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外源性氮和磷對尾葉桉凋落葉分解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19-04-30 13:37
【摘要】:通過研究外源性氮和磷對尾葉桉(Eucalyptus urophylla)凋落葉分解速率、分解過程中N、P含量變化的影響,為森林養(yǎng)分管理提供科學依據(jù)。采用尼龍網(wǎng)袋分解法,在廣東的尾葉桉林內(nèi)建立4塊5 m×5 m的小樣地,放置凋落葉樣品,測定其分解速率和N、P含量變化。結果表明,外源性N在試驗前期分解速率有促進作用,后期阻礙了凋落葉分解。24個月時對照、施N、P和N+P的凋落葉殘留量分別為初始重量的0.23%、1.59%、0.19%和0.49%。凋落葉分解24個月時尾葉桉林地各處理的凋落葉N、P含量均大于初始值,對照、施N、P和N+P的凋落葉N的殘留量分別為初始N重量的0.54%、2.41%、0.35%和0.81%,凋落葉P的殘留量分別為初始P重量的0.48%、1.74%、0.56%和1.52%,表明4種處理的凋落葉N和P均為釋放模式。施N抑制尾葉桉凋落葉的分解,而施P及N+P促進其凋落物的分解,表明施用P肥可以促進尾葉桉凋落葉的分解和養(yǎng)分循環(huán)。
[Abstract]:In order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forest nutrient management, the effects of exogenous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on the decomposition rate and N, P content of (Eucalyptus urophylla) litter in Eucalyptus urophylla (Eucalyptus urophylla) were studied. Using nylon mesh bag decomposition method, four plots of 5 m 脳 5 m were set up in eucalyptus taurophylla forest in Guangdong Province, and litter samples were placed. The decomposition rate and N, P content of litter samples were measur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xogenous N promoted the decomposition rate of litter at the early stage of the experiment, and hindered the decomposition of leaf litter at the later stage of the experiment. At 24 months of control, P and N P were 0.23% and 1.59% of the initial weight, respectively, and the leaf residue of P and N P were 0.23% and 1.59% of the initial weight respectively. 0.19% and 0.49%. When litter decomposition lasted 24 months, the N content of litter in each treatment of eucalyptus caudata forest was higher than the initial value. The residual N content of P and N P was 0.54% and 2.41% of the initial N weight, respectively, when N was applied to the control, and the N content of litter N in each treatment of Eucalyptus caudata forest was higher than the initial value. 0.35% and 0.81% of the litter P residues were 0.48%, 1.74%, 0.56% and 1.52% of the initial P weight, respectively. Application of N inhibited the decomposition of litter of Eucalyptus caudata, while P and N P promoted the decomposition of litter, which indicated that P fertilizer could promote the decomposition and nutrient cycle of litter of Eucalyptus caudata.
【作者單位】: 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林學與風景園林學院;
【基金】:中央財政林業(yè)科技推廣示范項目“廣東省生態(tài)公益林培育技術推廣”(2015-GDTK-07)資助
【分類號】:S71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董玉平;;尾葉桉短周期豐產(chǎn)林營造技術[J];江西林業(yè)科技;2006年03期

2 吳劍軍;班志明;班曉康;;尾葉桉在廣東地區(qū)的栽培[J];中國林副特產(chǎn);2009年05期

3 黃益宗,馮宗煒,黎向東,楊炳強;應用“416 A”最優(yōu)混合設計研究尾葉桉肥效與營養(yǎng)診斷[J];林業(yè)科學;1999年06期

4 王理平,陳文平,莫曉勇,陳悅,陳少雄;尾葉桉生長與氣象因子關系的研究[J];林業(yè)科技通訊;1999年01期

5 侯遠瑞,黃志玲,陸生利,吳世明,蒙祥隆;尾葉桉萌芽林施肥試驗初報[J];廣西林業(yè)科學;2000年03期

6 張金文;尾葉桉養(yǎng)分循環(huán)研究[J];西南林學院學報;2000年01期

7 黃寶靈,呂成群,蒙鈺釵,張連芬;尾葉桉人工林種群密度的研究[J];應用生態(tài)學報;2000年01期

8 羅水發(fā);尾葉桉林地不同時期土壤物理性狀研究[J];福建林業(yè)科技;2001年03期

9 徐建民,陸釗華,白嘉雨,王海勇;不同整地方式造林尾葉桉生長量及經(jīng)濟效益分析[J];廣東林業(yè)科技;2001年01期

10 傅碧峰,韋戈,奚福生;白蟻為害尾葉桉的調(diào)查與防治建議[J];廣西植保;2001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8條

1 徐建民;白嘉雨;甘四明;;尾葉桉家系綜合選擇的研究[A];面向21世紀的中國林木遺傳育種——中國林學會林木遺傳育種第四屆年會文集[C];1997年

2 賴家業(yè);劉凱;石海明;白林含;尹承穎;韋鵬霄;岑秀芬;羅蕩平;;尾葉桉無性系3228遺傳轉化體系建立的初步研究[A];第三屆南方林木育種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3 葉紹明;楊梅;黃寶靈;藍金宣;黃曉露;;基于密度效應模型尾葉桉人工林最優(yōu)株數(shù)密度的研究[A];第九屆中國林業(yè)青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0年

4 陸釗華;徐建民;白嘉雨;李光友;黃宏健;譚沛濤;;尾葉桉F_1雜種優(yōu)勢評價及遺傳穩(wěn)定性分析[A];第二屆中國林業(yè)學術大會——S2 功能基因組時代的林木遺傳與改良論文集[C];2009年

5 歐陽樂軍;賀煒華;黃真池;沙月娥;彭舒;曾富華;;RS-AFP2基因遺傳轉化尾葉桉的研究[A];廣東省植物學會第十九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6 甘四明;施季森;李梅;吳坤明;吳菊英;白嘉雨;;利用RAPD標記構建尾葉桉和細葉桉基因組的中密度遺傳圖譜[A];第三屆南方林木育種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7 何旭東;甘思明;施季森;;桉樹雜種優(yōu)勢及其分子標記輔助選擇研究[A];江蘇省遺傳學會第八屆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8 黃達亮;;淺談營造桉林中應注重的幾個問題[A];2004中國科協(xié)學術年會第十一分會場論文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魏盼生邋趙令蔚;為綠色家園揮鋤添綠[N];汕頭日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吳世軍;尾葉桉及其雜種無性系遺傳變異與選擇研究[D];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2012年

2 徐建民;尾葉桉紙漿材育種綜合選擇及改良研究[D];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2003年

3 李光友;N~+注入尾葉桉、巨桉及其雜種誘變育種研究[D];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2010年

4 張曉燕;蒸汽爆破尾葉桉木材的生物轉化單細胞蛋白[D];北京林業(yè)大學;2008年

5 陸釗華;尾葉桉種內(nèi)種間交配遺傳分析及F_1選擇研究[D];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2009年

6 劉建;兩種桉樹對低溫脅迫的響應機制研究[D];南京林業(yè)大學;2008年

7 李發(fā)根;尾葉桉和細葉桉STS標記連鎖圖譜構建及生長性狀QTL定位研究[D];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2010年

8 何旭東;桉樹雜種優(yōu)勢及其分子標記輔助選擇研究[D];南京林業(yè)大學;2010年

9 葉紹明;廣西桉樹工業(yè)人工林經(jīng)營模式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陸釗華;尾葉桉無性系選育研究[D];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2005年

2 梁麗華;尾葉桉第二代種子園家系遺傳特性研究[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14年

3 王婧;微波預處理對尾葉桉人工林木材干燥特性的影響[D];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2010年

4 劉媛;尾葉桉再生體系的建立及TSRF1基因遺傳轉化的研究[D];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2008年

5 賀煒華;農(nóng)桿菌介導的RS-AFP2基因轉化尾葉桉的研究[D];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2009年

6 王宇;桉樹EST-SSR標記開發(fā)及其遺傳圖譜構建[D];南京林業(yè)大學;2009年

7 張云龍;抗生素處理對桉樹和番茄內(nèi)生菌群落及內(nèi)生菌防治青枯病效果的影響[D];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2014年

8 張曉紅;桉樹EST-SNP的開發(fā)及EST圖譜構建[D];南京林業(yè)大學;2009年

9 黃月華;五種桉樹苗期耐寒性能的初步研究[D];華南熱帶農(nóng)業(yè)大學;2003年

10 羅明永;尾葉桉人工林材積表和出材率表的研究[D];福建農(nóng)林大學;2008年

,

本文編號:246880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nykj/246880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728c1***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