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ACC脫氨酶活性促生細菌的篩
【圖文】:
圖 2-1 各菌株 ACC 脫氨酶活性Figure 2-1 ACC deaminase activity of each strain從干旱地區(qū)棗樹根際和根內共分離出 18 株具有 ACC 脫氨酶活性菌株。其 AC活性表現(xiàn)出顯著差異。由圖 2-1 可知,G2、G6、N3、N4 和 N6 的 ACC 脫氨酶于 800μmolα-KA/(mgPr·h),分別為 1489.99μmolα-KA/(mgPr·h),7.12μmolα-KA/(mgPr·h)、885.02μmolα-KA/(mgPr·h)、1175.88μmolα-KA/(mgPr·7.60μmolα-KA/(mgPr·h),,而其他菌株的 ACC 脫氨酶酶活性均小于.82μmolα-KA/(mgPr·h)。2 菌株促生特性2.1 菌株產 IAA 的測定結果由圖 2-2 可知,篩選出的所有菌株除 G5,N8 和 N9 以外,均產 IAA,由于菌12
圖 2-2 各菌株產 IAA 的濃度Figure 2-2 The concentration of IAA produced by each strain.2 菌株溶磷能力依據液體培養(yǎng)基中有效磷含量來判斷菌株的解磷能力。由圖 2-3 可見,篩選出具有解磷能力,但解磷能力具有顯著差異。G3、G4、N6、N8、N9 和 N11 分有效含磷量均顯著低于 60μg/mL。其他菌分解得到有效含磷量均在 200μg/mL G2、G5、G6、G8、G9、N3、N4 和 N5 分解產生的有效含磷量顯著高于 400μ這 8 株菌株的解磷能力最強。
【學位授予單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S665.1;S154.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芳蘭;包維楷;吳寧;;白刺花幼苗對不同強度干旱脅迫的形態(tài)與生理響應[J];生態(tài)學報;2009年10期
2 任迎虹;;干旱脅迫對不同桑品種保護酶和桑樹生理的影響研究[J];西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4期
3 蔣岑;劉國宏;謝香文;王長新;邱秀云;;干旱區(qū)成齡紅棗微灌技術研究[J];新疆農業(yè)科學;2009年02期
4 郭慧;呂長平;鄭智;劉飛;丁丁;;園林植物抗旱性研究進展[J];安徽農學通報(上半月刊);2009年07期
5 游春平;劉任;肖愛萍;劉開啟;梁毅;陳育秀;;拮抗細菌bio-d5在香蕉根部定殖力的測定[J];華中農業(yè)大學學報;2008年03期
6 胡頌平;王正功;張琳;劉國蘭;羅利軍;廖慧敏;;干旱脅迫下水稻葉片光合速率與葉綠素含量的相關性及其基因定位[J];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報;2007年11期
7 徐興友;張風娟;龍茹;尹偉倫;王華芳;;6種野生耐旱花卉幼苗葉片脫水和根系含水量與根系活力對干旱脅迫的反應[J];水土保持學報;2007年01期
8 劉維紅;閆淑珍;楊啟銀;溫小娟;;ACC脫氨酶活性細菌篩選及其對番茄初生苗生長的影響[J];江蘇農業(yè)科學;2006年02期
9 時連輝,牟志美,姚健;不同桑樹品種在土壤水分脅迫下膜傷害和保護酶活性變化[J];蠶業(yè)科學;2005年01期
10 黃曉東,季尚寧,Bernard Glick,Bruce Greenberg,盧林綱;植物促生菌及其促生機理[J];現(xiàn)代化農業(yè);2002年06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劉佳莉;植物根際促生細菌的篩選及其緩解紫花苜蓿鹽堿脅迫的作用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7年
2 吉云秀;含ACC脫氨酶PGPR分離及提高植物抗逆性[D];大連海事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61413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nykj/2614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