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添加與凋落物對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響
本文關鍵詞:氮添加與凋落物對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響,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隨著全球氣候變化日益加劇,一些人為或者自然的擾動會導致森林地表凋落物和土壤性狀發(fā)生變化,進而影響到由微生物介導的土壤有機碳周轉(zhuǎn)和養(yǎng)分循環(huán)。然而,由于缺少全面、系統(tǒng)性的實驗探索,目前在全球變化研究中對凋落物變化和外源氮輸入雙重影響下的森林土壤微生物過程和功能的變異性仍認識不足。本研究于2014年4月至2015年8月期間,基于山西省太岳山靈空山林場的凋落物處理和氮素添加雙因子交互作用實驗樣地,通過樣品采集和土壤性狀化驗分析,探究了森林土壤微生物和相關土壤酶對不同凋落物輸入和氮添加的響應形式、過程和機理。實驗樣地于2010年9月建立,位于一個典型油松-遼東櫟混交林中;樣地布設采用隨機區(qū)組設計,實驗處理包含4種凋落物情形(剔除凋落物、混合凋落物加倍、葉凋落物加倍和枝果凋落物加倍)和3個梯度氮添加處理(不施氮、5g·N·m-2·a-1施氮率和10g·N·m-2·a-1施氮率)。主要研究結(jié)果概要總結(jié)如下:(1)與剔除凋落物、枝果凋落物加倍處理相比,葉凋落物加倍與混合凋落物加倍處理極顯著提高了土壤有機碳、全氮、C:N、銨態(tài)氮、總無機氮含量,微生物生物量及其活性,以及p-葡萄糖苷酶、N-乙酰-β-葡萄糖苷酶、酚氧化酶、過氧化物酶活性,同時顯著提高細菌總量及革蘭氏陰性細菌的相對含量。(2) 5gN·m-2·a-1施氮率處理極顯著提高了有機碳含量、革蘭氏陰性細菌的相對含量以及脲酶活性,而土壤硝態(tài)氮、總無機氮含量則隨著施氮率升高而上升。不同梯度氮添加處理對微生物量及活性影響并不顯著。(3)不同梯度氮添加及凋落物處理對微生物及酶活性交互影響并不顯著。僅在2014年10月,N-乙酰-β-葡萄糖苷酶活性在5gN·m2·a-1施氮率處理配合葉凋落物加倍、混合凋落物加倍處理時顯著高于其他處理。綜上,混合凋落物加倍、葉凋落物加倍處理顯著促進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生長、增加了酶活性,相比之下不同氮添加處理以及不同氮添加與凋落物處理之間的交互作用并不顯著。
【關鍵詞】:氮添加 凋落物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學位授予單位】:北京林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S714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8
- 1 引言8-17
- 1.1 研究意義及目的8-9
- 1.2 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9-16
- 1.2.1 森林地表凋落物9-10
- 1.2.2 森林土壤氮素與氮添加10-12
- 1.2.3 森林土壤微生物12-14
- 1.2.3.1 氮添加對土壤微生物的影響12-13
- 1.2.3.2 凋落物對土壤微生物的影響13-14
- 1.2.4 森林土壤酶14-16
- 1.2.4.1 氮添加對土壤酶活性的影響15
- 1.2.4.2 凋落物對土壤酶活性的影響15-16
- 1.2.4.3 土壤微生物與土壤酶16
- 1.3 主要研究內(nèi)容及擬解決的關鍵問題16-17
- 2 研究區(qū)概況及主要研究方法17-22
- 2.1 研究區(qū)域概況17
- 2.2 研究方法17-21
- 2.2.1 實驗設計17-18
- 2.2.2 樣品的采集18
- 2.2.3 測定指標及測定方法18-21
- 2.2.3.1 凋落物的化學分析18
- 2.2.3.2 土壤理化性質(zhì)的分析18-19
- 2.2.3.3 土壤微生物指標的測定19-20
- 2.2.3.4 土壤酶活性的測定20-21
- 2.3 技術路線圖21-22
- 3 結(jié)果與分析22-38
- 3.1 不同凋落物處理中凋落物的量及化學性質(zhì)分析22
- 3.2 不同氮添加與凋落物處理對土壤理化性質(zhì)的影響22-26
- 3.2.1 土壤pH值、有機碳、全氮、C:N比22-23
- 3.2.2 銨態(tài)氮、硝態(tài)氮、總無機氮含量23-26
- 3.3 不同氮添加與凋落物處理對土壤微生物的影響26-32
- 3.3.1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26-28
- 3.3.2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28-29
- 3.3.3 土壤微生物活性29-30
- 3.3.4 土壤微生物群落結(jié)構30-32
- 3.4 不同氮添加與凋落物處理對土壤酶活性的影響32-38
- 3.4.1 β-葡萄糖苷酶、N-乙酰-β-葡萄糖苷酶活性32-34
- 3.4.2 酚氧化酶、過氧化物酶活性34-37
- 3.4.3 蛋白酶、脲酶活性37-38
- 4 討論與結(jié)論38-43
- 4.1 氮添加與凋落物處理對土壤理化性質(zhì)的影響38-39
- 4.2 氮添加與凋落物處理對土壤微生物的影響39-40
- 4.3 氮添加與凋落物處理對土壤酶活性的影響40-41
- 4.4 主要結(jié)論41-43
- 參考文獻43-51
- 個人簡介51-52
- 導師簡介52-53
- 致謝53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宋新章;江洪;張慧玲;余樹全;周國模;馬元丹;Scott X. Chang;;全球環(huán)境變化對森林凋落物分解的影響[J];生態(tài)學報;2008年09期
2 王相娥;薛立;謝騰芳;;凋落物分解研究綜述[J];土壤通報;2009年06期
3 曲浩;趙學勇;趙哈林;王少昆;;陸地生態(tài)系統(tǒng)凋落物分解研究進展[J];草業(yè)科學;2010年08期
4 許湘琴;林植華;陳慧麗;;凋落物分解對土壤生物的影響[J];生態(tài)學雜志;2011年06期
5 莫江明,孔國輝,Sandra BROWN,方運霆,張佑昌;鼎湖山馬尾松林凋落物及其對人類干擾的響應研究[J];植物生態(tài)學報;2001年06期
6 胡亞林,汪思龍,黃宇,于小軍;凋落物化學組成對土壤微生物學性狀及土壤酶活性的影響[J];生態(tài)學報;2005年10期
7 田茂潔;川中人工純柏林凋落物分解動態(tài)研究[J];生態(tài)學雜志;2005年10期
8 汪思龍,黃志群,王清奎,于小軍;凋落物的樹種多樣性與杉木人工林土壤生態(tài)功能[J];生態(tài)學報;2005年03期
9 郭忠玲;鄭金萍;馬元丹;李慶康;于貴瑞;韓士杰;范春楠;劉萬德;;長白山各植被帶主要樹種凋落物分解速率及模型模擬的試驗研究[J];生態(tài)學報;2006年04期
10 陳書秀;江明喜;;三峽地區(qū)香溪河流域不同樹種葉片凋落物的分解[J];生態(tài)學報;2006年0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周如瓊;;紅樹林凋落物過程與營養(yǎng)物質(zhì)形式[A];第二屆中國林業(yè)學術大會——S8 野生動物、濕地與自然保護區(qū)論文集[C];2009年
2 王斌;楊校生;;不同氣候區(qū)4種典型地帶性植被凋落物比較研究[A];長江流域生態(tài)建設與區(qū)域科學發(fā)展研討會優(yōu)秀論文集[C];2009年
3 蔣云峰;殷秀琴;王富斌;李曉強;;長白山紅松闊葉混交林混合凋落物對分解速率及土壤動物群落的影響[A];自然地理學與生態(tài)安全學術論文摘要集[C];2012年
4 周海超;;秋茄葉片凋落物分解過稱單寧的轉(zhuǎn)化及其對N循環(huán)的影響[A];中國第五屆紅樹林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5 于淑玲;;腐生真菌在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凋落物分解作用的研究[A];首屆全國農(nóng)業(yè)環(huán)境科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6 林波;劉慶;吳彥;龐學勇;何海;;川西亞高山針葉林凋落物對土壤理化性質(zhì)的影響[A];中國植物學會七十周年年會論文摘要匯編(1933—2003)[C];2003年
7 宋博;殷秀琴;;紅松闊葉混交林凋落物-土壤動物-土壤系統(tǒng)中Ca、Mg、Fe動態(tài)分異及土壤動物的作用[A];《自然地理學與生態(tài)建設》論文集[C];2006年
8 梁曉蘭;王進闖;王彥杰;李偉;張林;潘開文;;花椒的化感作用對凋落物分解的影響[A];中國第六屆植物化感作用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1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張新厚;三江平原濕地植物立枯分解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東北地理與農(nóng)業(yè)生態(tài)研究所);2015年
2 呂瑞恒;撫育間伐對針葉人工林凋落物分解的影響[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0年
3 王從彥;全球變化背景下森林凋落物分解的驅(qū)動動力學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4 李艷紅;巨桉—臺灣榿木混合凋落物分解特征及其土壤動物群落動態(tài)[D];四川農(nóng)業(yè)大學;2012年
5 陳曉;間伐對油松人工林下真菌植被及凋落物分解的影響[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5年
6 宮詩瑋;松嫩草原凋落物分解和土壤生物活性對增溫和氮沉降的響應[D];東北師范大學;2015年
7 王娟;寶天曼森林凋落物分解與土壤呼吸特征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5年
8 王暉;南亞熱帶四種人工林土壤碳固持及其主要相關過程研究[D];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2010年
9 張佳蕊;長江口典型淡水潮灘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初級生產(chǎn)力及其對周邊河口、海洋的有機碳貢獻[D];華東師范大學;201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伍小剛;縉云山三種蕨類植物凋落葉分解研究[D];西南大學;2015年
2 毋潔;光輻射對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凋落物分解的影響[D];蘭州大學;2015年
3 余琴;青藏高原高寒沼澤化草甸不同微生境和土壤動物對凋落物分解的影響[D];蘭州大學;2015年
4 吳亞萍;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凋落物有機碳原位分解動態(tài)[D];南京師范大學;2015年
5 何丹;馬尾松、樟樹凋落物混合分解及養(yǎng)分釋放[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15年
6 肖文婭;間伐強度對杉木人工林凋落物分解的影響[D];南京林業(yè)大學;2015年
7 丁彰琦;丘陵紅壤林下植物根系生長與凋落物分解的互作[D];南昌大學;2015年
8 陸麗芳;珠芽蓼凋落物中酚類物質(zhì)分解動態(tài)研究[D];蘭州大學;2015年
9 王文君;四川盆地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土壤動物對凋落物分解的影響[D];四川農(nóng)業(yè)大學;2014年
10 馬志良;模擬林地光照強度對凋落物分解的影響[D];四川農(nóng)業(yè)大學;2015年
本文關鍵詞:氮添加與凋落物對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響,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8366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nykj/283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