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長期氮磷鉀肥配施對貴州黃壤玉米產量和土壤養(yǎng)分可持續(xù)性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18-03-01 18:27

  本文關鍵詞: 黃壤 長期氮磷鉀肥配施 相對產量 土壤養(yǎng)分可持續(xù)性指數 出處:《應用生態(tài)學報》2017年1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為明確長期氮磷鉀肥配施下貴州典型黃壤玉米產量、氮磷鉀肥增產效應及土壤養(yǎng)分的演變特征,利用國家貴陽黃壤肥力與肥效長期定位試驗,研究氮磷鉀平衡施肥(NPK)與缺素施肥(N、NK、NP、PK)對玉米相對產量、氮磷鉀肥增產貢獻率及土壤氮磷鉀素養(yǎng)分可持續(xù)性指數等的影響.結果表明:氮磷鉀平衡施肥有顯著增產效果,玉米相對產量均值為:NPKNPNKPKCK;氮、磷、鉀肥增產貢獻率和農學利用率均為氮肥磷肥鉀肥,施肥依存度為氮、磷、鉀肥配施氮肥磷肥鉀肥,但缺磷處理(NK)玉米相對產量以每年1.4%的速度極顯著下降,磷肥貢獻率和依存度則以每年2.3%和1.4%的速度極顯著上升,最終磷肥對玉米生產的影響逐漸與氮肥持平;缺磷處理土壤p H值和有機質含量均最低,而缺氮處理則較高;施用化學磷肥可提高黃壤磷素可持續(xù)性指數,但氮肥和鉀肥對黃壤氮素和鉀素可持續(xù)性指數無顯著影響.綜上,平衡施肥是貴州典型黃壤地區(qū)玉米高產的重要保障,其中磷肥與氮肥同等重要,但長期單施化肥尤其是缺磷處理不利于黃壤養(yǎng)分的可持續(xù)利用.
[Abstract]: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yield of maize, the effect of nitrogen, phosphorus and potassium fertilizer on maize yield and the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nutrients under long-term nitrogen, phosphorus and potassium fertilizer application in Guizhou typical yellow soil, a long-term localization experiment of fertility and fertilizer efficiency in Guiyang yellow soil was conducted. The effects of NPK and NPK on relative yield of maize, contribution rate of N, P, K fertilizer and sustainability index of soil N, P and K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alanced fertilization of N, P and K had significant effect on yield increase. The average relative yield of maize was: NPKNPNKPKCKN, N, P, K fertilizer contribution rate and agronomic utilization efficiency were N, P, K, N, P, K, N, P, K, N, P, K, N, P, K, N, P, K, N, P, K, N, P, K, However, the relative yield of maiz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t the rate of 1.4% per year, and the contribution rate and dependence of phosphorus fertilizer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t 2.3% and 1.4% per year, and the effect of phosphorus fertilizer on maize production was gradually equal to that of nitrogen fertilizer. Phosphorus deficiency treatment had the lowest pH value and organic matter content, while nitrogen deficiency treatment had higher phosphorus sustainability index, but nitrogen and potassium fertilizer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sustainability index of phosphorus in yellow soil. Balanced fertilization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high yield of maize in typical yellow soil area of Guizhou Province, among which phosphorus fertilizer is as important as nitrogen fertilizer, but long-term single fertilizer application, especially phosphorus deficiency treatment,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nutrients in yellow soil.
【作者單位】: 貴州省農業(yè)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農業(yè)部貴州耕地保育與農業(yè)環(huán)境科學觀測實驗站;貴州省農業(yè)科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1461069) 貴州省科技計劃項目([2017]2852) 貴州省農業(yè)科學院科技創(chuàng)新專項([2017]06);貴州省農業(yè)科學院自主創(chuàng)新專項(2014007)資助 貴州省科技廳省院聯(lián)合基金項目([2015]7079)~~
【分類號】:S158;S51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霍習良,許嗥,張俊梅,陳亞恒;土壤養(yǎng)分限制譜序的知識表達和判別體系探討[J];土壤通報;2002年02期

2 侯惠光,張金蓮,羅新湖,聶國華;伊寧市土壤養(yǎng)分的變化及施肥對策[J];新疆農業(yè)科技;2003年06期

3 徐麗華;魏朝富;謝德體;楊偉;;土壤養(yǎng)分遙感監(jiān)測研究進展[J];農機化研究;2011年09期

4 王蓬;王海榮;;土地荒漠化過程中土壤養(yǎng)分變化分析及對策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2年24期

5 武偉,唐明華,劉洪斌;土壤養(yǎng)分的模糊綜合評價[J];西南農業(yè)大學學報;2000年03期

6 余順和,楊惠蘭,鄭梅玲;和靜縣土壤養(yǎng)分現(xiàn)狀及施肥對策[J];新疆農業(yè)科技;2001年05期

7 馮鋒,楊新泉,李振聲;植物高效利用土壤養(yǎng)分潛力和土壤環(huán)境良性循環(huán)——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完成情況總結[J];中國基礎科學;2001年07期

8 劉長慶,王德科,王文香,桑為民;不同棚齡大棚土壤養(yǎng)分年度變化特征研究[J];中國農學通報;2001年06期

9 肖洪浪,李濤,劉立超;沙漠地區(qū)麥田土壤養(yǎng)分運動特征[J];中國生態(tài)農業(yè)學報;2001年01期

10 陳浮,濮勵杰,曹慧,彭補拙,楊桂山,周生路;近20年太湖流域典型區(qū)土壤養(yǎng)分時空變化及驅動機理[J];土壤學報;2002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羅國安;項建軍;袁全;;分散經營模式下的土壤養(yǎng)分的精準管理研究[A];中國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2 李紅裔;張野;趙迪;吳錫欣;;基于神經網絡多模型的土壤養(yǎng)分肥力評價[A];中國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3 馬友華;胡勤遠;賈盛寧;梁紅霞;黃界潁;張自立;;安徽省土壤養(yǎng)分和肥料信息系統(tǒng)研究[A];第八屆全國青年土壤暨第三屆全國青年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科學工作者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2年

4 邢竹;李春杰;郭建華;王貴政;;土壤養(yǎng)分信息系統(tǒng)在平衡施肥中的應用(摘要)[A];中國地壤學會第十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第五屆海峽兩岸土壤肥料學術交流研討會文集(面向農業(yè)與環(huán)境的土壤科學專題篇)[C];2004年

5 鄭小佳;鄧良基;張世熔;張春;黃成毅;茍曦;;川中丘陵區(qū)不同地形位置下土壤養(yǎng)分特征研究[A];慶祝中國土壤學會成立60周年?痆C];2005年

6 張淑娟;王鳳花;張海紅;趙華民;;基于近紅外光譜技術的土壤養(yǎng)分檢測方法[A];紀念中國農業(yè)工程學會成立30周年暨中國農業(yè)工程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CSAE 2009)論文集[C];2009年

7 武繼承;龔子同;鄭惠玲;薛毅芳;;土壤養(yǎng)分變化特征與土壤保護研究[A];中國地壤學會第十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第五屆海峽兩岸土壤肥料學術交流研討會文集(面向農業(yè)與環(huán)境的土壤科學專題篇)[C];2004年

8 張琳;張鳳榮;呂貽忠;孔祥斌;王茹;;大城市郊區(qū)耕地集約利用程度變化趨勢及對土壤養(yǎng)分的影響——以北京市大興區(qū)為例[A];中國土壤學會第十一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第七屆海峽兩岸土壤肥料學術交流研討會論文集(中)[C];2008年

9 李鑫鑫;王學奎;王沫;涂代群;牟來明;徐澤剛;宋慧潔;;稻連輪作區(qū)水稻土壤養(yǎng)分與微生物數量分析[A];全國第9屆天然藥物資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10 姬寶霖;申向東;呂志遠;索全義;劉挨剛;呂忠義;胡敏;;利用高含沙洪水治沙淤地土壤養(yǎng)分、粒徑分布特征分析[A];2006中國科協(xié)年會農業(yè)分會場論文專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華凌;氣候變化可導致土壤養(yǎng)分失衡[N];科技日報;2013年

2 高科;土壤養(yǎng)分測試儀[N];河北科技報;2001年

3 趙強;土壤養(yǎng)分的分析方法[N];山西科技報;2004年

4 通訊員 姜曉平;磴口土壤養(yǎng)分含量逐年上升[N];巴彥淖爾日報(漢);2010年

5 本報通訊員 李明昊 唐紅艷;今年該種啥 鼠標一點通[N];中國氣象報;2011年

6 農友;玉米遭受風雨災害的補救措施[N];陜西科技報;2009年

7 本報記者 周洲;產區(qū)懼怕“拉尼娜”威脅[N];國際商報;2010年

8 本報記者 樊保磊;大旱之年 農華101再現(xiàn)王者風范[N];河南科技報;2013年

9 實習生 夏麗莎 本報記者 夏先清;抗旱,不僅僅需要水[N];四川日報;2006年

10 本報記者 聶翠蓉;改變小基因催生大能源[N];科技日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芬;陜西省土壤養(yǎng)分與肥料資源利用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5年

2 趙業(yè)婷;基于GIS的陜西省關中地區(qū)耕地土壤養(yǎng)分空間特征及其變化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5年

3 趙月玲;精準作業(yè)區(qū)土壤養(yǎng)分和水分時空變異規(guī)律及肥力評價研究[D];吉林農業(yè)大學;2015年

4 陳航;吉林省中部黑土區(qū)土壤養(yǎng)分時空變異規(guī)律及精準管理區(qū)劃分的研究[D];吉林農業(yè)大學;2015年

5 徐麗華;土壤養(yǎng)分預測方法的比較研究[D];西南大學;2012年

6 劉雪梅;基于可見近紅外光譜檢測土壤養(yǎng)分及儀器開發(fā)[D];東華大學;2014年

7 姜城;不同經營體制下土壤養(yǎng)分空間變異規(guī)律及管理技術的研究[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00年

8 許紅衛(wèi);田間土壤養(yǎng)分與作物產量的時空變異及其相關性研究[D];浙江大學;2004年

9 李瑞;規(guī)模經營條件下土壤養(yǎng)分精準管理研究[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06年

10 王紅娟;我國北方糧食主產區(qū)土壤養(yǎng)分分布特征研究[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重潔;山西省耕地土壤養(yǎng)分空間分布及其與地貌禾口土壤的相關性研究[D];山西農業(yè)大學;2015年

2 王紫如;植物在土壤肥力演替中的貢獻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5年

3 張惠;典型綠茶茶園土壤養(yǎng)分和重金屬的空間變異特性分析及肥力質量評價[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15年

4 羅博;昌都地區(qū)“老五縣”農業(yè)土壤養(yǎng)分特征及綜合評價[D];西南大學;2015年

5 譚春薦;保護性耕作對坡耕地土壤養(yǎng)分維持及水蝕防控效應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5年

6 趙映翠;宜君縣核桃經濟林地土壤養(yǎng)分調查與肥力綜合評價[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5年

7 員敏;榆林地區(qū)土壤養(yǎng)分時空變異研究[D];長安大學;2015年

8 馬樺薇;煤炭基地村莊復墾土壤養(yǎng)分時空變化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5年

9 何薇;柳江縣土壤養(yǎng)分空間變異特征研究[D];廣西大學;2015年

10 龔智群;基于GIS的第七師主要團場土壤養(yǎng)分評價與管理研究[D];石河子大學;2014年

,

本文編號:155305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nykj/155305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7af28***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