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蚜蟲防治用藥對蜜蜂的急性毒性與風險評價
本文選題:啶蟲脒 + 氟啶蟲酰胺; 參考:《生態(tài)毒理學報》2017年02期
【摘要】:為明確草莓蚜蟲防治用藥對蜜蜂的影響,按照《化學農(nóng)藥環(huán)境安全評價試驗準則》和《化學品測試方法》要求測定了20%啶蟲脒SP、10%氟啶蟲酰胺WG和22%氟啶蟲胺腈SC對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的急性毒性,并采用危害商值(HQ)法進行了風險評價。急性毒性結果顯示:20%啶蟲脒SP、10%氟啶蟲酰胺WG和22%氟啶蟲胺腈SC對蜜蜂的急性經(jīng)口毒性試驗結果(48 h-LD50值)分別為4.47μg a.i.·蜂~(-1)、11.2μg a.i.·蜂~(-1)和0.0601μg a.i.·蜂~(-1),對蜜蜂的急性接觸毒性試驗結果(48 hLD50值)分別為11.0μg a.i.·蜂~(-1)、13.9μg a.i.·蜂~(-1)和0.643μg a.i.·蜂~(-1)。按《化學農(nóng)藥環(huán)境安全評價試驗準則》中毒性等級劃分標準,20%啶蟲脒SP、10%氟啶蟲酰胺WG和22%氟啶蟲胺腈SC對蜜蜂的毒性等級分別為中毒、低毒和高毒。風險評價結果表明,22%氟啶蟲胺腈SC對蜜蜂存在中等風險(HQ值為1 622),20%啶蟲脒SP和10%氟啶蟲酰胺WG對蜜蜂的風險為低風險,其HQ值分別為40.3和6.70。因此,草莓生產(chǎn)中可優(yōu)先選用10%氟啶蟲酰胺WG來防治蚜蟲,20%啶蟲脒SP次之。而使用22%氟啶蟲胺腈SC時,應注意采取措施降低其對蜜蜂的毒性風險,以免造成危害。
[Abstract]:In order to clarify the effect of strawberry aphids on honeybee,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chemical pesticide environmental safety assessment test guidelines and chemical test methods, 20% acetamiprid SPX 10% flutamide WG and 22% fluazidonitrile SC against Apis mellifera L.were determined. The risk was evaluated by hazard quotient (HQ) method. The acute toxicity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cute oral toxicity test results of 10% fluazinamide WG and 22% flutamide SC to bees were 4.47 渭 g / L and 0.0601 渭 g / kg, respectively, and the acute exposure toxicity to bees was 4.47 渭 g a.i. and 0.0601 渭 g / g, respectively. The acute toxicity of Acetamiprid 10% fluazinamide WG and 22% fluazinonitrile SC was 4.47 渭 g a.i. i-1 and 0.0601 渭 g,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 showed that the values of 48 hLD50 were 11.0 渭 g a.i. 1, 13.9 渭 g, and 0.643 渭 g, respectively. According to the criteria of environmental safety assessment of chemical pesticides, the toxic grades of 20% acetamiprid 10% flutamide WG and 22% flutamide SC to honeybee were toxic, low toxicity and high toxicity,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of risk evaluation showed that 22% flupronil SC had a moderate risk to bees with HQ values of 1 622 2% acetamidine SP and 10% flutamide WG as low risk, with HQ values of 40.3 and 6.70, respectively. Therefore, 10% fludiazolamide WG was preferred to control aphids 20% acetamidine SP in strawberry production. However, when using 22% fluazonitrile SC, som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reduce the risk of toxicity to honeybees, so as to avoid harm.
【作者單位】: 浙江省植物有害生物防控重點實驗室——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農(nóng)業(yè)部農(nóng)藥殘留檢測重點實驗室浙江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農(nóng)產(chǎn)品質(zhì)量標準研究所;
【基金】:公益性行業(yè)(農(nóng)業(yè))科研專項(201303088) 浙江省特色農(nóng)產(chǎn)品全產(chǎn)業(yè)鏈安全風險管控項目(ZJNY2016001)
【分類號】:X171.5;X59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S.Yamanaka;薄志堅;;評估化學品急性毒性的一種簡便方法[J];上海實驗動物科學;1992年04期
2 趙麗;邱江平;李鳳;;銅在蚯蚓體內(nèi)富集及對蚯蚓急性毒性的研究[J];中國農(nóng)學通報;2009年24期
3 鐘先玖;周元陵;陸其明;;二氯異戊烷的急性毒性和蓄積性研究[J];環(huán)境污染與防治;1990年02期
4 楊偉華,馮長君;取代芳烴對蝌蚪的急性毒性與構效關系[J];徐州建筑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5 趙麗;邱江平;;金屬銅、鋁對蚯蚓的急性毒性初試[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7年21期
6 劉長安;姜洋;王耀兵;;油污染對海參急性毒性的影響[J];海洋開發(fā)與管理;2009年02期
7 胡青云;呂偉婭;;染發(fā)廢水對鯉魚急性毒性試驗研究[J];河北農(nóng)業(yè)科學;2010年05期
8 王雷;李鳳;;取代芳烴對大型蚤急性毒性的定量構效關系研究[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0年23期
9 徐紅梅;田芳;靳丹萍;丁運生;張威;嚴國林;楊珍;卓彩虹;;咪唑型離子液體對小鼠的急性毒性[J];環(huán)境科學學報;2011年02期
10 瞿建國;鋅對金魚的急性毒性及在體內(nèi)的積累和分布[J];上海環(huán)境科學;1996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玉山;欒家杰;宋建國;;氯法拉濱急性毒性晝夜節(jié)律實驗[A];第十二屆全國數(shù)學藥理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9年
2 吳長興;趙學平;吳聲敢;陳麗萍;蒼濤;王彥華;王強;;2甲4氯對鵪鶉毒性與繁殖影響[A];中國毒理學會環(huán)境與生態(tài)毒理學專業(yè)委員會第二屆學術研討會暨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環(huán)境標準與基準專業(yè)委員會2011年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11年
3 程樹軍;潘芳;焦紅;;化學品魚類急性毒性的決策樹及替代試驗[A];第九屆中國實驗動物科學年會(2010新疆)論文集[C];2010年
4 王宏;沈英娃;盧玲;朱紅梅;陳宏;修瑞琴;許永香;高世榮;;典型有害化學品對水生生物的毒性研究[A];中國毒理學會第三屆全國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1年
5 薛銀剛;許霞;孫成;何歡;謝顯傳;;廢棄農(nóng)藥廠污染場地急性毒性和遺傳毒性研究[A];2012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第三卷)[C];2012年
6 唐自強;馮長君;劉長寧;;有機物對呆鰷魚急性毒性的電拓撲模型[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Public Health(CEPPH 2012)[C];2012年
7 張立;白乃彬;;酰胺系列化合物分子結構與對鼠急性毒性關系研究[A];Risk Assessment of Toxic Chemicals--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1年
8 耿寶榮;姚丹;紀冰;沈立福;黃浩;;重金屬鉻離子對兩種無尾兩棲類蝌蚪的急性毒性影響[A];中國動物學會兩棲爬行動物學分會2005年學術研討會暨會員代表大會論文集[C];2005年
9 郭蓉;羅朝利;史文慧;沈靜萍;邢建華;;抗感靈顆粒急性毒性的實驗研究[A];2010年中國藥學大會暨第十屆中國藥師周論文集[C];2010年
10 劉新會;侯娟;駱文茹;;環(huán)糊精對苯砜基乙酸酯發(fā)光菌急性毒性的效應[A];中國毒理學會第四屆全國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山東龍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術服務部;急性毒性、轉(zhuǎn)基因和藥殘檢測試驗[N];中國食品安全報;2011年
2 本報記者 張奇鋒;PX疑問與爭議[N];廣東科技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林晶;精VA唑禾草靈和解草唑的水解、光解及對大型n灥募斃遠拘員浠痆D];大連理工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賈琪;氟胺氰菊酯的立體選擇性毒性及蓄積行為研究[D];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2015年
2 張超;ATTM的體內(nèi)抗菌、毒理學及藥物代謝動力學研究[D];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2015年
3 妙志巖;人參茸芝膠囊的制備工藝、質(zhì)量評價及抗疲勞活性研究[D];吉林農(nóng)業(yè)大學;2015年
4 蔣攀文;截短側耳素—磺胺類拼合物的急性毒性及藥效學研究[D];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2016年
5 孫洪芹;低污染水中個人護理用品的生態(tài)毒性評價[D];東南大學;2016年
6 劉芳;新型釕(Ⅱ)配合物抗腫瘤活性及其毒性研究[D];山西大學;2016年
7 成麗蕓;急性毒性藻紅外測試中抗生素的敏感藻確定[D];重慶大學;2010年
8 曾理;肽修飾的甲氨蝶呤急性毒性及體內(nèi)釋放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1年
9 劉洋;取代苯類化合物對水生生物急性毒性的半經(jīng)驗量化計算研究[D];內(nèi)蒙古大學;2013年
10 于麗s,
本文編號:198928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nykj/1989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