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典型農業(yè)區(qū)農作物中有機氯農藥的生物富集特征與健康風險評價
本文選題:土壤-農作物體系 + 有機氯農藥 ; 參考:《環(huán)境污染與防治》2017年02期
【摘要】:分析了冀中典型農業(yè)區(qū)土壤-農作物體系中有機氯農藥(OCPs)殘留與生物富集特征,探討了該地區(qū)所產農作物的可食部分對人體健康產生的潛在風險。結果表明:11種OCPs以滴滴涕(DDTs)和六六六(HCHs)為主要殘留物。土壤中DDTs和HCHs殘留量總計達36.52~73.45ng/g,在各自的異構體中p,p’-DDT和γ-HCH所占比例最高,表明OCPs污染主要為近期輸入所致。玉米和小麥各器官中,OCPs均在籽粒中最高,分別殘留20.66~33.33、19.14~34.57ng/g。小麥和玉米對HCHs的富集能力均強于DDTs。研究顯示,該地區(qū)玉米與小麥籽粒中OCPs含量雖未超過《農產品安全質量無公害蔬菜安全要求》(GB 18406.1—2001)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12),但OCPs致癌總風險相對較高,玉米和小麥中均超過了1×10-6,小麥中OCPs的非致癌總風險和致癌總風險均大于玉米,因此該地區(qū)應該優(yōu)先關注OCPs對小麥所造成的糧食安全問題。
[Abstract]:The characteristics of organochlorine pesticide (OCPs) residues and bioconcentration in soil-crop systems in typical agricultural areas of central Hebei Province were analyzed and the potential risks to human health caused by edible parts of crops produced in this area were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DT DDTs and HCHs were the main residues of OCPs. The residual amounts of DDTs and HCHs in soil amounted to 36.52ng / g 73.45ng / g, and the proportion of OCPs and 緯 -HCH was the highest in their isomers, indicating that the pollution of OCPs was mainly caused by recent input. The OCPs of corn and wheat were the highest in grain, and the residues were 20.66 ~ 33.33 ~ (3) C ~ (19.14) ~ (34. 57) ng 路g ~ (-1), respectively. The enrichment ability of wheat and maize to HCHs was stronger than that of DDTs. Research shows that Although the content of OCPs in corn and wheat grains in this area was not higher than that of < Safety require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Safety quality of Non-Pollutant vegetables > GB18406.1-2001) and the maximum Pesticide residue limit in Food Safety Standard Foods (GB2763-2012), the total risk of OCPs carcinogenesis was relatively high. The total non-carcinogenic and carcinogenic risk of OCPs in wheat is higher than that in maize. Therefore, priority should be given to the food security of wheat caused by OCPs in this area.
【作者單位】: 滿洲里市環(huán)境保護監(jiān)測站;內蒙古環(huán)境監(jiān)測中心站;中國環(huán)境科學研究院地下水與環(huán)境系統(tǒng)工程創(chuàng)新基地;
【基金】: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No.2012ZX07203-003)
【分類號】:X592;X8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江年;一本反對使用有機氯的書出版[J];中國環(huán)境科學;2001年02期
2 曹云;王琳;董錚;曹旭靜;梅雯;;全自動濃縮儀濃縮土壤中有機氯農藥研究[J];化工之友;2007年15期
3 姚慧麗;王英輝;祁士華;游遠航;;土壤-水環(huán)境系統(tǒng)有機氯農藥地球化學特征[J];環(huán)境科學與技術;2008年06期
4 賀珊珊;曹菱;王焰新;董創(chuàng)舉;林聰輝;;江漢平原中部表層土壤中有機氯農藥分布及來源[J];環(huán)境科學與技術;2013年02期
5 李澄平;施用有機氯農藥20年的土壤中的殘留量及提取法的比較[J];國外醫(yī)學參考資料(衛(wèi)生學分冊);1975年02期
6 沈治平 ,王緒卿 ,林媛真;微量血中有機氯農藥含量的測定方法[J];衛(wèi)生研究;1980年03期
7 李俊和;;鐵路貨洗污水中有機氯農藥含量的測定方法[J];鐵道勞動衛(wèi)生通訊;1980年01期
8 ;鍵合擔體用于水中有機氯農藥的測定[J];環(huán)境科學;1981年04期
9 鄧明,張國安,謝f ;湖、塘水及魚體有機氯農藥殘留水平[J];環(huán)境與健康雜志;1987年02期
10 陳紹娟;;大氣中有機氯農藥的污染[J];環(huán)境科學與技術;1987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冉聃;童延斌;劉子龍;李微微;魯建江;;新疆石河子地區(qū)土壤中有機氯農藥種類研究[A];持久性有機污染物論壇2010暨第五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2 王英輝;祁士華;游遠航;;經濟作物基地有機氯農藥地球化學研究[A];全國環(huán)境生態(tài)地球化學調查與評價論文摘要集[C];2006年
3 徐殿斗;馬玲玲;陳揚;鄭海亮;許國飛;;北京某城區(qū)雨水中有機氯農藥的特征及源解析[A];持久性有機污染物論壇2009暨第四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4 袁合金;張安平;;土壤中手性有機氯農藥對映體分數的分析與測定[A];持久性有機污染物論壇2009暨第四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5 周溶冰;謝正苗;朱利中;;錢塘江沿岸土壤中有機氯農藥殘留水平探索[A];持久性有機污染物論壇2009暨第四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6 蘇曉燕;;無錫某地區(qū)土壤中有機氯農藥污染狀況調查[A];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集(第二卷)[C];2009年
7 劉慶陽;何濱;胡敬田;邱長春;江桂斌;;安徽沿淮河流域居民血液中有機氯農藥含量水平調查[A];第五屆全國環(huán)境化學大會摘要集[C];2009年
8 金玉善;何苗;趙香愛;王鑫舜;李東浩;;人參及種植土壤中有機氯農藥的殘留[A];持久性有機污染物論壇2010暨第五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9 南淑清;周培疆;王玲玲;王蕭磊;;土壤中有機氯農藥現(xiàn)狀及殘留分析[A];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下卷)[C];2006年
10 穆倩;祁士華;劉華峰;;重慶沿江經濟帶土壤中有機氯農藥地球化學分布特征[A];全國環(huán)境生態(tài)地球化學調查與評價論文摘要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本報記者 段佳;楊樹葉成空氣污染風向標[N];大眾科技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靜靜;吉林省主要城市城郊土壤—蔬菜系統(tǒng)中有機氯農藥殘留及風險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東北地理與農業(yè)生態(tài)研究所);2016年
2 笪春年;黃河入?诃h(huán)境介質中有機氯農藥環(huán)境地球化學行為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4年
3 郭志勇;自然水體中多種固相物質對有機氯農藥的吸附特征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4 張原;有機氯農藥中氯同位素分析技術研究及其環(huán)境意義[D];中國地質大學;2013年
5 M D M D W Mangala M Kumari Yatawara;福建省和海南省海灣有機氯農藥和重金屬生物與環(huán)境交換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2010年
6 周靜;上海地區(qū)合成麝香和有機氯農藥的母嬰暴露及人體傳遞特征研究[D];上海大學;2013年
7 徐鵬;不同類型土壤中有機氯農藥形態(tài)分布規(guī)律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4年
8 屈偉月;廣東省特殊人群血液和母乳中多溴聯(lián)苯醚、有機氯農藥和多氯聯(lián)苯的初步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2007年
9 葛冬梅;微山湖Qg源有機氯農藥分布、釋放及生態(tài)風險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4年
10 孫玉川;有機氯農藥和多環(huán)芳烴在表層巖溶系統(tǒng)中的遷移、轉化特征研究[D];西南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順琴;黔產食品中三唑類殺菌劑與有機氯農藥的殘留檢測技術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15年
2 來旭國;鞍鋼廠區(qū)及周邊空氣和土壤中有機氯農藥污染及遷移規(guī)律研究[D];遼寧科技大學;2014年
3 周培學;近30年有機氯農藥和重金屬在中國北方嚙齒類動物中的變化趨勢[D];浙江工業(yè)大學;2015年
4 屈靜;城市雨水和土壤中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分析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4年
5 吳敏;南水北調中線丹江口水庫調水前有機氯農藥的分布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4年
6 袁自遵;金屬—有機框架材料MIL-101吸附分離性能研究[D];東華理工大學;2014年
7 姜珊;巢湖主要湖口水體、沉積物和銅銹環(huán)棱螺中有機氯農藥的殘留特征與風險評價[D];安徽大學;2016年
8 韋緒好;焦崗湖流域農田土壤有機氯農藥和重金屬污染特征及生態(tài)風險評價[D];安徽大學;2016年
9 徐彪;巢湖魚體內有機氯農藥富集及其分布特征研究[D];安徽大學;2016年
10 暴志蕾;長三角地區(qū)飲用水源地有機污染物特征分析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182382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nykj/1823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