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淹水栽培和斷水降漬時間對設施土壤性質(zhì)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17-11-14 02:16

  本文關鍵詞:淹水栽培和斷水降漬時間對設施土壤性質(zhì)的影響


  更多相關文章: 土壤鹽漬化 淹水栽培 降水斷漬 土壤性質(zhì) 土壤EC值


【摘要】:隨著我國設施農(nóng)業(yè)發(fā)展進程加快,設施栽培面積越來越大,由于設施土地資源重復利用、旱生蔬菜長期連作,化學肥料盲目施用,再加上設施環(huán)境的半封閉性,可能會導致設施土壤質(zhì)地變差,設施土壤鹽分和養(yǎng)分積累、土壤酶活性降低等土壤鹽漬化問題,從而引起設施蔬菜的產(chǎn)量下降和品質(zhì)變差,進而危害人類健康。周增輝等(2015)和張娜等(2014)調(diào)查研究認為設施水旱輪作可以有效防治土壤鹽漬化。為探求最佳淹水栽培時間對土壤鹽漬化的防治,在同一大棚內(nèi)以封底塑料栽培桶為栽培裝置,設置不同處理及重復,比較了淹水栽培水生蔬菜不同時間對正常設施土壤性質(zhì)的影響,繼而利用鹽漬化土壤測定了淹水栽培水生蔬菜40天及斷水降漬32天過程中的土壤性質(zhì)變化,再比較了不同淹水栽培時間及斷水降漬過程中的鹽漬化土壤性質(zhì)變化。主要結果如下:1、2013年冬季至2014年春季,淹水栽培豆瓣菜不同時間對正常設施土壤性質(zhì)的影響試驗結果表明:隨淹水栽培時間延長,0~20 cm土層土壤EC值、NO3--N、堿解N、速效P和速效K含量基本呈逐漸下降的趨勢,降幅均較明顯;而在20~40 cm土層的則表現(xiàn)為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變幅較小。本試驗在淹水栽培至110天時0~20 cm土層鹽分及速效養(yǎng)分含量降幅均較大,20~40 cm土層土壤速效養(yǎng)分均出現(xiàn)下降。說明在淹水至110天時,作物開始利用下層土壤養(yǎng)分。0~20 cm土層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隨淹水栽培時間延長逐漸降低,20~40 cm土層的隨淹水時間延長先升高后降低,36~110天的淹水栽培可促進20~40cm土層脲酶活性和0~40 cm各土層酸性磷酸酶活性提高,36~86天的淹水栽培會促進20~40cm土層土壤蔗糖酶活性升高,且對0~20 cm土層的抑制程度較小。說明冬季在正常設施土壤上開展淹水栽培水生蔬菜至110天采收時再斷水降漬進行旱作,不僅可防治土壤鹽漬化,還可維持土壤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相對穩(wěn)定。2、2014年夏秋季利用鹽漬化土壤測定淹水栽培蕹菜40天及斷水降漬過程中的土壤性質(zhì)變化的試驗,結果表明,淹水栽培可顯著降低0~10 cm表層土壤EC值、NO3--N含量,而10~40 cm各土層的EC值、NO3--N顯著上升;淹水栽培后進行斷水降漬,32天后0~10 cm土層EC值、NO3--N有所回升,但與淹水前土壤相比仍顯著下降,且土壤EC值接近蔬菜正常生長的臨界值500μs·cm-1,10~40 cm各土層EC值較淹水栽培40天后有所下降,較對照均有所上升,在377~440μs·cm-1之間。速效P、速效K含量在淹水栽培40天后0~30 cm各土層均有所下降,繼斷水降漬32天后又繼續(xù)下降。0~40 cm各土層有機質(zhì)含量在淹水栽培40天后均有所增加。淹水栽培40天后及斷水降漬32天后0~20 cm土層脲酶活性和0~10 cm表層土壤脲酶均顯著下降;而酸性磷酸酶活性表層土壤均顯著升高。說明夏季淹水栽培水生蔬菜1個多月對土壤鹽漬化具有很好的治理效果。3、2015年春夏季淹水栽培蕹菜時間對不同程度的鹽漬化土壤及其斷水降漬時間對土壤性質(zhì)的影響試驗,結果表明:設施土壤鹽漬化土壤的基本鹽分含量不同,最終淹水栽培后鹽分降低的程度也不同,土壤EC值在800μs·cm-1左右的輕度鹽漬化土壤可在較短的淹水栽培時間后得到緩解,而EC值1000μs·cm-1左右的中等鹽漬化土壤則需要較長時間淹水栽培才能得到有效緩解。前期淹水栽培處理時間越長,則斷水降漬后鹽分隨時間延長回升的幅度越小。淹水栽培時間相近,淹水栽培結束時土壤EC值較低的,鹽分回升到相同值的時間越長。因此,應用淹水栽培種植水生蔬菜防治土壤鹽漬化時,應根據(jù)土壤鹽分鹽漬化程度選擇合適的淹水栽培時間。
【學位授予單位】:揚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S626;S156.41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董合忠,李維江,唐薇,李振懷,張冬梅;干旱和淹水對棉苗某些生理特性的影響[J];西北植物學報;2003年10期

2 姜玉萍;郝婷;鄒宜靜;張兆輝;陳春宏;王良軍;;淹水對植物生長發(fā)育的影響及適應機理的研究進展[J];上海農(nóng)業(yè)學報;2013年06期

3 李航;;植物淹水脅迫對各生理特性的影響概述[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4年13期

4 鄭素珊;張育松;張忠洋;;淹水對植株生理生化的影響[J];河北林業(yè)科技;2014年02期

5 魏和平,利容千,王建波;淹水對玉米葉片細胞超微結構的影響[J];植物學報;2000年08期

6 鐘雪花,楊萬年,呂應堂;淹水脅迫下對煙草、油菜某些生理指標的比較研究[J];武漢植物學研究;2002年05期

7 王釗;崔江慧;陳正;陸秀君;劉文菊;;淹水-控溫模式下砷污染水稻土溶液中砷形態(tài)的變化[J];應用生態(tài)學報;2013年05期

8 李金才,董琦,余松烈;不同生育期根際土壤淹水對小麥品種光合作用和產(chǎn)量的影響[J];作物學報;2001年04期

9 任佰朝;張吉旺;李霞;范霞;董樹亭;趙斌;劉鵬;;大田淹水對夏玉米葉片衰老特性的影響[J];應用生態(tài)學報;2014年04期

10 白克智;;植物的抗?jié)潮绢I[J];科學大眾;1964年0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靖元孝;肖林;韓慧麗;李國梁;詹重貴;;互葉白千層(Melaleuca alternifolia)幼苗對長期淹水的反應初報[A];中國生態(tài)學會2006學術年會論文薈萃[C];2006年

2 李義純;周權鎖;葛瀅;;淹水還原條件下不同類型土壤中Cd存在形態(tài)活性的變化[A];中國土壤學會第十一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第七屆海峽兩岸土壤肥料學術交流研討會論文集(下)[C];2008年

3 陳立松;劉星輝;齊一萍;;果樹對水分過多的反應[A];中國園藝學會第五屆青年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2年

4 張祖新;唐萬虎;鄒錫玲;鄭用璉;;玉米根系對淹水脅迫的早期響應及耐漬相關基因分析[A];2004全國玉米種質(zhì)擴增、改良、創(chuàng)新與分子育種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5 宋學貞;楊國正;羅振;張冬梅;唐薇;董合忠;;葉面噴施硝普鈉對棉花淹水傷害的緩解效應[A];中國棉花學會2013年年會論文集[C];2013年

6 畢明;譚秀山;劉建棟;畢建杰;;開花后淹水對兩個冬小麥品種旗葉光合性能的影響研究[A];第十五次中國小麥栽培科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7 劉貝貝;張勇;;同步熒光法研究淹水及老化作用對紅樹林沉積物中PAHs遷移轉化的影響[A];第五屆全國環(huán)境化學大會摘要集[C];2009年

8 陳大清;吳功慶;朱云芬;陳雙建;李亞男;;轉ADH1煙草響應淹水脅迫的生理特性分析[A];第六屆中國植物逆境生理學與分子生物學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10年

9 陳建勛;盧瑛;沈宏;丘林義;羅永珍;金衛(wèi)斌;;不同淹水程度大豆抗逆性生理指標的比較研究[A];中國植物生理學會第九次全國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首席記者 李嚴;主城還有76處易淹水點[N];昆明日報;2014年

2 記者 馬雪榮;保證主城區(qū)雨季不淹水[N];昆明日報;2010年

3 ;“五招”減輕玉米澇害[N];吉林農(nóng)村報;2008年

4 本報記者 王立忠;專家開出災后田間管理良方[N];鐵嶺日報;2010年

5 記者  師擎;25處淹水片區(qū)雨季將告別“水漫金山”[N];南京日報;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蘇玲;水稻土淹水過程中鐵化學行為變化對磷有效性影響研究[D];浙江大學;2001年

2 殷士學;淹水土壤中硝態(tài)氮異化還原成銨過程的研究[D];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0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美杰;2種丁香對供氮處理及淹水脅迫的光合和生理特性的響應[D];東北林業(yè)大學;2015年

2 周君雷;環(huán)境因子對水稻品種抗褐飛虱的影響及機制[D];廣西大學;2015年

3 王桂林;噴施幾種外源物質(zhì)對淹水桃樹生理特性的影響[D];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2015年

4 王潤東;兩個甜瓜品種對淹水脅迫響應的差異比較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3年

5 董遠梅;砧穗互作對楊樹耐澇性的影響[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3年

6 程麗;淹水對三峽庫區(qū)消落帶土壤氮形態(tài)分布及相關酶、細菌的影響[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6年

7 趙蝶;玉米zma-miR528對淹水脅迫響應的順反調(diào)控機理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6年

8 潘瑞瑞;淹水栽培和斷水降漬時間對設施土壤性質(zhì)的影響[D];揚州大學;2016年

9 劉野;充分濕潤與淹水栽培對設施土壤鹽漬化的延緩效果研究[D];揚州大學;2016年

10 張鳳;淹水對花生生理特性及產(chǎn)量、品質(zhì)的影響[D];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18341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nykj/118341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4b647***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