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風蝕模型的河北省土壤風蝕評價
發(fā)布時間:2018-12-18 16:10
【摘要】:土壤風蝕是一個全球性的環(huán)境問題,是引起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導致干旱、半干旱以及部分半濕潤地區(qū)發(fā)生土地沙漠化的首要環(huán)節(jié)。我國干旱和半干旱區(qū)域面積較大,發(fā)生土壤風蝕及受其影響的面積已占到國土總面積的二分之一以上,是世界上受土壤風蝕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嚴重的土壤風蝕不僅危害風蝕源區(qū),帶走大量的地表顆粒物質,也會造成土壤養(yǎng)分和有機物質的流失,引起土地的退化、沙化,導致區(qū)域農田與草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生產力降低,區(qū)域生態(tài)環(huán)境服務功能下降,影響風蝕源區(qū)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和社會經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而且還會產生大范圍的沙塵暴天氣和大氣環(huán)境污染問題,影響周邊地區(qū)的大氣環(huán)境質量和人們正常的生產和生活,影響人類身體健康,另外土壤風蝕還會對交通、通訊和水利等設施構成危害。近年來,中國學者對土壤風蝕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區(qū)。事實上,半濕潤區(qū)的土壤風蝕也是普遍存在的,是導致該地區(qū)大氣顆粒物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河北省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貌類型齊全,土壤類型眾多,氣候屬于半濕潤半干旱的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地處華北平原東北部,內環(huán)京津,處于我國重要的地理位置上。據調查顯示,河北省是我國水土流失最嚴重的省份之一。其中,壩上高原為傳統(tǒng)風蝕區(qū),其他區(qū)域為傳統(tǒng)水蝕區(qū),通常不開展風蝕調查與評價。傳統(tǒng)風蝕區(qū)的劃分是以是否引起土壤退化為標準的,河北省及其毗鄰地區(qū)傳統(tǒng)水蝕區(qū)的土壤風蝕雖然不會引起土壤退化,但其對大氣污染的貢獻卻不容忽視。本文采用第一次全國水力普查中推薦的風蝕模型對河北省土壤風蝕進行定量評價研究,該模型的雛形是國內有關學者以我國半干旱典型草原區(qū)的風沙土和栗鈣土的風洞實驗結果為基礎建立的,并在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等項目中應用并逐漸完善。該模型分別由耕地、草(林)地、沙地三種風蝕預報模型構成。本文將應用于傳統(tǒng)風蝕區(qū)的模型推廣到北方半濕潤地區(qū),同時探討了該模型在半濕潤地區(qū)應用的適宜性,主要包括土地利用類型的模型選擇和非生長季植被覆蓋度的確定等。本文以河北省全部空間范圍為研究區(qū),以MODIS數據和站點實測數據為數據基礎。應用國內主流風蝕模型方法,在地理信息系統(tǒng)等技術平臺的支撐下,對遙感影像數據進行預處理,然后經過反演計算得到土壤風蝕各影響因子的柵格數據,將其代入土壤風蝕模型,計算河北省2009年1-5月和10-12月的土壤風蝕模數,最后以各月風蝕模數為基礎,以IDL為平臺利用逐象元加和法得到河北省的年土壤風蝕模數,然后根據我國制定的土壤風蝕分類分級標準,對河北省土壤風蝕程度進行分級和定量評價,并探討河北省年土壤風蝕和各風蝕影響因子空間分布的差異性,以期為研究區(qū)基于土壤風蝕的土地退化和大氣污染的防治提供科學依據。研究結果表明,河北省的土壤風蝕強度呈現(xiàn)出明顯的空間差異性。微度侵蝕是河北省主要的土壤風蝕類型,約占河北省總面積的65.36%,主要分布在河北平原和太行山地;其次為輕度侵蝕,約占河北省總面積的12.46%,主要分布在壩上高原和冀西北間山盆地,冀北山地中西部地區(qū)也有少量分布;中強度侵蝕的風蝕面積最小,合計不足總面積的0.1%,主要分布在北部沙地。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S157.1
本文編號:2386095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S157.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盧敬華,陳偉;植被覆蓋與土壤水分的動力學模型[J];成都氣象學院學報;1998年03期
2 詹小國,王平;基于RS和GIS的三峽庫區(qū)水土流失動態(tài)監(jiān)測研究[J];長江科學院院報;2001年02期
3 胡云鋒,劉紀遠,莊大方;土壤風力侵蝕研究現(xiàn)狀與進展[J];地理科學進展;2003年03期
4 張國平,張增祥,劉紀遠;中國土壤風力侵蝕空間格局及驅動因子分析[J];地理學報;2001年02期
5 黃富祥,牛海山,王明星,王躍思,丁國棟;毛烏素沙地植被覆蓋率與風蝕輸沙率定量關系[J];地理學報;2001年06期
6 梁海超;師華定;白中科;胡云鋒;;中國北方典型農牧交錯區(qū)的土壤風蝕危險度研究[J];地球信息科學學報;2010年04期
7 陳渭南,董光榮,,董治寶;中國北方土壤風蝕問題研究的進展與趨勢[J];地球科學進展;1994年05期
8 魏勝利;田間持水量的測定與旱情分析[J];水科學與工程技術;2005年S1期
9 張德二;我國歷史時期以來降塵的天氣氣候學初步分析[J];中國科學(B輯 化學 生物學 農學 醫(yī)學 地學);1984年03期
10 董光榮,李長治,金炯,高尚玉,吳丹;關于土壤風蝕風洞模擬實驗的某些結果[J];科學通報;1987年04期
本文編號:238609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nykj/238609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