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互花米草入侵對長江河口濕地土壤理化性質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18-11-26 09:37
【摘要】:為了探討互花米草入侵對長江河口濕地土壤理化性質的影響,在長江口崇明東灘濕地設置了兩條樣線,利用配對試驗設計,高潮灘為互花米草和蘆葦群落配對樣線,低潮灘為互花米草和海三棱呰草群落配對樣線。結果表明,互花米草入侵對東灘濕地高潮灘和低潮灘的土壤溫度和p H均無顯著影響,且所有群落土壤p H值均在8.0以上。在高潮灘,與蘆葦群落相比,互花米草入侵顯著降低了土壤鹽度、硫酸鹽和Fe(III)/Fe(II)比率,而在低潮灘,與海三棱呰草群落相比,互花米草入侵對土壤鹽度和硫酸鹽無顯著影響,但顯著增加了土壤Fe(III)/Fe(II)比率。無論是高潮灘,還是低潮灘,與土著植物群落相比,互花米草入侵均顯著增加了植物生物量,增加了土壤有機碳和微生物碳含量,而對占土壤總碳60%以上的無機碳含量無顯著影響。互花米草入侵可以顯著影響長江河口濕地部分土壤理化性質,且對不同潮位的部分土壤理化性質的影響有明顯分異,進而可能會對長江河口濕地的生物地球化學過程及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結構和功能產生重要影響。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effect of Spartina alterniflora invasion on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wetland in Yangtze River estuary, two lines were set up in the wetland of Chongming Dongtan in Yangtze River Estuary. By the design of pairing experiment, the climax beach was matched sample line of Spartina alterniflora and Reed community. The low tide flat is the matched plot of Spartina alterniflora and Spartina albicans communit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vasion of Spartina alterniflora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soil temperature and pH in the high tide beach and low tide beach of Dongtan wetland, and the soil pH value of all communities was above 8.0. Compared with Reed community, Spartina alterniflora invasion significantly reduced soil salinity, sulfate and Fe (III) / Fe (II) ratio in high tide flat, and compared with sea Spartina community in low tidal flat. The invasion of Spartina alterniflora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soil salinity and sulfate, but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ratio of soil Fe (III) / Fe (II). The invasion of Spartina alterniflora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lant biomass, soil organic carbon and microbial carbon, compared with indigenous plant communities, both in high tide and low tide.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content of inorganic carbon which accounted for more than 60% of total carbon in soil. The invasion of Spartina alterniflora can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some soils in the Yangtze River Estuary wetland, and the effects on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some soils at different tidal levels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The biogeochemical process and ecosystem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wetland in the Yangtze River estuary may be greatly affected.
【作者單位】: 遼寧大學環(huán)境學院;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基金】: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2015ZX07202-012)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計劃項目(2010CB950600) 科技部支撐計劃(2010BAK69B14)~~
【分類號】:S15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布乃順;王坤;侯玉樂;李鋼;齊淑娟;方長明;渠俊峰;;半月周期的潮汐對濱海濕地土壤理化性質的影響[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huán)境;2015年11期

2 江曠;陳小南;鮑毅新;李海宏;施渭渭;王華;任鵬;;互花米草入侵對大型底棲動物群落垂直結構的影響[J];生態(tài)學報;2016年02期

3 趙彩云;柳曉燕;白加德;呂鳳春;李俊生;;廣西北海西村港互花米草對紅樹林濕地大型底棲動物群落的影響[J];生物多樣性;2014年05期

4 徐偉偉;王國祥;劉金娥;陳正勇;杭子清;王會;;蘇北海濱濕地互花米草種群繁殖方式[J];生態(tài)學報;2014年14期

5 曹浩冰;葛振鳴;祝振昌;張利權;;崇明東灘鹽沼植被擴散格局及其形成機制[J];生態(tài)學報;2014年14期

6 劉鈺;李秀珍;閆中正;陳秀芝;何彥龍;郭文永;孫培英;;長江口九段沙鹽沼濕地蘆葦和互花米草生物量及碳儲量[J];應用生態(tài)學報;2013年08期

7 歐陽林梅;王純;王維奇;仝川;;互花米草與短葉茳芏枯落物分解過程中碳氮磷化學計量學特征[J];生態(tài)學報;2013年02期

8 劉效東;喬玉娜;周國逸;;土壤有機質對土壤水分保持及其有效性的控制作用[J];植物生態(tài)學報;2011年12期

9 祖元剛;李冉;王文杰;蘇冬雪;王瑩;邱嶺;;我國東北土壤有機碳、無機碳含量與土壤理化性質的相關性[J];生態(tài)學報;2011年18期

10 Sivaji Patra;劉叢強;李思亮;王寶利;汪齊連;;長江口溶解無機碳循環(huán)的地球化學研究[J];地球與環(huán)境;2010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彭容豪;互花米草對河口鹽沼生態(tài)系統(tǒng)氮循環(huán)的影響[D];復旦大學;2009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懷璞;張?zhí)煊?葛振鳴;張利權;;崇明東灘鹽沼濕地土壤碳氮儲量分布特征[J];生態(tài)與農村環(huán)境學報;2017年03期

2 崔東;肖治國;趙玉;鄧霞;孟祥霞;羅青青;;不同土地利用類型對伊犁地區(qū)土壤活性有機碳庫和碳庫管理指數(shù)的影響[J];水土保持研究;2017年01期

3 潘全良;陳坤;宋濤;徐曉楠;戰(zhàn)秀梅;彭靖;蘇慧清;王月;韓曉日;;生物炭及炭基肥對棕壤持水能力的影響[J];水土保持研究;2017年01期

4 潘卉;陳秀芝;吳捷;張晶;;互花米草入侵對長江口九段沙濕地昆蟲功能群組成特征及季節(jié)動態(tài)的影響[J];昆蟲學報;2017年01期

5 邸娜;王靖;崔超;鄭喜清;王海偉;;向日葵列當寄生嚴重度與土壤養(yǎng)分之間的關系[J];河南農業(yè)科學;2017年01期

6 布乃順;胡悅;楊驍;張雪;王儉;李博;方長明;宋有濤;;互花米草入侵對長江河口濕地土壤理化性質的影響[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huán)境;2017年01期

7 侯貫云;翟水晶;高會;樂曉青;;鹽度對互花米草枯落物分解釋放硅、碳、氮元素的影響[J];生態(tài)學報;2017年01期

8 武志海;孫合美;楊美英;盧冬雪;岳勝天;付麗;;水稻根際土壤溶磷菌的分離、鑒定及對水稻的促生作用[J];華南農業(yè)大學學報;2017年01期

9 史東梅;蔣平;何文健;丁文斌;汪三樹;彭旭東;;紫色土坡耕地生物埂土壤抗剪強度對干濕作用的響應[J];農業(yè)工程學報;2016年24期

10 李智燕;張榕;張潔;馮今;姚拓;譚立偉;溫洪;武慧娟;陸颯;;岷山紅三葉微生物復合專用菌肥代替部分化肥對土壤肥力狀況的影響[J];農業(yè)科技與信息;2016年35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安安;孫雪;蔡景波;柴雪良;劉健;商栩;;互花米草入侵對紅樹林濕地潮灘大型底棲動物群落的影響[J];浙江農業(yè)科學;2014年04期

2 黃冠閩;張宜輝;方柏州;林偉山;;互花米草對紅樹植物秋茄幼苗更新的影響[J];福建林業(yè)科技;2013年04期

3 吳培強;張杰;馬毅;李曉敏;;近20a來我國紅樹林資源變化遙感監(jiān)測與分析[J];海洋科學進展;2013年03期

4 陸強;陳慧麗;邵曉陽;王瑩瑩;陶敏;何京;唐龍;;杭州西溪濕地大型底棲動物群落特征及與環(huán)境因子的關系[J];生態(tài)學報;2013年09期

5 沈永明;王艷芳;陳壽軍;吳德力;虞慰巖;李朝暉;;互花米草鹽沼濕地大型底棲動物時空分布特征[J];地理研究;2013年04期

6 陳光程;余丹;葉勇;陳彬;;紅樹林植被對大型底棲動物群落的影響[J];生態(tài)學報;2013年02期

7 仝川;姚順;王維奇;黃佳芳;張林海;章文龍;曾從盛;;中國東南沿海短葉茳芏潮汐沼澤濕地甲烷動態(tài)[J];中國科學:地球科學;2012年05期

8 魏德重;項長友;鮑毅新;李良峰;章書聲;;紅樹林種植對大型底棲動物群落結構及功能群的影響[J];浙江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2期

9 侯森林;余曉韻;魯長虎;;射陽河口互花米草入侵對大型底棲動物群落的影響[J];海洋湖沼通報;2012年01期

10 張均龍;徐鳳山;劉瑞玉;;Community structure changes of macrobenthos in the South Yellow Sea[J];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2012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唐龍;刈割、淹水及蘆葦替代綜合控制互花米草的生態(tài)學機理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2 王卿;長江口鹽沼植物群落分布動態(tài)及互花米草入侵的影響[D];復旦大學;2007年

3 廖成章;外來植物入侵對生態(tài)系統(tǒng)碳、氮循環(huán)的影響:案例研究與整合分析[D];復旦大學;2007年

4 陳中義;互花米草入侵國際重要濕地崇明東灘的生態(tài)后果[D];復旦大學;2004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唐昆;;互花米草[J];湖南農業(yè);2006年12期

2 譚芳林;;機械法治理互花米草效果及其對灘涂土壤性狀影響研究[J];濕地科學;2008年04期

3 郭乾友;;灘涂互花米草除治技術研究[J];防護林科技;2011年02期

4 何真真;柴民偉;魏遠;劉立民;石福臣;;氯化鈣對互花米草鎘積累及脅迫的影響[J];生態(tài)學雜志;2013年06期

5 ;臺山縣海涂引種互花米草成功[J];農業(yè)區(qū)劃;1986年05期

6 曹洪麟,陳樹培,丘向宇;發(fā)展互花米草開發(fā)華南熱帶海灘[J];熱帶地理;1997年01期

7 劉夏;芒果;;暴走的草 互花米草圈地崇明島[J];新知客;2009年09期

8 劉建,莊志鴻,蔡宣梅;互花米草人工敗育技術[J];植物保護;2005年01期

9 肖強,鄭海雷,葉文景,陳瑤,朱珠;水淹對互花米草生長及生理的影響[J];生態(tài)學雜志;2005年09期

10 沈永明;張忍順;楊勁松;馮年華;周勤;劉詠梅;陳子玉;;江蘇沿海灘涂互花米草及壩田工程促淤試驗研究[J];農業(yè)工程學報;2006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楊雄邦;田廣紅;廖寶文;彭少麟;陳沐榮;;運用植物更替措施控制互花米草的研究[A];第四屆中國紅樹林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8年

2 楊翼;彭容豪;齊飛;林光輝;;互花米草對漳江口紅樹林生態(tài)系統(tǒng)沉積物無機氮庫的影響研究[A];中國第五屆紅樹林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3 江錦祥;李榮冠;林俊輝;林光輝;鄭成興;王建軍;林和山;黃雅琴;王新麗;;紅樹林濕地互花米草防控技術研究與工程示范——大型底棲生物多樣性和群落初步研究[A];中國第五屆紅樹林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4 黃華梅;張利權;;上海九段沙互花米草種群動態(tài)遙感分析[A];第九屆全國河口海岸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5 欽佩;;控制外來種互花米草的生態(tài)工程模式[A];中國生態(tài)學會2006學術年會論文薈萃[C];2006年

6 袁琳;張利權;肖德榮;張杰;王睿照;袁連奇;古志欽;陳曦;周香香;平原;祝振昌;;刈割與水位調節(jié)集成技術控制互花米草的示范研究[A];地理學與生態(tài)文明建設——中國地理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8年

7 葛寶明;鮑毅新;程宏毅;胡知淵;張代臻;;灘涂互花米草不同入侵階段對大型底棲動物群落的影響[A];第七屆全國野生動物生態(tài)與資源保護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11年

8 黃冠閩;袁霞;張宜輝;;漳江口紅樹林區(qū)入侵植物互花米草的沿江分布格局和生長特性[A];第四屆中國紅樹林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8年

9 袁霞;黃冠閩;張宜輝;陳鷺真;王文卿;;互花米草和秋茄在潮汐水淹脅迫下光合響應機制的研究[A];第四屆中國紅樹林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8年

10 王東輝;張利權;管玉娟;;互花米草種群擴散動態(tài)模擬研究[A];第九屆全國河口海岸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李國江 張錫賢 張國光;互花米草危害加劇 萊州急需防治技術[N];中國漁業(yè)報;2005年

2 記者 董立萬邋通訊員 楊瑛;互花米草生死去留再起爭議[N];中國海洋報;2008年

3 徐瑞哲;“互花米草”或能造紙發(fā)電[N];解放日報;2008年

4 本報記者 王秋蓉;外籍互花米草并非“入侵物種”[N];中國海洋報;2009年

5 夏勇;外來入侵物種互花米草有望化害為利[N];中國綠色時報;2009年

6 楊小英;互花米草瘋長侵襲海灘[N];北海日報;2011年

7 馮樺;瘋長互花米草侵占閩江口濕地[N];福州日報;2007年

8 記者 劉們;互花米草并非生物多樣性的“克星”[N];上?萍紙;2009年

9 本報記者 符王潤 通訊員 周飛;瘋長的小草[N];廣東科技報;2011年

10 周華;北部灣面臨互花米草泛濫[N];中國漁業(yè)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慧;互花米草入侵鹽沼中蘆葦頂枯病的發(fā)生機制及生態(tài)后果[D];復旦大學;2013年

2 覃鳳飛;互花米草的瘤胃降解特性及其對奶牛瘤胃發(fā)酵與細菌多樣性的影響[D];南京大學;2014年

3 肖德榮;長江河口鹽沼濕地外來物種互花米草擴散方式與機理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王曉燕;互花米草基因型多樣性對入侵能力及生態(tài)系統(tǒng)功能的影響[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5 彭容豪;互花米草對河口鹽沼生態(tài)系統(tǒng)氮循環(huán)的影響[D];復旦大學;2009年

6 李賀鵬;外來入侵植物互花米草控制的生態(tài)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7 袁月;崇明東灘濕地蘆葦與互花米草種群間關系格局與影響因素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4年

8 唐龍;刈割、淹水及蘆葦替代綜合控制互花米草的生態(tài)學機理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9 馮建祥;互花米草入侵和利用本土紅樹植物防控情境下紅樹林濕地食物網(wǎng)關系研究[D];廈門大學;2013年

10 王卿;長江口鹽沼植物群落分布動態(tài)及互花米草入侵的影響[D];復旦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林貽卿;刈割對互花米草的防治效果及機理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8年

2 劉冬秀;崇明東灘互花米草入侵對碳—硫循環(huán)微生物群落的影響研究[D];上海大學;2015年

3 齊西同;九段沙濕地入侵植物互花米草自毒作用的初步研究[D];上海大學;2015年

4 張啟明;長江口南匯東灘優(yōu)勢種植被的光譜和理化參數(shù)信息提取與分析[D];上海海洋大學;2015年

5 邱亞會;浙江沿誨灘涂入侵物種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miflora)時空動態(tài)預測及生物量估測模型構建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5年

6 段琳琳;互花米草與兩種本地紅樹植物競爭的生理生態(tài)機理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5年

7 段博文;紅樹植物秋茄治理互花米草的生態(tài)效應研究[D];集美大學;2013年

8 李潤祥;白脊管藤壺在如東互花米草鹽沼的附著特征及其沉積效應[D];南京大學;2014年

9 姜路壹;互花米草SaSTT3A和SaSTT3B基因克隆和功能分析[D];南京大學;2014年

10 曹曉莉;互花米草入侵對我國濱海濕地底棲線蟲群落的影響[D];杭州師范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235818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nykj/235818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c23c3***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