芽孢桿菌促生抑菌物質鑒定及機理研究
本文選題:芽孢桿菌 切入點:促生 出處:《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15年博士論文
【摘要】:根際促生細菌(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是指生存在根際范圍內(nèi),對植物生長有促進或對病原菌有拮抗作用的有益細菌的統(tǒng)稱。目前已報道的促生機制包括提高氮、磷等營養(yǎng)元素的可利用性,分泌生長素、分裂素、赤霉素等植物激素,產(chǎn)生ACC脫氨酶降低植物體內(nèi)乙烯含量,產(chǎn)生2,3-丁二醇、3-羥基-2-丁酮等揮發(fā)性物質等。芽孢桿菌是一類重要的根際促生細菌,由于其能產(chǎn)生抗逆性強的芽孢、對環(huán)境和人畜安全等特性而被廣泛地應用于實際生產(chǎn)中。本實驗室前期研究發(fā)現(xiàn)枯草芽孢桿菌OKB105能夠促進煙草和水稻等植物生長、提高煙草對花葉病毒的抗性,還可以用于防治根結線蟲病,但是其促生和生防機制尚不完全清楚。本研究通過與水稻互作的枯草芽孢桿菌OKB105表達譜數(shù)據(jù)分析,結合其突變體文庫篩選,確定芽孢桿菌促生相關基因,再對這些基因進行定點突變和功能回復,結合構建突變體、高效液相色譜、Real-time PCR、Elisa等技術確定該促生物質和其促生機理。此外,本研究還評估了芽孢桿菌揮發(fā)性物質對水稻白葉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oe pv.orzae)的抑菌效果,鑒定出具有抑菌活性的揮發(fā)性物質,并研究其抑菌機理。主要研究結果如下:1.枯草芽孢桿菌OKB105能夠明顯促進水稻株高的生長,促生效果為25.2%。為了揭示其促生機制,我們對與水稻互作2 h的枯草芽孢桿菌OKB105的表達譜進行分析。結果表明,與水稻互作后共有176個基因的表達水平發(fā)生差異變化,占枯草芽孢桿菌OKB105轉錄組的3.8%。針對其功能已知的122個差異表達的基因進行功能分析,主要涉及新陳代謝、轉運、運動性、趨化性等方面,其中4組基因受水稻影響最大,分別是:與碳水化合物、氨基酸代謝及轉運相關的基因;與轉錄調控子相關的基因;與產(chǎn)孢、運動性、趨化性相關的基因以及與糖醛酸磷壁酸生物合成相關基因。這些結果表明在芽孢桿菌與植物互作的過程中:(1)芽抱桿菌能夠利用植物分泌的物質作為碳源和氮源;(2)芽孢桿菌能夠感受周圍環(huán)境的變化作出反應,提高自身的競爭力;(3)植物能夠通過向芽孢桿菌提供能量來間接的影響其產(chǎn)孢及細胞壁成分等。我們通過表達譜芯片技術分析了與水稻互作后的OKB105差異表達基因,為進一步揭示植物與芽孢桿菌的互作機制打下基礎。2.我們同時對枯草芽孢桿菌OKB105促生活性物質的基本特性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這種促生物質熱穩(wěn)定,且分子量3 kDa。隨后對構建的OKB105突變體文庫中的700個突變體進行篩選,篩選出4個同時對煙草和水稻促生缺陷的突變體。隨后通過反向PCR等技術對4個突變體中轉座子的插入位點進行鑒定,發(fā)現(xiàn)4個被突變基因分別為:yecA基因編碼假定的氨基酸/多胺透性酶;yusV基因編碼Fe(Ⅲ)-嗜鐵素轉運蛋白,與Fe(Ⅲ)攝取相關;sigH基因編碼RNA聚合酶sigma H因子;comX基因編碼信息素前體,與感受態(tài)形成相關。結合表達譜數(shù)據(jù),我們發(fā)現(xiàn)表達譜數(shù)據(jù)中差異表達的speA基因和本章篩選出的yecA基因都與多胺相關。speA基因編碼精氨酸脫羧酶,參與多胺的生物合成,yecA則與多胺轉運有關。因此,我們推測枯草芽孢桿菌OKB105對植物的促生活性與多胺有關。3.為了證實這一猜測,我們構建了yecA和speB的定點突變體,編碼假定的氨基酸/多胺透性酶的yecA基因和編碼胍丁胺酶的speB基因分別參與枯草芽孢桿菌OKB105的多胺分泌和生物合成過程,這兩個基因的破壞都會導致OKB105促生能力的缺陷,而speB的功能回復體則會恢復其對植物的促生效果。隨后結合衍生及HPLC技術對OKB105及其突變體的發(fā)酵上清液進行分析,確定亞精胺是OKB105促進植物生長的關鍵物質。同時用不同濃度人工合成的亞精胺浸種處理煙草,發(fā)現(xiàn)5-100μM的亞精胺確實能夠促進煙草根的生長。通過Real-time PCR檢測煙草體內(nèi)促生相關基因的表達水平,發(fā)現(xiàn)OKB105、speB功能回復體和5μM亞精胺處理過的煙草的擴張蛋白基因Nt-EKPA1和Nt-EXPA2上調表達,乙烯合成相關基因ACO1下調表達,而ELISA結果同樣證明OKB105、speB功能回復體和亞精胺處理能夠明顯降低煙草葉片的乙烯含量。這些結果表明OKB105分泌的亞精胺在一定程度上通過誘導擴張蛋白相關基因的表達和抑制乙烯的合成來促進植物的生長。我們首次證實了芽孢桿菌通過分泌亞精胺促進植物生長,揭示了芽抱桿菌促生的一種新機制。4.本論文還對芽抱桿菌揮發(fā)性物質的抑菌活性進行了評估。首先對50株芽孢桿菌揮發(fā)性物質的抑細菌活性進行篩選,發(fā)現(xiàn)枯草芽孢桿菌OKB105和蠟樣芽孢桿菌D13產(chǎn)生的揮發(fā)性物質能夠明顯抑制水稻白葉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Xoo)的菌落生長和細胞活性。通過掃描電鏡和透射電鏡技術對Xoo的外部形態(tài)和內(nèi)部結構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對照Xoo細胞壁光滑,細胞呈桿狀,而揮發(fā)性物質處理后的Xoo細胞壁凹陷,細胞變得畸形、膨脹或是皺縮,不呈桿狀,且細胞質濃縮。此外,D13揮發(fā)性物質處理能夠降低Zoo的致病力和抑制致病相關基因的表達。隨后,我們通過氣質聯(lián)用對OKB105和D13產(chǎn)生的揮發(fā)性物質進行分析,鑒定出OKB105產(chǎn)生的7個揮發(fā)性物質和D13產(chǎn)生的12個揮發(fā)性物質。其中,癸醇和3,5,5-三甲基己醇能夠抑制Xoo的生長,并且3,5,5-三甲基己醇對水稻細菌性條斑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icola)、番茄細菌性斑點病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tomato DC3000)和番茄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 pv.tomato)也有同樣的抑制效果,說明其對病原細菌具有廣譜毒性。
[Abstrac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acillus subtilis OKB105 can promote the growth of plants such as nitrogen , phosphorus and other plant hormones , such as growth hormone , secretory growth hormone , schizoid , gibberellin and so on . The results show that Bacillus subtilis OKB105 can promote the growth of plants such as tobacco and rice , and to produce 2 , 3 - butanediol , 3 - hydroxy - 2 - butanone and other volatile substances . In order to confirm this speculation , we have found that the genes encoding arginine decarboxylase , yecA gene encoding putative amino acid / polyamine and the speB gene encoding guanidinase are involved in the growth of plants . The same inhibitory effect was also found in the bacterial blight of tomato ( Pseudomonas syringae pv . vulgaris DC3000 ) and Ralstonia solanacoccup pv . wilt , which indicated that it had broad - spectrum toxicity to pathogenic bacteria .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S18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秀花;芽孢桿菌的應用研究及進展[J];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5期
2 張華勇,李振高;土壤芽孢桿菌及其資源的持續(xù)利用[J];土壤;2001年02期
3 于雅瓊;陳紅艷;李平蘭;周偉;;不同生境中芽孢桿菌的分離鑒定及藥敏性檢測[J];食品科學;2007年07期
4 劉國紅;劉波;林乃銓;林營志;;芽孢桿菌的系統(tǒng)進化及其屬分類學特征[J];福建農(nóng)業(yè)學報;2008年04期
5 劉國紅;林乃銓;林營志;劉波;;芽孢桿菌分類與應用研究進展[J];福建農(nóng)業(yè)學報;2008年01期
6 余云彥;劉彥隆;徐龍;李校X;;從野芷湖中分離與篩選低溫凈水芽孢桿菌[J];溫州醫(yī)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7 王劉慶;王秋影;廖美德;;多粘類芽孢桿菌生物特性及其機理研究進展[J];中國農(nóng)學通報;2013年11期
8 劉世珍;;Applied Microbiology公司在重組芽孢桿菌方面的研究[J];生物技術通報;1988年07期
9 謝新東,陳濟琛,林新堅,,鄭時利,劉中柱;一株芽孢桿菌產(chǎn)生脲酶條件及脲酶提取研究[J];微生物學通報;1996年02期
10 陳小煌;李自然;黃小云;葉秀云;劉波;林娟;;多粘類芽孢桿菌培養(yǎng)條件優(yōu)化研究[J];福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國紅;林乃銓;林營志;劉波;;芽孢桿菌分類與應用研究進展[A];第三屆全國微生物資源學術暨國家微生物資源平臺運行服務研討會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2 劉國紅;劉波;林乃銓;林營志;;芽孢桿菌的系統(tǒng)進化及其屬分類學特征[A];第三屆全國微生物資源學術暨國家微生物資源平臺運行服務研討會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3 劉忠梅;王琦;梅汝鴻;;植物內(nèi)生芽孢桿菌作用機理初探[A];中國植物病理學會2004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4 寧華;孫群;楊志榮;;對滇池中具有溶藻能力的芽孢桿菌初探[A];“環(huán)境與健康”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7年
5 劉桂君;尚宏忠;;生防菌芽孢桿菌的分離鑒定與拮抗性實驗[A];2010年中國菌物學會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0年
6 潘康成;馮興;崔恒敏;張亞蘭;趙爽;;實時熒光定量PCR檢測雞口服枯草芽孢桿菌后腸道芽孢桿菌數(shù)量變化[A];第四屆第十次全國學術研討會暨動物微生態(tài)企業(yè)發(fā)展戰(zhàn)略論壇論文集(下冊)[C];2010年
7 石明旺;李央央;;一株芽孢桿菌的生防效果研究[A];河南省植物病害研究進展——河南省植物病理學與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11年
8 高梅影;戴順英;彭可凡;;蘇云金芽孢桿菌工程菌的重組質粒向其他芽孢桿菌的轉移[A];生命科學與微生物專輯[C];2004年
9 王勇軍;王慧敏;齊俊生;王琦;梅汝鴻;;芽孢桿菌基因缺失體系的建立[A];中國生物工程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暨全國生物反應器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10 羅遠嬋;張道敬;魏鴻剛;李淑蘭;沈國敏;李元廣;;多粘類芽孢桿菌農(nóng)用活性研究進展[A];第四屆中國植物細菌病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4條
1 王芳 編譯;難辨梭狀芽孢桿菌快速傳播[N];北京科技報;2013年
2 潘康成邋楊漢博;飼用芽孢菌作用機理的研究應用[N];中國畜牧獸醫(yī)報;2008年
3 記者 高建進;我國發(fā)現(xiàn)地球微生物新種:兵馬俑芽孢桿菌[N];光明日報;2014年
4 記者王俊鳴;美發(fā)現(xiàn)抗病毒孢子的人體抗體[N];科技日報;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躍;海洋源益生芽孢桿菌的篩選、鑒定及應用研究[D];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14年
2 侯曉陽;多粘類芽孢桿菌SC2形態(tài)分化的分子機制研究[D];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2015年
3 張言周;Bacillus altitudinis SYBC hb4的分離鑒定及其過氧化氫酶性質與應用研究[D];江南大學;2016年
4 謝珊珊;芽孢桿菌促生抑菌物質鑒定及機理研究[D];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15年
5 王偉舵;防治水稻細菌性病害生防芽孢桿菌菌株篩選及芽孢桿菌處理后水稻蛋白質組學研究[D];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12年
6 汪洋;芽孢桿菌染色體編輯系統(tǒng)構建及三種抗真菌物質合成的遺傳調控研究[D];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12年
7 焦凌霞;DnaK基因調控酸土脂環(huán)酸芽孢桿菌嗜酸耐熱生理特性研究[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12年
8 劉偉;芽孢桿菌(Bacillus spp.)拮抗菌株的篩選及TasA基因研究[D];福建農(nóng)林大學;2006年
9 張振華;生防多粘芽孢桿菌SQR-21的定殖與誘導植物系統(tǒng)抗性研究[D];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11年
10 黃琴;芽孢桿菌影響Caco-2、RAW264.7細胞及小鼠免疫功能的研究[D];浙江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影;益生芽孢桿菌電磁場生物效應的研究[D];大連海洋大學;2015年
2 李繼兵;五株芽孢桿菌新種的分離純化及其鑒定研究[D];上海海洋大學;2015年
3 王超;萎縮芽孢桿菌(Bacillus atrophaeus)與鈾、鉻相互作用機理研究[D];西南科技大學;2015年
4 楊若嵐;烏雞源芽孢桿菌與中草藥配伍對烏雞生長性能與免疫性能的影響[D];河南科技大學;2015年
5 胡寶翠;豬源益生性芽孢桿菌的篩選與抑菌活性研究[D];齊魯工業(yè)大學;2015年
6 崔榮強;海洋生境芽孢桿菌對植物的多功能作用[D];青島科技大學;2015年
7 程園園;苜蓿根際芽孢桿菌的分離鑒定及特性分析[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5年
8 劉邊;類芽孢桿菌YS-1抑制柑橘采后青霉病菌活性成分的分離及結構鑒定[D];江西農(nóng)業(yè)大學;2015年
9 屈文杰;飼用芽孢桿菌先天抗鱟素篩選及后天抗鱟素選育研究[D];江西農(nóng)業(yè)大學;2013年
10 葉學軍;地芽孢桿菌CHB1產(chǎn)CGTase的分離純化及基因的克隆與表達[D];福州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70529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nykj/1705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