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華東典型灘涂圍墾區(qū)土壤理化性質短時間尺度演變特征

發(fā)布時間:2017-04-19 16:14

  本文關鍵詞:華東典型灘涂圍墾區(qū)土壤理化性質短時間尺度演變特征,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灘涂圍墾是我國東部地區(qū)緩解人地矛盾的重要措施之一。灘涂圍墾后土壤理化性質發(fā)生快速的變化,揭示其在短時間尺度上的演變規(guī)律可為土壤資源的可持續(xù)利用提供科學依據(jù)。本文以浙江省慈溪市東部灘涂圍墾區(qū)為研究對象,根據(jù)歷史資料和遙感解譯的結果,將研究區(qū)劃分為6個不同年限圍墾區(qū)。采用網(wǎng)格法共采集表層土壤和沉積物樣品276個(其中沉積物20個),剖面樣點10個(其中沉積物2個),測定樣品主要理化性質,以揭示圍墾后土壤主要理化性質在短時間尺度上的變化規(guī)律及其主要影響因素。得到以下主要研究結論:(1)灘涂圍墾初期,表層土壤粘粒含量顯著下降,由沉積物中的28.8%下降至16.1%,土壤質地變粗。圍墾區(qū)表層土壤粉砂粒含量隨圍墾時間呈上升趨勢,砂粒含量呈下降趨勢,土壤質地變細。與新圍墾區(qū)相比,圍墾23年以上的表層土壤粉砂粒含量顯著增加,由45.1%上升至53.3%,砂粒含量顯著由38.7%下降至32.5%。(2)灘涂圍墾后,鹽分含量急劇下降。圍墾1-11年,鹽分含量降低70.7%,降至5.02 g kg-1。圍墾區(qū)土壤鹽分含量隨圍墾時間緩慢下降,到圍墾超過43年時鹽分含量降至2.56 g kg-1,,仍大于1 g kg-1這一鹽化土壤的下限值。表層土壤鹽分含量的空間分布主要受圍墾年限長短的影響,局部區(qū)域受土地利用方式的影響。(3)灘涂圍墾初期,pH值由8.36上升至8.74。圍墾區(qū)土壤pH隨圍墾年限增加呈線性下降,圍墾超過10年的土壤pH已降至8.5以下。同一年限圍墾區(qū)內土地利用方式對土壤pH的影響不顯著。(4)灘涂沉積物的來源可能與長江有著密切的關系。灘涂圍墾初期,常量元素(除Na2O和CaO)含量變化顯著。圍墾區(qū)土壤常量元素含量隨圍墾年限的增加變化不顯著。(5)灘涂圍墾后,土壤有機質和全氮含量先下降后上升。有機質含量由12.4g k-1下降到8.8 g kg-1,降低了近30%。圍墾30年后有機質含量上升至15.0 g kg-1左右并保持相對穩(wěn)定。全磷含量隨著圍墾年限的增加持續(xù)增加,由新圍墾區(qū)的0.68 g kg-1上升至圍墾超過43年時的1.14 g kg-1。同一年限圍墾區(qū)土地利用方式對有機質、全磷含量的影響不顯著。圍墾區(qū)土壤有機質、全氮和全磷含量表層富集現(xiàn)象顯著。(6)灘涂圍墾初期,重金屬元素含量顯著下降。圍墾區(qū)土壤重金屬元素含量均有隨著圍墾年限的增加而累積的趨勢,但均不超過《國家土壤環(huán)境質量》(GB15618-1995)二級標準。圍墾區(qū)土壤重金屬含量均有表層富集現(xiàn)象,其中Cd和Hg含量表層富集顯著。(7)灘涂圍墾后土壤理化性質的短時間尺度變化主要受粒度效應、外界物質輸入、生物富集、脫鹽作用的影響。粒度效應對Cu、Zn、Pb、Cr、As等元素的影響較大,有機質對Cd和Hg富集的影響較大。
【關鍵詞】:灘涂 圍墾年限 理化性質 演變 短時間尺度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S153
【目錄】: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第一章 緒論12-20
  • 1.1 研究背景與意義12-13
  • 1.2 文獻綜述13-19
  • 1.2.1 圍墾后土壤性質的演變13-17
  • 1.2.2 土地利用方式對圍墾土壤理化性質的影響17-19
  • 1.3 研究內容19-20
  • 第二章 研究區(qū)域與方法20-25
  • 2.1 研究區(qū)概況20-22
  • 2.1.1 研究區(qū)范圍20
  • 2.1.2 自然地理概況20-21
  • 2.1.3 慈溪灘涂圍墾的歷史21
  • 2.1.4 土壤類型及其分布21
  • 2.1.5 研究區(qū)分區(qū)21-22
  • 2.2 樣品采集與處理22-23
  • 2.3 實驗分析23-24
  • 2.4 數(shù)據(jù)分析24-25
  • 第三章 典型灘涂圍墾區(qū)地球化學統(tǒng)計特征25-38
  • 3.1 土壤及沉積物的基本理化性質25-31
  • 3.1.1 粒度25-26
  • 3.1.2 鹽分26-28
  • 3.1.3 pH28-29
  • 3.1.4 有機質、全氮和全磷29-31
  • 3.2 土壤及沉積物地球化學特征參數(shù)統(tǒng)計31-36
  • 3.2.1 常量元素31-33
  • 3.2.2 重金屬元素33-35
  • 3.2.3 常量元素和重金屬元素的富集特征35-36
  • 3.3 本章小結36-38
  • 第四章 典型灘涂圍墾區(qū)土壤質量演變38-60
  • 4.1 不同年限圍墾區(qū)土壤理化性質的演變與空間分布特征38-49
  • 4.1.1 粒度38-41
  • 4.1.2 鹽分41-44
  • 4.1.3 pH44-46
  • 4.1.4 有機質、全氮和全磷46-49
  • 4.2 圍墾后土壤常量元素和重金屬元素含量的變化49-53
  • 4.2.1 常量元素49-50
  • 4.2.2 重金屬元素50-53
  • 4.3 圍墾區(qū)土壤性質演變的影響因素53-58
  • 4.3.1 相關性分析53-55
  • 4.3.2 因子分析55-58
  • 4.4 本章小結58-60
  • 第五章 結論60-61
  • 參考文獻61-67
  • 致謝67-68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琪琪;濮勵杰;朱明;李建國;張o

本文編號:31665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nykj/31665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77397***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