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蒿內(nèi)酯對朱砂葉螨生殖力及卵黃原蛋白Tcvg5、Tcvg6基因表達的影響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4-13 13:57
朱砂葉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屬于節(jié)肢動物門(Arthropoda),蛛形綱(Arachnida),真螨目(Acariformes),葉螨科(Tetranychidae),是一種世界性害螨,其寄主范圍廣泛,包括棉花、玉米、豆類、瓜、芝麻、紅麻等,因此對該害螨的防治研究是迫切需要的。該螨具有世代周期短、繁殖力強等特性,加之目前長期使用化學農(nóng)藥進行防治,導致其后代抗性發(fā)展迅速,尋求新型農(nóng)藥進行防治的訴求十分強烈。濱蒿內(nèi)酯是一種天然香豆素類化合物,廣泛存在于茵陳蒿、濱蒿和佛手等多種植物中,本課題組前期研究發(fā)現(xiàn)其具有優(yōu)良的殺螨活性,其殺螨機制未知,被期望作為一種具有新穎作用機制的化合物用于害螨控制。在農(nóng)藥的實際應用過程中,殘留藥劑會逐漸降解,由致死濃度變?yōu)閬喼滤罎舛葟亩a(chǎn)生亞致死效應,對昆蟲的行為、生長發(fā)育、生殖力產(chǎn)生影響。明確濱蒿內(nèi)酯對朱砂葉螨的亞致死效應及其機制對于濱蒿內(nèi)酯的田間實際應用具有指導意義。卵黃原蛋白(Vitellogenin,vg)是卵生動物在卵黃發(fā)生過程中發(fā)揮重要功能的一種蛋白,它對卵母細胞和卵巢的發(fā)育成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理論上,朱砂葉螨的卵...
【文章來源】:西南大學重慶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7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不同亞致死濃度濱蒿內(nèi)酯處理朱砂葉螨F0代的產(chǎn)卵量Figure2-1FecundityofT.cinnabarinusF0generationatdifferentsublethalconcentrationofscoparone
不同亞致死濃度濱蒿內(nèi)酯處理朱砂葉螨F0代的日均產(chǎn)卵量曲線
第二章 濱蒿內(nèi)酯亞致死濃度對朱砂葉螨實驗種群生長發(fā)育和繁殖的影響研究 圖 2-2 不同亞致死濃度濱蒿內(nèi)酯處理朱砂葉螨 F0代的日均產(chǎn)卵量曲線 Figure 2-2 Daily fecundity curves of T. cinnabarinus F0 generation at different sublethal concentration of scoparone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香豆素類化合物的農(nóng)藥活性及東莨菪內(nèi)酯殺螨作用機理研究進展[J]. 劉瑾林,周紅,郭富友,丁偉. 農(nóng)藥學學報. 2019(Z1)
[2]Sublethal effects of sulfoxaflor on the fitness of two species of wheat aphids, Sitobion avenae(F.) and Rhopalosiphum padi(L.)[J]. XIN Juan-juan,YU Wen-xin,YI Xiao-qing,GAO Jun-ping,GAO Xi-wu,ZENG Xiao-pe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2019(07)
[3]八種石斛中苯丙醇類和香豆素類化合物含量測定與分析[J]. 師亦潔,周峰旭,李鮮,范宇超,劉宏程. 天然產(chǎn)物研究與開發(fā). 2019(05)
[4]亞致死劑量噻蟲嗪對日本弓背蟻覓食和親系識別能力的影響[J]. 張松,鮑海波,張建華,張懿熙,劉澤文. 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 2019(02)
[5]氟啶蟲胺腈對中黑盲蝽發(fā)育繁殖及藥劑敏感性亞致死效應[J]. 許敏,楊妮娜,許冬,叢勝波,陳利珍,萬鵬,李文靜. 新疆農(nóng)業(yè)科學. 2019(03)
[6]重慶潼南朱砂葉螨田間抗性監(jiān)測及其抗性機制分析[J]. 王保軍,胡云鵬,申光茂,劉懷. 植物保護. 2019(01)
[7]5種殺螨劑對二斑葉螨不同發(fā)育階段的室內(nèi)毒力測定[J]. 尉瑩瑩,崔鳳云,魏震. 農(nóng)業(yè)與技術. 2019(01)
[8]濱蒿內(nèi)酯對大鼠實驗性變應性鼻炎的療效及機制[J]. 熊瑛,成麗蘭,姜翠菊,章詩富. 貴州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7(01)
[9]茵陳蒿中濱蒿內(nèi)酯及東莨菪素抗氧化活性的評價[J]. 祝茗,張開梅,丁燕. 沈陽藥科大學學報. 2016(11)
[10]噠螨靈亞致死濃度對茶橙癭螨種群的影響[J]. 胡桂萍,石旭平,張國彪,朱運華,歐陽雪靈. 農(nóng)學學報. 2016(08)
博士論文
[1]谷胱甘肽S-轉移酶介導的朱砂葉螨對炔螨特抗藥性研究[D]. 羅雁婕.西南大學 2013
[2]大草蛉卵黃原蛋白基因功能研究[D]. 劉昌燕.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 2013
碩士論文
[1]氟氯苯氰菊酯對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 L.)的毒性作用研究[D]. 牛新月.河南科技學院 2019
[2]甲氰菊酯抗性朱砂葉螨生殖力增強的激素調(diào)控研究[D]. 李傳振.西南大學 2019
[3]溴蟲腈和毒死蜱對等鉗蠊螨亞致死效應及相關基因的影響[D]. 王翠倫.西南大學 2019
[4]白背飛虱卵黃原蛋白和TOR基因克隆、表達模式和功能研究[D]. 鄧瑤.長江大學 2018
[5]生物農(nóng)藥對黑肩綠盲蝽的亞致死效應和機制研究[D]. 戴偉.揚州大學 2018
[6]東莨菪內(nèi)酯對朱砂葉螨致毒作用的鈣通道相關基因研究[D]. 周紅.西南大學 2018
[7]東莨菪內(nèi)酯酚醚衍生物合成及其殺螨活性的構效關系[D]. 賴婷.西南大學 2018
[8]香豆素類化合物對朱砂葉螨的殺螨定量構效關系研究[D]. 章冰川.西南大學 2016
[9]小菜蛾卵黃原蛋白基因的克隆、表達模式與功能分析[D]. 鄒明民.福建農(nóng)林大學 2015
[10]氯蟲苯甲酰胺對二化螟亞致死效應的研究[D]. 黃莉.揚州大學 2015
本文編號:3135425
【文章來源】:西南大學重慶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7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不同亞致死濃度濱蒿內(nèi)酯處理朱砂葉螨F0代的產(chǎn)卵量Figure2-1FecundityofT.cinnabarinusF0generationatdifferentsublethalconcentrationofscoparone
不同亞致死濃度濱蒿內(nèi)酯處理朱砂葉螨F0代的日均產(chǎn)卵量曲線
第二章 濱蒿內(nèi)酯亞致死濃度對朱砂葉螨實驗種群生長發(fā)育和繁殖的影響研究 圖 2-2 不同亞致死濃度濱蒿內(nèi)酯處理朱砂葉螨 F0代的日均產(chǎn)卵量曲線 Figure 2-2 Daily fecundity curves of T. cinnabarinus F0 generation at different sublethal concentration of scoparone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香豆素類化合物的農(nóng)藥活性及東莨菪內(nèi)酯殺螨作用機理研究進展[J]. 劉瑾林,周紅,郭富友,丁偉. 農(nóng)藥學學報. 2019(Z1)
[2]Sublethal effects of sulfoxaflor on the fitness of two species of wheat aphids, Sitobion avenae(F.) and Rhopalosiphum padi(L.)[J]. XIN Juan-juan,YU Wen-xin,YI Xiao-qing,GAO Jun-ping,GAO Xi-wu,ZENG Xiao-pe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2019(07)
[3]八種石斛中苯丙醇類和香豆素類化合物含量測定與分析[J]. 師亦潔,周峰旭,李鮮,范宇超,劉宏程. 天然產(chǎn)物研究與開發(fā). 2019(05)
[4]亞致死劑量噻蟲嗪對日本弓背蟻覓食和親系識別能力的影響[J]. 張松,鮑海波,張建華,張懿熙,劉澤文. 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 2019(02)
[5]氟啶蟲胺腈對中黑盲蝽發(fā)育繁殖及藥劑敏感性亞致死效應[J]. 許敏,楊妮娜,許冬,叢勝波,陳利珍,萬鵬,李文靜. 新疆農(nóng)業(yè)科學. 2019(03)
[6]重慶潼南朱砂葉螨田間抗性監(jiān)測及其抗性機制分析[J]. 王保軍,胡云鵬,申光茂,劉懷. 植物保護. 2019(01)
[7]5種殺螨劑對二斑葉螨不同發(fā)育階段的室內(nèi)毒力測定[J]. 尉瑩瑩,崔鳳云,魏震. 農(nóng)業(yè)與技術. 2019(01)
[8]濱蒿內(nèi)酯對大鼠實驗性變應性鼻炎的療效及機制[J]. 熊瑛,成麗蘭,姜翠菊,章詩富. 貴州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7(01)
[9]茵陳蒿中濱蒿內(nèi)酯及東莨菪素抗氧化活性的評價[J]. 祝茗,張開梅,丁燕. 沈陽藥科大學學報. 2016(11)
[10]噠螨靈亞致死濃度對茶橙癭螨種群的影響[J]. 胡桂萍,石旭平,張國彪,朱運華,歐陽雪靈. 農(nóng)學學報. 2016(08)
博士論文
[1]谷胱甘肽S-轉移酶介導的朱砂葉螨對炔螨特抗藥性研究[D]. 羅雁婕.西南大學 2013
[2]大草蛉卵黃原蛋白基因功能研究[D]. 劉昌燕.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 2013
碩士論文
[1]氟氯苯氰菊酯對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 L.)的毒性作用研究[D]. 牛新月.河南科技學院 2019
[2]甲氰菊酯抗性朱砂葉螨生殖力增強的激素調(diào)控研究[D]. 李傳振.西南大學 2019
[3]溴蟲腈和毒死蜱對等鉗蠊螨亞致死效應及相關基因的影響[D]. 王翠倫.西南大學 2019
[4]白背飛虱卵黃原蛋白和TOR基因克隆、表達模式和功能研究[D]. 鄧瑤.長江大學 2018
[5]生物農(nóng)藥對黑肩綠盲蝽的亞致死效應和機制研究[D]. 戴偉.揚州大學 2018
[6]東莨菪內(nèi)酯對朱砂葉螨致毒作用的鈣通道相關基因研究[D]. 周紅.西南大學 2018
[7]東莨菪內(nèi)酯酚醚衍生物合成及其殺螨活性的構效關系[D]. 賴婷.西南大學 2018
[8]香豆素類化合物對朱砂葉螨的殺螨定量構效關系研究[D]. 章冰川.西南大學 2016
[9]小菜蛾卵黃原蛋白基因的克隆、表達模式與功能分析[D]. 鄒明民.福建農(nóng)林大學 2015
[10]氯蟲苯甲酰胺對二化螟亞致死效應的研究[D]. 黃莉.揚州大學 2015
本文編號:313542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nykj/313542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