侵蝕坡長土壤侵蝕差異
6.1 葦子溝1號小流域地形坡長土壤侵蝕速率(A_D)與侵蝕坡長土壤侵蝕速率(A)差異
6.1.1 地形坡長土壤侵蝕速率(A_D)
6.1.2 侵蝕坡長土壤侵蝕速率(A)
6.1.3 地形坡長土壤侵蝕速率(A_D)與侵蝕坡長土壤侵蝕速率(A)差異
6.2 鶴北小流域地形坡長土壤侵蝕速率(A_D)與侵蝕坡長土壤侵蝕速率(A)差異
6.2.1 地形坡長土壤侵蝕速率(A_D)
6.2.2 侵蝕坡長土壤侵蝕速率(A)
6.2.3 地形坡長土壤侵蝕速率(A_D)與侵蝕坡長土壤侵蝕速率(A)差異
6.3 大房身小流域地形坡長土壤侵蝕速率(A_D)與侵蝕坡長土壤侵蝕速率(A)差異
6.1.1 地形坡長土壤侵蝕速率(A_D)
6.1.2 侵蝕坡長土壤侵蝕速率(A)
6.1.3 地形坡長土壤侵蝕速率(A_D)與侵蝕坡長土壤侵蝕速率(A)差異
6.4 不同流域地形坡長土壤侵蝕速率(A_D)與侵蝕坡長土壤侵蝕速率(A)差異
7 坡度與橫坡地邊截水地物間距對土壤侵蝕的影響
8 結論與展望
8.1 研究結論
8.2 不足與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在學期間公開發(fā)表論文及著作情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DEM精度對土壤侵蝕評價的影響[J]. 顧治家,李驁. 信陽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0(03)
[2]地形因子計算方法對土壤侵蝕評價的影響[J]. 梁曉珍,符素華,丁琳. 水土保持學報. 2019(06)
[3]基于小區(qū)實測數(shù)據(jù)的不同類型土壤可蝕性因子計算[J]. 楊欣,郭乾坤,王愛娟,劉寶元,張蒙娜,常琪琪. 水土保持通報. 2019(04)
[4]坡度截斷對分布式土壤侵蝕學坡長提取的影響[J]. 張宏鳴,王猛,楊勤科,晉蓓,王美麗,李銳. 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 2018(11)
[5]區(qū)域溝蝕野外調查方法——以東北地區(qū)為例[J]. 劉寶元,劉剛,王大安,伍永秋,段興武,李建偉,沈波,孟令欽,高燕. 中國水土保持科學. 2018(04)
[6]溝道截斷對分布式土壤侵蝕學坡長提取的影響[J]. 張宏鳴,楊勤科,王猛,晉蓓,王雷,李銳. 水利學報. 2017(05)
[7]坡長坡度因子計算工具[J]. 符素華,劉寶元,周貴云,孫中軒,朱小立. 中國水土保持科學. 2015(05)
[8]中國水力侵蝕抽樣調查[J]. 劉寶元,郭索彥,李智廣,謝云,張科利,劉憲春. 中國水土保持. 2013(10)
[9]流域分布式侵蝕學坡長的估算方法研究[J]. 張宏鳴,楊勤科,李銳,劉晴蕊. 水利學報. 2012(04)
[10]ArcGIS環(huán)境下DEM的坡長計算與誤差分析[J]. 晉蓓,劉學軍,甄艷,李灝書. 地球信息科學學報. 2010(05)
博士論文
[1]流域分布式土壤侵蝕學坡長提取與分析[D]. 張宏鳴.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012
碩士論文
[1]基于DEM的黃土高原坡長的自動提取和分析[D]. 李俊.西北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201722
【文章來源】:東北師范大學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6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義
1.2.1 理論價值
1.2.2 現(xiàn)實意義
1.3 國內外研究進展
1.3.1 國外研究進展
1.3.2 國內研究進展
1.4 研究目標和技術路線
1.4.1 研究目標
1.4.2 技術路線
2 研究區(qū)概況與研究方法
2.1 研究區(qū)概況
2.1.1 葦子溝1號小流域
2.1.2 鶴北小流域
2.1.3 大房身小流域
2.2 研究方法
2.2.1 地邊截水地物調查
2.2.2 坡長和坡長因子計算
2.2.3 土壤侵蝕速率計算
2.3 數(shù)據(jù)來源
3 地邊截水地物的特征
3.1 葦子溝1號小流域地邊截水地物分布
3.2 鶴北小流域地邊截水地物分布
3.3 大房身小流域地邊截水地物分布
4 地形坡長與侵蝕坡長差異
4.1 葦子溝1號小流域地形坡長(λ_D)與侵蝕坡長(λ)差異
4.1.1 地形坡長(λ_D)
4.1.2 侵蝕坡長(λ)
4.1.3 地形坡長(λ_D)與侵蝕坡長(λ)差異
4.2 鶴北小流域地形坡長(λ_D)與侵蝕坡長(λ)差異
4.2.1 地形坡長(λ_D)
4.2.2 侵蝕坡長(λ)
4.2.3 地形坡長(λ_D)與侵蝕坡長(λ)差異
4.3 大房身小流域地形坡長(λ_D)與侵蝕坡長(λ)差異
4.3.1 地形坡長(λ_D)
4.3.2 侵蝕坡長(λ)
4.3.3 地形坡長(λ_D)與侵蝕坡長(λ)差異
4.4 不同流域地形坡長(λ_D)與侵蝕坡長(λ)差異
5 地形坡長因子與侵蝕坡長因子差異
5.1 葦子溝1號小流域地形坡長因子(L_D)與侵蝕坡長因子(L)差異
5.1.1 地形坡長因子(L_D)
5.1.2 侵蝕坡長因子(L)
5.1.3 地形坡長因子(L_D)與侵蝕坡長因子(L)差異
5.2 鶴北小流域地形坡長因子(L_D)與侵蝕坡長因子(L)差異
5.2.1 地形坡長因子(L_D)
5.2.2 侵蝕坡長因子(L)
5.2.3 地形坡長因子(L_D)與侵蝕坡長因子(L)差異
5.3 大房身小流域地形坡長因(L_D)子與侵蝕坡長因子(L)差異
5.3.1 地形坡長因子(L_D)
5.3.2 侵蝕坡長因子(L)
5.3.3 地形坡長因子(L_D)與侵蝕坡長因子(L)差異
5.4 不同流域地形坡長因子(L_D)與侵蝕坡長因子(L)差異
6 地形坡長土壤侵蝕與侵蝕坡長土壤侵蝕差異
6.1 葦子溝1號小流域地形坡長土壤侵蝕速率(A_D)與侵蝕坡長土壤侵蝕速率(A)差異
6.1.1 地形坡長土壤侵蝕速率(A_D)
6.1.2 侵蝕坡長土壤侵蝕速率(A)
6.1.3 地形坡長土壤侵蝕速率(A_D)與侵蝕坡長土壤侵蝕速率(A)差異
6.2 鶴北小流域地形坡長土壤侵蝕速率(A_D)與侵蝕坡長土壤侵蝕速率(A)差異
6.2.1 地形坡長土壤侵蝕速率(A_D)
6.2.2 侵蝕坡長土壤侵蝕速率(A)
6.2.3 地形坡長土壤侵蝕速率(A_D)與侵蝕坡長土壤侵蝕速率(A)差異
6.3 大房身小流域地形坡長土壤侵蝕速率(A_D)與侵蝕坡長土壤侵蝕速率(A)差異
6.1.1 地形坡長土壤侵蝕速率(A_D)
6.1.2 侵蝕坡長土壤侵蝕速率(A)
6.1.3 地形坡長土壤侵蝕速率(A_D)與侵蝕坡長土壤侵蝕速率(A)差異
6.4 不同流域地形坡長土壤侵蝕速率(A_D)與侵蝕坡長土壤侵蝕速率(A)差異
7 坡度與橫坡地邊截水地物間距對土壤侵蝕的影響
8 結論與展望
8.1 研究結論
8.2 不足與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在學期間公開發(fā)表論文及著作情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DEM精度對土壤侵蝕評價的影響[J]. 顧治家,李驁. 信陽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0(03)
[2]地形因子計算方法對土壤侵蝕評價的影響[J]. 梁曉珍,符素華,丁琳. 水土保持學報. 2019(06)
[3]基于小區(qū)實測數(shù)據(jù)的不同類型土壤可蝕性因子計算[J]. 楊欣,郭乾坤,王愛娟,劉寶元,張蒙娜,常琪琪. 水土保持通報. 2019(04)
[4]坡度截斷對分布式土壤侵蝕學坡長提取的影響[J]. 張宏鳴,王猛,楊勤科,晉蓓,王美麗,李銳. 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 2018(11)
[5]區(qū)域溝蝕野外調查方法——以東北地區(qū)為例[J]. 劉寶元,劉剛,王大安,伍永秋,段興武,李建偉,沈波,孟令欽,高燕. 中國水土保持科學. 2018(04)
[6]溝道截斷對分布式土壤侵蝕學坡長提取的影響[J]. 張宏鳴,楊勤科,王猛,晉蓓,王雷,李銳. 水利學報. 2017(05)
[7]坡長坡度因子計算工具[J]. 符素華,劉寶元,周貴云,孫中軒,朱小立. 中國水土保持科學. 2015(05)
[8]中國水力侵蝕抽樣調查[J]. 劉寶元,郭索彥,李智廣,謝云,張科利,劉憲春. 中國水土保持. 2013(10)
[9]流域分布式侵蝕學坡長的估算方法研究[J]. 張宏鳴,楊勤科,李銳,劉晴蕊. 水利學報. 2012(04)
[10]ArcGIS環(huán)境下DEM的坡長計算與誤差分析[J]. 晉蓓,劉學軍,甄艷,李灝書. 地球信息科學學報. 2010(05)
博士論文
[1]流域分布式土壤侵蝕學坡長提取與分析[D]. 張宏鳴.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012
碩士論文
[1]基于DEM的黃土高原坡長的自動提取和分析[D]. 李俊.西北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20172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nykj/320172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