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鏈格孢屬真菌的形態(tài)學及多基因鑒定
本文關鍵詞:部分鏈格孢屬真菌的形態(tài)學及多基因鑒定
更多相關文章: 鏈格孢屬 大孢子種 形態(tài)鑒定 基因篩選 單基因鑒定 多基因鑒定
【摘要】:在世界范圍內(nèi),鏈格孢屬真菌是引起農(nóng)作物發(fā)病的重要病原菌,特別是其中的大孢子種,可引起許多重要作物黑斑病,造成巨大的經(jīng)濟損失。而鏈格孢屬的分子分類鑒定研究還不完善,本研究主要對鏈格孢屬大孢子種進行收集及鑒定,深入了解鏈格孢屬真菌的存在狀況,發(fā)現(xiàn)更多的鏈格孢屬大孢子種新種資源,為今后相關真菌分類及病害研究奠定基礎。本研究從云南的大理、昆明、西雙版納,青海西寧,甘肅蘭州、渭源會川,陜西西安,河南鄭州、靈寶、郟縣等地采集了1000余份植物病害標本,并進行分離培養(yǎng),共得到鏈格孢小孢子種117株,鏈格孢大孢子種8株。整理實驗室保存鏈格孢大孢子種17株,共計25株,進行形態(tài)學鑒定。將25株鏈格孢大孢子種鑒定到種的21株,鑒定結果為:ZMJ30為百日菊鏈格孢A.zinniae、ZMJ73為胡蘿卜生鏈格孢A.daucicola、ZMJ72為人參鏈格孢A.panax、ZMJ10為雪葉蓮鏈格孢A.cinerariae、ZMJ81為車前鏈格孢A.plantaginis、ZMJ80為A.ranunculi、ZM140768-1為大孢鏈格孢A.macrospora、ZM140773為侵染向日葵鏈格孢A.helianthinficiens、ZM131190為向日葵鏈格孢A.helianthi、ZM141147為萬壽菊鏈格孢A.tagetica、ZM140227為萬壽菊生鏈格孢A.tageticola、ZM141179為胡蘿卜鏈格孢A.dauci、ZM12272-1為蔥鏈格孢A.porri、ZM140831為蕓薹鏈格孢A.brassicae、ZM030316為鬼針草鏈格孢A.pilosa、ZM030296為蒺藜鏈格孢A.tribuli、ZM030201為凬草鏈格孢A.humuli-scandens、ZM160038為茄鏈格孢A.solani、ZM160039為大孢鏈格孢A.macrospora、726546和726547均為蜂斗菜鏈格孢A.petasitis;ZMJ76、ZM12268-a、ZM12260-b、ZM12250-a這4個為未知種。其中,共發(fā)現(xiàn)新種3個,即車前鏈格孢A.plantaginis、萬壽菊生鏈格孢A.tageticola、鬼針草鏈格孢A.pilosa。證明新病害2個,即大孢鏈格孢A.macrospora引起西紅柿葉斑病,雪葉蓮鏈格孢A.cinerariae引起蜂斗菜葉斑病。從真菌分類研究中常用的基因ITS、EF-1α、HIS、RPB2、ACT、OPA2、APN2、Gpd。中,根據(jù)擴增率和擴增產(chǎn)物是否單一,即瓊脂糖凝膠電泳條帶是否單一,來判斷某一個基因是否是個鏈格孢大孢子種的分子鑒定。最終篩選出來5個擴增率較高,條帶單一的基因,即ITS、EF-1α、HIS、RPB2、ACT。擴增出的目的片段大小依次為:573bp、339bp、426bp、951bp、436bp。參試的鏈格孢大孢子種共計21個,基于ITS、EF-1α、HIS、RPB2、ACT這5個基因的序列,并下載鏈格孢屬相關的基因序列,用MEGA6.06的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e)分別進行系統(tǒng)發(fā)育樹的構建。利用計算機的cmd命令調(diào)用相關軟件在對每一個菌株的5個基因序列進行拼接,將拼接好的序列同樣用MEGA6.06的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e)進行系統(tǒng)發(fā)育樹的構建。對系統(tǒng)進化樹分析后發(fā)現(xiàn),ACT基因的保守性最強,對鏈格孢大孢子種的區(qū)分度比較小,只能將大孢子種和小孢子種明顯區(qū)分成兩個部分,將菌株ZMJ72鑒定為人參鏈格孢A.panax,將ZM160038鑒定為茄鏈格孢A.solani,而其他大孢子菌株都無法鑒定到種。ITS基因也相對較為保守,只能把大孢子種和小孢子種分成兩個獨立的部分,將菌株菌株ZMJ72鑒定為人參鏈格孢A.panax。EF基因的保守性最弱,外群和小孢子種聚合在一起,證明,雖然EF基因的擴增率較高,條帶單一,但是擴增出的片段大小不一,比對及建樹后發(fā)現(xiàn)EF基因不適合作為鏈格孢屬分類鑒定的參考基因。HIS基因也相對較為保守,不能將大孢子種和小孢子種明顯區(qū)分開。RPB2基因在鏈格孢屬分類鑒定中的表現(xiàn)相對較好,不僅能夠?qū)⒋箧咦臃N和小孢子種區(qū)分開,還能將菌株ZM141179為胡蘿卜鏈格孢A.dauci,ZMJ72為人參鏈格孢A.panax。多基因聚合后建樹之后,總體來說,多基因聚合鑒定比單基因鑒定更加有效,能夠?qū)⒍鄶?shù)種區(qū)分開,但是仍有部分種不能有效區(qū)分,這部分種需進一步研究鑒定到種。
【學位授予單位】:河南農(nóng)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S432.44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多川;張?zhí)煊?吳競爽;;鏈格孢屬(絲孢綱)數(shù)值分類研究初探[J];真菌學報;1993年03期
2 陳偉群,林祥發(fā),張?zhí)煊?假格鏈格孢屬一新種[J];菌物系統(tǒng);1997年02期
3 崔迪,王繼華,陳捷,王海洋,趙陽國;鏈格孢屬真菌對農(nóng)作物的危害[J];哈爾濱師范大學自然科學學報;2005年04期
4 沈瑞清,康萍芝,張麗榮;鏈格孢屬(Alternaria Nees)與形態(tài)相似屬區(qū)別的研究進展[J];寧夏農(nóng)林科技;2003年06期
5 沈瑞清;商鴻生;查仙芳;;鏈格孢屬一新種——沙棘鏈格孢[J];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1期
6 張?zhí)煊?中國鏈格孢屬的研究I.(英)[J];菌物系統(tǒng);1998年01期
7 李永;岳志強;樸春根;林彩麗;方鵬飛;郭民偉;王曦茁;林樂民;;鏈格孢屬真菌的分子復核鑒定及系統(tǒng)發(fā)育研究[J];中國農(nóng)學通報;2013年27期
8 張春楊;溫瑋;盧明鋒;張壯志;;鏈格孢屬一新種——竹鏈格孢[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07年32期
9 黃大野;李寶聚;石延霞;謝學文;;三種多菌靈耐藥性鏈格孢屬真菌β-tubulin基因的序列特征[J];菌物學報;2012年05期
10 邢順林;段雙全;許鵬輝;;冬青衛(wèi)矛莖內(nèi)寄生鏈格孢屬真菌生物學特性分析[J];廣東農(nóng)業(yè)科學;2012年1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張?zhí)煊?;生于小麥葉斑上的鏈格孢屬真菌[A];中國植物病理學會第七屆代表大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孫霞;鏈格孢屬真菌現(xiàn)代分類方法研究[D];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李朋華;部分鏈格孢屬真菌的形態(tài)學及多基因鑒定[D];河南農(nóng)業(yè)大學;2016年
2 姚亮亮;黑龍江省鏈格孢屬病原菌遺傳多樣性及殺菌劑抗藥性分析[D];東北農(nóng)業(yè)大學;2011年
3 王葉;棗果實病原真菌的鑒定及鏈格孢屬病原真菌多樣性研究[D];河南農(nóng)業(yè)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24821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nykj/1248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