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海鹽堿地不同白榆品系的耐鹽性分析
【圖文】:
17圖 3-1 不同白榆品系各器官中 K+、Na+、Ca2+、Mg2+含量Fig. 3-1 Contents of K+, Na+, Ca2+and Mg2+in different organs of different U. pumila strains3.3 不同白榆品系各器官 K+/Na+、Ca2+/Na+、Mg2+/Na+離子比值由圖 3-2 可知,K+/Na+值在 5 號白榆各器官中變化趨勢為根>莖>葉; 30、34 和112 號白榆各器官中變化趨勢為葉>莖>根;在 105 號白榆中各器官變化趨勢為莖>根>葉。不同白榆品系根中 K+/Na+值的變化范圍為 2.24~2.49,其中 112 號白榆最大為 2.49,105 號白榆最小為 2.24,112 號白榆根中 K+/Na+值顯著高于其他白榆品系,5、30 號白榆根中 K+/Na+比值不存在顯著差異,30、34 號白榆根中 K+/Na+值不存在顯著差異。不同白榆品系莖中 K+/Na+值均存在顯著差異(P<0.05)。各白榆品系葉中 K+/Na+值在2.07~2.63 之間,且不同白榆品系間葉中 K+/Na+值均存在顯著差異,30 號白榆葉中 K+/Na+值最大,是 K+/Na+值最小 5 號白榆的 1.27 倍。不同白榆品系間莖中 K+/Na+值均存在顯
17圖 3-1 不同白榆品系各器官中 K+、Na+、Ca2+、Mg2+含量Fig. 3-1 Contents of K+, Na+, Ca2+and Mg2+in different organs of different U. pumila strains3.3 不同白榆品系各器官 K+/Na+、Ca2+/Na+、Mg2+/Na+離子比值由圖 3-2 可知,K+/Na+值在 5 號白榆各器官中變化趨勢為根>莖>葉; 30、34 和112 號白榆各器官中變化趨勢為葉>莖>根;在 105 號白榆中各器官變化趨勢為莖>根>葉。不同白榆品系根中 K+/Na+值的變化范圍為 2.24~2.49,其中 112 號白榆最大為 2.49,105 號白榆最小為 2.24,112 號白榆根中 K+/Na+值顯著高于其他白榆品系,5、30 號白榆根中 K+/Na+比值不存在顯著差異,30、34 號白榆根中 K+/Na+值不存在顯著差異。不同白榆品系莖中 K+/Na+值均存在顯著差異(P<0.05)。各白榆品系葉中 K+/Na+值在2.07~2.63 之間,且不同白榆品系間葉中 K+/Na+值均存在顯著差異,,30 號白榆葉中 K+/Na+值最大,是 K+/Na+值最小 5 號白榆的 1.27 倍。不同白榆品系間莖中 K+/Na+值均存在顯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S792.19;S714.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金林;李惠茹;郭姝媛;王鎖民;施華中;韓慶慶;包愛科;馬清;;高等植物適應鹽逆境研究進展[J];草業(yè)學報;2015年12期
2 張士超;袁芳;郭建榮;韓國良;孫利珍;王帥;王寶山;;利用隸屬函數(shù)值法對甜高粱苗期耐鹽性的綜合評價[J];植物生理學報;2015年06期
3 姚佳;劉信寶;崔鑫;李志華;;不同NaCl脅迫對苗期扁蓿豆?jié)B透調(diào)節(jié)物質(zhì)及光合生理的影響[J];草業(yè)學報;2015年05期
4 楊真;王寶山;;中國鹽漬土資源現(xiàn)狀及改良利用對策[J];山東農(nóng)業(yè)科學;2015年04期
5 胡一;韓霽昌;張揚;;鹽堿地改良技術研究綜述[J];陜西農(nóng)業(yè)科學;2015年02期
6 汪攀;陳奶蓮;鄒顯花;馬祥慶;吳鵬飛;;植物根系解剖結構對逆境脅迫響應的研究進展[J];生態(tài)學雜志;2015年02期
7 李學孚;倪智敏;吳月燕;李美芹;劉蓉;饒慧云;;鹽脅迫對‘鄞紅’葡萄光合特性及葉片細胞結構的影響[J];生態(tài)學報;2015年13期
8 王海江;石建初;張花玲;盛建東;馬興旺;武紅旗;任少亭;左強;李保國;;不同改良措施下新疆重度鹽漬土壤鹽分變化與脫鹽效果[J];農(nóng)業(yè)工程學報;2014年22期
9 李州;王曉娟;彭丹丹;彭燕;;Na~+對水分脅迫下白三葉抗氧化防御和有機滲透調(diào)節(jié)物質(zhì)的影響[J];草業(yè)學報;2014年05期
10 吳平;陳曉梅;丁寧;;4種濕生植物苗期耐鹽性綜合評價[J];江蘇農(nóng)業(yè)科學;2014年09期
本文編號:266408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nykj/2664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