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高溫天氣對玉米產量的影響及其與大氣環(huán)流和海溫的關系
【作者單位】: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災害天氣國家重點實驗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氣候與環(huán)境變化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氣象災害預報預警與評估協同創(chuàng)新中心;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竺可楨—南森國際研究中心;
【基金】: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基本科研業(yè)務費專項基金項目2016Y007~~
【分類號】:S42;S51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董彬;;2011年6月河南周口極端高溫分析[J];農業(yè)災害研究;2012年04期
2 楊寶玲;楊婧;陳彥虎;方寧蓮;何耀龍;金衛(wèi)平;;西北地區(qū)夏季極端高溫異常特征及其成因[J];農業(yè)科學研究;2014年01期
3 趙勛;林富平;程雪梅;岑明偉;劉濟祥;;極端高溫下櫻花扦插繁育技術[J];林業(yè)實用技術;2014年07期
4 趙勛;林富平;程雪梅;岑明偉;劉濟祥;;極端高溫下紫薇扦插繁育技術[J];林業(yè)實用技術;2014年03期
5 陳少勇;王勁松;郭俊庭;蘆旭東;;中國西北地區(qū)1961—2009年極端高溫事件的演變特征[J];自然資源學報;2012年05期
6 鄭祚芳;高華;王在文;劉偉東;;城市化對北京夏季極端高溫影響的數值研究[J];生態(tài)環(huán)境學報;2012年10期
7 時寬玉;崔永偉;胡瑞法;;水稻花期高溫對產量的影響研究(英文)[J];中國農業(yè)科技導報;2009年02期
8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周曉;黃菲;楚合濤;胡皓;董仕;劉騫;;1961~2000年中國極端高溫事件的時空特征[A];第28屆中國氣象學會年會——S3天氣預報災害天氣研究與預報[C];2011年
2 張?zhí)煊?程炳巖;劉曉冉;向波;王勇;;重慶極端高溫的變化特征及其對區(qū)域性增暖的響應[A];中國氣象學會2008年年會氣候變化分會場論文集[C];2008年
3 任永建;劉敏;肖鶯;孫善磊;;近45年來湖北省極端高溫事件及其對區(qū)域增溫的響應[A];第27屆中國氣象學會年會重大天氣氣候事件與應急氣象服務分會場論文集[C];2010年
4 唐傳師;孟明華;馬鋒敏;;江西省1959-2013年極端高溫事件的時空演變特征[A];第31屆中國氣象學會年會S4 極端氣候事件和災害風險管理[C];2014年
5 徐秀芳;漆梁波;;上海夏季39℃以上極端高溫酷暑天氣分析[A];第28屆中國氣象學會年會——S3天氣預報災害天氣研究與預報[C];2011年
6 章開美;楊華;陳勝東;;江西省盛夏極端高溫的氣候變化及短期氣候預測[A];S2 短期氣候預測[C];2012年
7 黃丹青;錢永甫;;我國極端高溫事件的變異特征及其與北半球中緯度海氣系統的耦合關系[A];第26屆中國氣象學會年會氣候變化分會場論文集[C];2009年
8 黃丹青;錢永甫;;我國極端高溫事件的變異特征及其與北半球中緯度海氣系統的耦合關系[A];第五屆副熱帶氣象學術業(yè)務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9年
9 楊麗慧;高建蕓;吳濱;蘇汝波;;福建省極端高溫的氣候變化特征[A];S1 災害天氣研究與預報[C];2012年
10 尹占娥;張,|;;基于情景的我國極端高溫的風險分析[A];風險分析和危機反應的創(chuàng)新理論和方法——中國災害防御協會風險分析專業(yè)委員會第五屆年會論文集[C];201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劉毅;極端高溫事件頻發(fā)傾力應對綜合減災[N];人民日報;2006年
2 高開升;當極端高溫天氣來臨[N];鞍山日報;2010年
3 史一卓 摘譯;盤點上世紀出現過極端高溫的八個城市[N];中國氣象報;2011年
4 曾一巳;極端高溫炙烤美國[N];工人日報;2013年
5 記者 劉垠;7月西藏等地極端高溫事件超歷史極值[N];大眾科技報;2009年
6 記者 趙曉霞;21世紀末極端高溫事件將增加[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1年
7 記者 何孟潔;本世紀末全球極端高溫事件將增加[N];中國氣象報;2011年
8 王丹邋嚴少衛(wèi);氣候變暖可引發(fā)健康問題[N];健康報;2008年
9 本報記者 杭舟;要重視異常氣候對水稻生產的危害[N];江蘇農業(yè)科技報;2007年
10 本報記者 吳紅纓;“極端高溫”二度席卷重慶[N];21世紀經濟報道;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夏揚;2013年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夏季極端高溫過程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6年
2 李曉萌;北京市極端高溫天氣下熱環(huán)境分布特征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3年
3 周強;中國東部夏季極端高溫的氣候變化特征及其影響因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54346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nykj/2543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