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瑞金土壤硒、鋅元素地球化學特征及土地資源區(qū)劃
發(fā)布時間:2021-04-28 22:29
論文選擇了“紅色故都”瑞金市地區(qū),覆蓋網(wǎng)格化的采集了表層土壤樣品和農作物及其對應的根系土。利用地球化學調查數(shù)據(jù)和地質信息,研究了鋅、硒、氮、磷、鉀以及pH值在土壤中的空間分布特征。使用元素統(tǒng)計法、相關性分析、元素預測模型探討了表層土壤中Se和Zn的活動性影響因素。劃分土壤污染等級,按照土地利用類型以及土壤富硒或富鋅程度等分別劃分綠色富硒或富鋅農田。土壤樣品Se的平均含量為0.26mg/kg,其中有24.29%的樣品達到富硒土壤標準。通過對Se和Zn的相關性分析,探討了Se和Zn的活動性的影響因素,Se含量與pH負相關,與有機質占比正相關。對Se的生物有效性的影響因素進行相關分析,發(fā)現(xiàn)瑞金當?shù)靥厣?jīng)濟作物蓮子、楊梅和茶葉,可食用部分富硒率高。農作物Se含量與根系土的Se含量成正比,農作物中Se和Zn的富集系數(shù)都隨著土壤pH值升高而降低。對比研究區(qū)土壤與農作物發(fā)現(xiàn),研究區(qū)出現(xiàn)土壤不富硒而農作物富硒的情況,研究蓮子及根系土Se富集情況,認為瑞金地區(qū)富硒蓮子土壤的評價標準可以降低到0.3mg/kg。并建立農作物蓮子Se的生物有效性模型:lg(SeLotus)=0.036×...
【文章來源】: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8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選題背景及研究意義
1.2 研究現(xiàn)狀
1.2.1 土壤硒和鋅
1.2.2 土壤中硒和鋅的影響因素
1.3 研究內容和技術路線
1.4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區(qū)域概況
2.1 自然地理和交通位置概況
2.2 區(qū)域地質概況
第3章 工作方法與數(shù)據(jù)測試方法
3.1 野外工作方法
3.1.1 野外采點的布置
3.1.2 采樣方法
3.2 數(shù)據(jù)測試方法
3.2.1 測試指標
3.2.2 樣品的分析測試
第4章 瑞金地區(qū)土壤硒、鋅地球化學特征
4.1 土壤元素地球化學特征
4.1.1 土壤元素的含量特征
4.1.2 空間分布特征
4.2 土壤Se元素特征
4.2.1 相關性分析
4.2.2 因子分析
4.3 土壤Zn元素特征
4.3.1 相關性分析
4.3.2 因子分析
4.4 表層土壤鋅的活動性預測模型建立與預測
第5章 土壤Se和Zn的生物有效性及影響因素
5.1 農作物Se和 Zn含量特征
5.2 農作物富集Zn、Se生物有效性及pH值的影響
5.2.1 土壤鋅和硒的生物有效性
5.2.2 土壤pH值和有機質
5.2.3 預測模型建立與驗證
5.3 富硒富鋅土地劃分研究
第6章 地質背景對土壤Se、Zn元素的影響及富鋅富硒土地資源劃分
6.1 利用隨機森林對土壤硒和鋅的主要控制因素篩選
6.1.1 土壤因子提取
6.1.2 隨機森林模型分析
6.2 地層對土壤Se、Zn元素的影響
6.3 土壤類型以及土地利用類型對硒與鋅活動性影響
6.4 富硒富鋅土地資源劃分
6.4.1 土壤污染情況
6.4.2 瑞金地區(qū)土壤富硒富鋅地基劃分
第7章 結論
致謝
參考文獻
附錄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福建省壽寧縣富硒土壤地球化學特征[J]. 吳俊. 物探與化探. 2018(02)
[2]土壤硒含量影響因素及富硒土地資源區(qū)劃研究——以湖北恩施沙地為例[J]. 曾慶良,余濤,王銳. 現(xiàn)代地質. 2018(01)
[3]我國主要農耕區(qū)土壤硒含量分布特征、來源及影響因素[J]. 王銳,余濤,曾慶良,楊忠芳. 生物技術進展. 2017(05)
[4]土壤中硒的形態(tài)轉化及其對有效性的影響研究進展[J]. 梁東麗,彭琴,崔澤瑋,王丹,李哲,黃杰,QUANG Toan Dinh. 生物技術進展. 2017(05)
[5]硒在土壤中拮抗重金屬的研究進展[J]. 曾宇斌. 廣州化工. 2017(08)
[6]濟寧南部區(qū)域耕作層土壤地球化學特征及其成因分析[J]. 趙慶令,李清彩. 地球與環(huán)境. 2016(01)
[7]南四湖區(qū)農田土壤有機質和微量元素空間分布特征及影響因素[J]. 武婕,李玉環(huán),李增兵,方正,鐘豫. 生態(tài)學報. 2014(06)
[8]浙中典型富硒土壤區(qū)土壤硒含量的影響因素探討[J]. 黃春雷,宋明義,魏迎春. 環(huán)境科學. 2013(11)
[9]沙雅綠洲土壤有效態(tài)Cu、Zn、Fe、Mn含量的分布特征及影響因素分析[J]. 王丹丹,趙成義,程猛,王新軍. 新疆農業(yè)大學學報. 2013(01)
[10]海南島農田土壤Se的地球化學特征[J]. 楊忠芳,余濤,侯青葉,楊奕,傅楊榮,趙相雷. 現(xiàn)代地質. 2012(05)
博士論文
[1]土壤-牧草系統(tǒng)氮鋅復合效應及其機理研究[D]. 何忠俊.中國農業(yè)科學院 2002
碩士論文
[1]幾種地帶性土壤有機質組成與結構穩(wěn)定性的關系[D]. 王迪.華中農業(yè)大學 2017
[2]湘中下寒武統(tǒng)黑色頁巖風化的地球化學特征[D]. 吳蓓娟.湖南師范大學 2016
[3]氮鋅配施對冬小麥鋅吸收利用及產量的影響[D]. 楊帆.河南農業(yè)大學 2013
本文編號:3166286
【文章來源】: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8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選題背景及研究意義
1.2 研究現(xiàn)狀
1.2.1 土壤硒和鋅
1.2.2 土壤中硒和鋅的影響因素
1.3 研究內容和技術路線
1.4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區(qū)域概況
2.1 自然地理和交通位置概況
2.2 區(qū)域地質概況
第3章 工作方法與數(shù)據(jù)測試方法
3.1 野外工作方法
3.1.1 野外采點的布置
3.1.2 采樣方法
3.2 數(shù)據(jù)測試方法
3.2.1 測試指標
3.2.2 樣品的分析測試
第4章 瑞金地區(qū)土壤硒、鋅地球化學特征
4.1 土壤元素地球化學特征
4.1.1 土壤元素的含量特征
4.1.2 空間分布特征
4.2 土壤Se元素特征
4.2.1 相關性分析
4.2.2 因子分析
4.3 土壤Zn元素特征
4.3.1 相關性分析
4.3.2 因子分析
4.4 表層土壤鋅的活動性預測模型建立與預測
第5章 土壤Se和Zn的生物有效性及影響因素
5.1 農作物Se和 Zn含量特征
5.2 農作物富集Zn、Se生物有效性及pH值的影響
5.2.1 土壤鋅和硒的生物有效性
5.2.2 土壤pH值和有機質
5.2.3 預測模型建立與驗證
5.3 富硒富鋅土地劃分研究
第6章 地質背景對土壤Se、Zn元素的影響及富鋅富硒土地資源劃分
6.1 利用隨機森林對土壤硒和鋅的主要控制因素篩選
6.1.1 土壤因子提取
6.1.2 隨機森林模型分析
6.2 地層對土壤Se、Zn元素的影響
6.3 土壤類型以及土地利用類型對硒與鋅活動性影響
6.4 富硒富鋅土地資源劃分
6.4.1 土壤污染情況
6.4.2 瑞金地區(qū)土壤富硒富鋅地基劃分
第7章 結論
致謝
參考文獻
附錄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福建省壽寧縣富硒土壤地球化學特征[J]. 吳俊. 物探與化探. 2018(02)
[2]土壤硒含量影響因素及富硒土地資源區(qū)劃研究——以湖北恩施沙地為例[J]. 曾慶良,余濤,王銳. 現(xiàn)代地質. 2018(01)
[3]我國主要農耕區(qū)土壤硒含量分布特征、來源及影響因素[J]. 王銳,余濤,曾慶良,楊忠芳. 生物技術進展. 2017(05)
[4]土壤中硒的形態(tài)轉化及其對有效性的影響研究進展[J]. 梁東麗,彭琴,崔澤瑋,王丹,李哲,黃杰,QUANG Toan Dinh. 生物技術進展. 2017(05)
[5]硒在土壤中拮抗重金屬的研究進展[J]. 曾宇斌. 廣州化工. 2017(08)
[6]濟寧南部區(qū)域耕作層土壤地球化學特征及其成因分析[J]. 趙慶令,李清彩. 地球與環(huán)境. 2016(01)
[7]南四湖區(qū)農田土壤有機質和微量元素空間分布特征及影響因素[J]. 武婕,李玉環(huán),李增兵,方正,鐘豫. 生態(tài)學報. 2014(06)
[8]浙中典型富硒土壤區(qū)土壤硒含量的影響因素探討[J]. 黃春雷,宋明義,魏迎春. 環(huán)境科學. 2013(11)
[9]沙雅綠洲土壤有效態(tài)Cu、Zn、Fe、Mn含量的分布特征及影響因素分析[J]. 王丹丹,趙成義,程猛,王新軍. 新疆農業(yè)大學學報. 2013(01)
[10]海南島農田土壤Se的地球化學特征[J]. 楊忠芳,余濤,侯青葉,楊奕,傅楊榮,趙相雷. 現(xiàn)代地質. 2012(05)
博士論文
[1]土壤-牧草系統(tǒng)氮鋅復合效應及其機理研究[D]. 何忠俊.中國農業(yè)科學院 2002
碩士論文
[1]幾種地帶性土壤有機質組成與結構穩(wěn)定性的關系[D]. 王迪.華中農業(yè)大學 2017
[2]湘中下寒武統(tǒng)黑色頁巖風化的地球化學特征[D]. 吳蓓娟.湖南師范大學 2016
[3]氮鋅配施對冬小麥鋅吸收利用及產量的影響[D]. 楊帆.河南農業(yè)大學 2013
本文編號:316628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nykj/316628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