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帽兒山溫帶森林類型土壤非生長季溫室氣體排放特征
發(fā)布時間:2021-02-10 07:13
【目的】探討東北溫帶8種森林類型非生長季土壤溫室氣體通量、非生長季土壤溫室氣體排放的年貢獻率及增溫潛勢的規(guī)律,以期揭示森林類型變化對土壤非生長季溫室氣體排放的影響!痉椒ā坎捎渺o態(tài)暗箱-氣相色譜方法,測定溫帶帽兒山2種人工林(紅松人工林與興安落葉松人工林,林齡均51年)、5種天然次生林(硬闊林、白樺林、山楊林、雜木林和蒙古櫟林,林齡均為61~67年)和原始針闊混交林(林齡150年)非生長季土壤CO2、CH4和N2O通量及相關環(huán)境因子(0~40 cm土層土壤含水率、pH值、有機碳含量和有效氮含量,5 cm深處土壤溫度T5及積雪厚度),采用單因素和Duncan法進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較(α=0.05),利用多元逐步回歸從各月平均氣體通量的可能影響因子(0~40 cm土層土壤含水率、pH值、有機碳含量和有效氮含量,5 cm深處土壤溫度T5及積雪厚度)中篩選主要影響因子。【結果】帽兒山8種溫帶林型的非生長季土壤CO2通量(15.97~57.86 mg·m-...
【文章來源】:林業(yè)科學. 2020,56(10)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15 頁
【文章目錄】:
1研究區(qū)概況
2研究方法
2.1樣地設置
2.2溫室氣體取樣與測定
2.3土壤環(huán)境因子測定
2.4數(shù)據(jù)處理
3結果與分析
3.1林型對非生長季土壤CO2通量的影響
3.2林型對非生長季土壤CH4通量的影響
3.3林型對非生長季土壤N2O通量的影響
3.4非生長季土壤溫室氣體排放主控因子的林型差異
3.5非生長季土壤溫室氣體排放年貢獻率的林型差異
3.6非生長季土壤增溫潛勢的林型差異
4 討論
4.1 林型對非生長季土壤CO2排放的影響
4.2 林型對非生長季土壤CH4吸收的影響
4.3 林型對非生長季土壤N2O排放的影響
4.4 林型對非生長季土壤溫室氣體排放主控因子的影響
4.5 林型對非生長季森林土壤溫室氣體排放年貢獻率的影響
4.6 林型對非生長季土壤溫室氣體增溫潛勢的影響
5結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透光撫育對溫帶帽兒山紅松林非生長季土壤溫室氣體排放的影響[J]. 張悅,牟長城,劉輝,井立杰. 應用生態(tài)學報. 2018(07)
[2]排水造林對溫帶小興安嶺沼澤濕地碳源/匯的影響[J]. 馬莉,牟長城,王彪,張妍,李娜. 林業(yè)科學. 2017(10)
[3]北亞熱帶地帶性森林土壤溫室氣體通量對土地利用方式改變和降水減少的響應[J]. 菊花,申國珍,馬明哲,葛結林,徐文婷,趙常明,張秋良. 植物生態(tài)學報. 2016(10)
[4]青海南部高原積雪期與生長季高寒草甸土壤CO2、CH4和N2O通量的觀測[J]. 吳建國,周巧富. 環(huán)境科學. 2016(08)
[5]滇中高原云南松天然林和人工林土壤呼吸特征的比較[J]. 趙吉霞,王邵軍,陳奇伯,王艷霞,舒蛟靖. 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 2015(01)
[6]米櫧天然林和人工林土壤呼吸的比較研究[J]. 吳君君,楊智杰,翁發(fā)進,劉小飛,陳朝琪,林偉盛,王小紅,陳坦. 環(huán)境科學. 2014(06)
[7]東北溫帶次生林和落葉松人工林土壤CH4吸收和N2O排放通量[J]. 孫海龍,張彥東,吳世義. 生態(tài)學報. 2013(17)
[8]河岸帶土壤反硝化作用研究進展[J]. 陳剛亮,李建華,王育來. 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 2012(30)
[9]干旱半干旱區(qū)不同環(huán)境因素對土壤呼吸影響研究進展[J]. 王新源,李玉霖,趙學勇,毛偉,崔奪,曲浩,連杰,羅永清. 生態(tài)學報. 2012(15)
[10]擇伐對小興安嶺地區(qū)針闊混交林土壤呼吸溫度敏感性的影響[J]. 孟春,王立海,沈微. 林業(yè)科學. 2011(03)
本文編號:3026995
【文章來源】:林業(yè)科學. 2020,56(10)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15 頁
【文章目錄】:
1研究區(qū)概況
2研究方法
2.1樣地設置
2.2溫室氣體取樣與測定
2.3土壤環(huán)境因子測定
2.4數(shù)據(jù)處理
3結果與分析
3.1林型對非生長季土壤CO2通量的影響
3.2林型對非生長季土壤CH4通量的影響
3.3林型對非生長季土壤N2O通量的影響
3.4非生長季土壤溫室氣體排放主控因子的林型差異
3.5非生長季土壤溫室氣體排放年貢獻率的林型差異
3.6非生長季土壤增溫潛勢的林型差異
4 討論
4.1 林型對非生長季土壤CO2排放的影響
4.2 林型對非生長季土壤CH4吸收的影響
4.3 林型對非生長季土壤N2O排放的影響
4.4 林型對非生長季土壤溫室氣體排放主控因子的影響
4.5 林型對非生長季森林土壤溫室氣體排放年貢獻率的影響
4.6 林型對非生長季土壤溫室氣體增溫潛勢的影響
5結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透光撫育對溫帶帽兒山紅松林非生長季土壤溫室氣體排放的影響[J]. 張悅,牟長城,劉輝,井立杰. 應用生態(tài)學報. 2018(07)
[2]排水造林對溫帶小興安嶺沼澤濕地碳源/匯的影響[J]. 馬莉,牟長城,王彪,張妍,李娜. 林業(yè)科學. 2017(10)
[3]北亞熱帶地帶性森林土壤溫室氣體通量對土地利用方式改變和降水減少的響應[J]. 菊花,申國珍,馬明哲,葛結林,徐文婷,趙常明,張秋良. 植物生態(tài)學報. 2016(10)
[4]青海南部高原積雪期與生長季高寒草甸土壤CO2、CH4和N2O通量的觀測[J]. 吳建國,周巧富. 環(huán)境科學. 2016(08)
[5]滇中高原云南松天然林和人工林土壤呼吸特征的比較[J]. 趙吉霞,王邵軍,陳奇伯,王艷霞,舒蛟靖. 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 2015(01)
[6]米櫧天然林和人工林土壤呼吸的比較研究[J]. 吳君君,楊智杰,翁發(fā)進,劉小飛,陳朝琪,林偉盛,王小紅,陳坦. 環(huán)境科學. 2014(06)
[7]東北溫帶次生林和落葉松人工林土壤CH4吸收和N2O排放通量[J]. 孫海龍,張彥東,吳世義. 生態(tài)學報. 2013(17)
[8]河岸帶土壤反硝化作用研究進展[J]. 陳剛亮,李建華,王育來. 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 2012(30)
[9]干旱半干旱區(qū)不同環(huán)境因素對土壤呼吸影響研究進展[J]. 王新源,李玉霖,趙學勇,毛偉,崔奪,曲浩,連杰,羅永清. 生態(tài)學報. 2012(15)
[10]擇伐對小興安嶺地區(qū)針闊混交林土壤呼吸溫度敏感性的影響[J]. 孟春,王立海,沈微. 林業(yè)科學. 2011(03)
本文編號:302699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nykj/302699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