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土厚度對煤矸石充填重構土壤活性有機碳分布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17-12-14 14:41
本文關鍵詞:覆土厚度對煤矸石充填重構土壤活性有機碳分布的影響
更多相關文章: 覆土厚度 煤矸石 復墾土壤 土壤有機碳 活性有機碳
【摘要】:按照不同覆土厚度將研究區(qū)分為A(100 cm),B(60~100 cm),C(40~60 cm)和D(20~40 cm)4類采樣區(qū),分別采集重構土壤剖面不同深度土壤或煤矸石樣品,測定其含水量(WC)、p H值、密度(BD),以及有機碳(SOC)、可溶性有機碳(DOC)和微生物生物量碳(MBC),研究覆土厚度對活性有機碳(AOC)分布的影響。結果表明:復墾5 a后,試驗區(qū)0~20 cm土壤層SOC含量增加0.48 g/kg,DOC平均含量為46.86 mg/kg,MBC平均含量為46.09 mg/kg。與其他類型重構土壤相比,研究區(qū)有機碳庫的恢復進度較慢,這主要受制于區(qū)域土壤性質(zhì)和復墾地的土地利用方式。研究區(qū)相同土壤層的SOC含量大小關系為ABCD,也即隨覆土厚度增加,煤矸石充填重構土壤SOC含量也相應增加。采樣區(qū)B和C的0~20 cm土壤層MBC含量相對較高,說明覆土厚度過薄或過厚,均不利于表層土壤MBC的積累;采樣區(qū)D的煤矸石層DOC含量高達97.90 mg/kg,表層土壤中含量也達到64.80 mg/kg,均高于其他采樣小區(qū),說明覆土厚度較薄時,上覆土壤DOC含量很可能受到煤矸石層的影響。煤矸石層的qMBC值不能準確反映重構土壤肥力質(zhì)量,而上覆土壤的肥力質(zhì)量和SOC,我們可以用MBC來表征或預測。MBC與重構土壤p H值、BD呈極顯著負相關(p0.01)、與WC呈顯著正相關關系(p0.05),而SOC和DOC與上述土壤理化性質(zhì)的關系卻與之相反。
【作者單位】: 安徽理工大學地球與環(huán)境學院;安徽省煤炭勘探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安徽理工大學測繪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51274013,41572333)
【分類號】:S153.6;TD849.5
【正文快照】: 因土壤有機碳(SOC)礦化和CO2釋放對近地表大氣中溫室氣體組分及質(zhì)量分數(shù)的貢獻,SOC分布及其影響因素研究成為近期熱點問題[1-2]。陸地土壤是地球表面最大的碳庫,SOC儲量可達2 000 Pg[3],其中農(nóng)田SOC儲量占總量的8%~10%,由于耕作和施肥等因素,SOC含量呈逐漸遞增趨勢[4];钚杂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徐良驥;許善文;嚴家平;MEUSER Helmut;MAKOWSKY Lutz;WEISS Eltje;MAX Bjorn;;基于粉煤灰基質(zhì)充填覆土復墾的最佳覆土厚度[J];煤炭學報;2012年S2期
2 喬志勇;邵芳;陳亞凱;王婷婷;劉東文;袁玉敏;;玉米苗期根系發(fā)育對黃河泥沙充填復墾不同覆土厚度的響應[J];廣東農(nóng)業(yè)科學;2014年13期
3 ;[J];;年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徐良驥;許善文;嚴家平;;粉煤灰充填復墾最佳覆土厚度研究[A];第七屆全國煤炭工業(yè)生產(chǎn)一線青年技術創(chuàng)新文集[C];2012年
,本文編號:128829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nykj/128829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