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稻麥輪作系統(tǒng)下硫脲銨的施用效果及氨揮發(fā)損失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4-17 20:00

  本文關鍵詞:稻麥輪作系統(tǒng)下硫脲銨的施用效果及氨揮發(fā)損失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新型氮肥因在降低氮素損失、提高作物產量和氮肥利用率等方面的特點被廣泛應用于作物氮高效利用的研究。硫脲銨是一種新開發(fā)的氮肥品種,由工業(yè)副產品硫酸銨和應用最廣泛的尿素合成,具有成本低、環(huán)保等特點,在提高作物產量和氮肥利用率上具有較大的潛力,因此展開硫脲錢對環(huán)境影響和生態(tài)效益在稻田施用中的深入評價十分必要。本研究通過大田田試驗以尿素和硫酸銨為對照,展開了稻麥輪作體系下硫脲銨的施用效果、土壤氮素變化、氮肥利用率和氨揮發(fā)特征等研究。本試驗于2013-2015年在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常熟試驗站進行,共設置不施氮肥、尿素、硫酸銨和硫脲銨四個處理,水稻季和小麥季的用氮量分別為240 kg/hm~2和168 kg/hm~2。主要研究結果如下:1、在三種氮肥之間,硫脲銨處理的水稻產量最高,分別比尿素和硫酸銨處理增產236 kg/hm~2和341 kg/hm~2。與尿素和硫酸銨相比,硫脲銨在作物生育期能增加地上部生物量。在水稻季時,三種氮肥之間,硫脲銨處理的水稻籽粒和地上部吸氮量均最高,其中籽粒吸氮量分別比尿素和硫酸銨增加6.94 kg/hm~2和10.77 kg/hm~2,地上部吸氮量比尿素和硫酸銨提高16.91 kg/hm~2和27.45 kg/hm~2。與尿素和硫酸銨處理相比,硫脲銨處理的氮肥利用率分別提高了7.05%和11.44%;在農學效率和偏生產力上,比尿素和硫酸銨分別提高了0.98 kg/kg和1.42 kg/kg。在小麥季時,硫脲銨處理的總吸氮量比尿素和硫酸銨分別低17.05 kg/hm~2和33.19 kg/hm~2;氮肥利用率比尿素和硫酸銨分別低10.15%和19.76%;硫脲銨的偏生產力和農學效率分別比尿素和硫酸銨降低1.79 kg/kg和3.14 kg/kg。可見與尿素和硫酸銨相比,硫脲銨提高了水稻的產量、氮肥利用率、農學效率和偏生產力,其中水稻季的硫脲銨氮肥利用率在42%左右,說明硫脲銨在水稻上具有較大的優(yōu)勢。2、與尿素和硫酸銨處理相比,硫脲銨提高了水稻季土壤銨態(tài)氮和硝態(tài)氮的含量。在水稻不同生育期,硫脲銨在0-20 cm土層的土壤銨態(tài)氮分別比尿素和硫酸銨提高1.13 mg/kg和2.46 mg/kg,其在20-40 cm土層的土壤銨態(tài)氮分別比尿素和硫酸銨提高1.20 mg/kg和1.26 mg/kg;三種氮肥處理間,土壤硝態(tài)氮含量沒有顯著差異;2015年水稻季不同處理土壤表層硝態(tài)氮和銨態(tài)氮含量差異不顯著,但均以硫脲銨處理含量最高。在小麥季不同生育期,硫酸銨處理的土壤硝態(tài)氮和銨態(tài)氮含量均顯著高于尿素和硫脲銨處理,尿素與硫脲銨處理之間差異不顯著?傮w上,土壤中銨態(tài)氮和硝態(tài)氮均主要集中在0-20 cm土層,且隨土層深度增加而降低,錢態(tài)氮的變化幅度大于硝態(tài)氮。水稻和小麥收獲時,土壤硝態(tài)氮含量大于銨態(tài)氮含量。水稻季土壤硝態(tài)氮和銨態(tài)氮含量均以硫脲銨處理最高,小麥季土壤硝態(tài)氮和銨態(tài)氮含量則以硫酸銨處理最高。作物收獲時銨態(tài)氮和硝態(tài)氮在各土層處理之間差異均不顯著。3、水稻季的氨揮發(fā)總量和損失率均遠高于小麥季。在水稻季,硫脲銨處理的氨揮發(fā)主要發(fā)生在施肥后5-7天內。2013年硫脲銨的損失量顯著小于尿素和硫酸銨,揮發(fā)率分別降低了5.39%和13.79%;2014年和2015年的各氮肥品種間差異不顯著。硫脲銨的氨揮發(fā)量在不同時期表現(xiàn)為:在分蘗肥和穗肥期均低于尿素和硫酸銨;在基肥期低于硫酸銨,但與尿素無差異。硫脲銨施入稻田后可降低田面水銨態(tài)氮、pH和尿素濃度,有利于減少氨揮發(fā)損失。在小麥季,硫脲銨氨揮發(fā)主要發(fā)生在施肥后7-10天內,揮發(fā)量較低,且主要發(fā)生在基肥期。硫酸銨的氨揮發(fā)總量顯著低于尿素和硫脲銨,硫脲銨與尿素處理無顯著差異。因此,硫脲銨的氨揮發(fā)損失在水稻季低于尿素和硫酸銨,在小麥季高于硫酸銨,與尿素無顯著差異。本研究結果表明,硫脲銨對水稻和小麥有增產效果,尤其是水稻,且成本比尿素更低,在水稻季其吸氮量和氮肥利用率都顯著高于尿素和硫酸銨。因此,在保證水稻產量的情況下,綜合經濟和環(huán)境效益,太湖流域選擇硫脲銨替代尿素作為氮肥,可降低施氮成本、減少氨揮發(fā)損失,提高氮肥利用率。
【關鍵詞】:硫脲銨 稻麥輪作 產量 土壤氮素 氮肥利用率 氨揮發(fā)
【學位授予單位】:四川農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S143
【目錄】:
  • 摘要5-7
  • Abstract7-12
  • 第一章 緒論12-21
  • 1.1 立題背景及意義13
  • 1.2 文獻綜述13-19
  • 1.2.1 我國氮肥施用現(xiàn)狀概況13-14
  • 1.2.2 新型氮肥的研究概況14-16
  • 1.2.3 化學氮肥利用率的研究進展16-17
  • 1.2.4 化學氮肥氨揮發(fā)損失的研究進展17-19
  • 1.3 研究目標、內容及技術路線19-21
  • 1.3.1 研究目標19
  • 1.3.2 研究內容19
  • 1.3.3 技術路線19-21
  • 第二章 材料與方法21-25
  • 2.1 試驗區(qū)概況21
  • 2.2 供試材料21
  • 2.3 試驗設計21-22
  • 2.4 樣品采集與分析22-24
  • 2.4.1 植株樣采集與分析22-23
  • 2.4.2 土樣采集與分析23
  • 2.4.3 氨揮發(fā)采集與分析23-24
  • 2.4.4 田面水采集與分析24
  • 2.5 數(shù)據(jù)處理與分析24-25
  • 第三章 硫脲銨對水稻和小麥生長及產量的影響25-30
  • 3.1 不同處理對水稻和小麥生育期生物量的影響25-27
  • 3.1.1 水稻季25-26
  • 3.1.2 小麥季26-27
  • 3.2 不同處理對水稻和小麥產量及其構成因素的影響27-29
  • 3.2.1 水稻季27-28
  • 3.2.2 小麥季28-29
  • 3.3 結論與討論29-30
  • 第四章 硫脲銨對水稻和小麥土壤氮素的影響30-37
  • 4.1 不同處理對水稻和小麥生育期土壤硝態(tài)氮的影響30-32
  • 4.1.1 水稻季30-31
  • 4.1.2 小麥季31-32
  • 4.2 不同處理對水稻和小麥生育期土壤銨態(tài)氮的影響32-34
  • 4.2.1 水稻季32-33
  • 4.2.2 小麥季33-34
  • 4.3 不同處理對水稻和小麥收獲時土壤硝態(tài)氮的影響34-35
  • 4.4 不同處理對水稻和小麥收獲時土壤銨態(tài)氮的影響35
  • 4.5 結論與討論35-37
  • 第五章 硫脲錢對水稻和小麥氮肥利用效率的影響37-40
  • 5.1 不同處理對水稻氮肥利用率、農學效率及偏生產力的影響37-38
  • 5.2 不同處理對小麥氮肥利用率、農學效率及偏生產力的影響38
  • 5.3 結論與討論38-40
  • 第六章 硫脲銨對水稻和小麥氨揮發(fā)損失的影響40-53
  • 6.1 不同處理對水稻和小麥氨揮發(fā)動態(tài)變化的影響40-43
  • 6.1.1 水稻季40-42
  • 6.1.2 小麥季42-43
  • 6.2 不同處理對氨揮發(fā)相關影響因素的影響43-49
  • 6.2.1 田面水NH_4~+-N濃度43-45
  • 6.2.2 田面水尿素濃度45-46
  • 6.2.3 田面水pH46-47
  • 6.2.4 田面水TN濃度47-49
  • 6.3 不同種類氮肥在不同施肥時期的氨揮發(fā)損失量與損失率49-51
  • 6.3.1 水稻季49-50
  • 6.3.2 小麥季50-51
  • 6.4 結論與討論51-53
  • 第七章 全文主要結論53-55
  • 參考文獻55-66
  • 致謝66-67
  •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目錄67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月芽;張根福;;1950年代以來太湖流域水環(huán)境變遷與驅動因素[J];經濟地理;2014年11期

2 張雯;何緒生;耿增超;殷笑寒;王秋銘;孫怡萍;;新型生物炭基氮肥對土壤-冬小麥系統(tǒng)氮素累積及相關生物活性的影響[J];農業(yè)環(huán)境科學學報;2014年07期

3 曲均峰;;不同控氮比摻混肥在水稻上的應用效果[J];中國農學通報;2014年12期

4 高懋芳;邱建軍;劉三超;劉宏斌;王立剛;逄煥成;;基于文獻計量的農業(yè)面源污染研究發(fā)展態(tài)勢分析[J];中國農業(yè)科學;2014年06期

5 朱艷萍;;脲胺氮肥在水稻上應用試驗總結[J];北方水稻;2014年02期

6 何飛飛;梁云姍;榮湘民;劉強;;培養(yǎng)條件下生物炭對紅壤菜地土氨揮發(fā)和土壤性質的影響[J];云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年02期

7 胡安永;孫星;劉勤;張亞楠;王書偉;王德建;曹志洪;;太湖地區(qū)不同輪作方式對稻田氨揮發(fā)和水稻產量的影響[J];水土保持學報;2013年06期

8 張文學;孫剛;何萍;梁國慶;王秀斌;劉光榮;周衛(wèi);;脲酶抑制劑與硝化抑制劑對稻田氨揮發(fā)的影響[J];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報;2013年06期

9 謝真越;卓慕寧;李定強;廖義善;韋高玲;;不同施肥水平下菜地徑流氮磷流失特征[J];生態(tài)環(huán)境學報;2013年08期

10 汪家銘;;新型肥料研制開發(fā)與應用進展[J];氮肥技術;2013年03期


  本文關鍵詞:稻麥輪作系統(tǒng)下硫脲銨的施用效果及氨揮發(fā)損失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1417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nykj/31417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9f0e9***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