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早稻生產氣候分析
發(fā)布時間:2017-10-25 15:09
本文關鍵詞:江西省早稻生產氣候分析
更多相關文章: 江西 早稻 氣候適宜度 氣象災害 風險區(qū)劃
【摘要】:水稻是江西省主要糧食作物,產量約占全省糧食總產量的50%。近年來,江西早稻生長期間,連陰雨、低溫、高溫等氣象災害頻發(fā),已經成為制約江西早稻持續(xù)豐產的主要因子之一。本項研究利用江西省1965-2012年12個站點的氣象觀測數(shù)據,分析了江西早稻生長季氣候資源特征,評估了早稻不同生育期的氣候適宜度,并在開展早稻生長季氣象災害風險分析的基礎上,進行了江西早稻氣象災害風險區(qū)劃。主要研究結論如下:(1)江西早稻生長季(4-7月)平均氣溫、≥12℃積溫、日最高氣溫≥35℃日數(shù)均呈現(xiàn)出不同程度的升高(增加)趨勢,線性傾向率分別為0.226℃/10a、14.38℃·d/10a和0.3d/lOa。日最低氣溫≤20℃的日數(shù)、日照時數(shù)、降水量升降趨勢均不明顯,線性傾向率分別為-1.0d/10a、1.35h/10a、0.569mm/10a。生長季平均氣溫、≥12℃積溫和降水量由南向北逐漸遞減。(2)江西早稻全生育期降水、溫度和氣候適宜度的空間分布呈現(xiàn)出由西南向東北逐級遞減趨勢,日照適宜度則表現(xiàn)為南、北兩端高而中間低的地理分布特征。全生育期溫度適宜度明顯高于降水、日照和氣候適宜度。各生育期之間比較,氣候適宜度拔節(jié)孕穗期最高而秧苗期最低,而灌漿成熟期的日照適宜度最高。近50年來,全生育期降水、溫度和氣候適宜度呈現(xiàn)不同程度的遞增趨勢,遞增速率分別為0.012/10a、0.013/10a和0.006/10a,日照適宜度2005年前存在明顯降低趨勢,2005年之后明顯回升,但整體上仍為-0.006/10a的下降趨勢。根據早稻氣候適宜度分區(qū)指標和早稻生長季氣候適宜度的計算結果,將江西省劃分為適宜區(qū)即贛西南地區(qū)、次適宜區(qū)即贛中及贛西北地區(qū)、適宜性較差區(qū)即贛東北地區(qū)等三個早稻生產適宜度區(qū)域。(3)江西省早稻生長季春季連陰雨單站平均發(fā)生頻次為7.3次/10a;空間分布為自東向西逐漸增加,多發(fā)區(qū)主要包括修水、南昌、樟樹、吉安、宜春和遂川等地。小滿寒單站平均發(fā)生頻次僅為2.2次/10a,即每5年發(fā)生1次;整體表現(xiàn)為自南向北逐漸增加,多發(fā)區(qū)為西北部的修水和東北部的玉山。高溫逼熟發(fā)生頻繁,單站平均發(fā)生頻次高達8.9次/10a;地理分布為自南向北逐漸減少,多發(fā)區(qū)域為西南部的贛州、遂川、吉安和東北部的貴溪。(4)江西省早稻連陰雨災害的高風險區(qū)為宜春、南昌和玉山;小滿寒災害的高風險區(qū)包括中北部的南昌、樟樹、宜春、吉安;高溫逼熟災害的高風險區(qū)分布于東北部的貴溪、玉山和西南部的遂川、贛州。江西中北部的南昌、樟樹、宜春及玉山等局部地區(qū)屬于早稻氣象災害綜合風險高風險區(qū);贛北的景德鎮(zhèn)、修水、貴溪,贛中的南城及贛南的贛州,屬于早稻氣象災害綜合風險低風險區(qū),其它區(qū)域屬于中等風險區(qū);江西省早稻氣象災害綜合風險等級為中度。
【關鍵詞】:江西 早稻 氣候適宜度 氣象災害 風險區(qū)劃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S511.31;S162.53
【目錄】: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9
- 第一章 引言9-19
- 1.1 研究目的和意義9-10
- 1.2 國內外研究進展10-18
- 1.3 研究內容及技術路線18-19
- 1.3.1 主要研究內容18
- 1.3.2 技術路線18-19
- 第二章 資料與方法19-25
- 2.1 資料來源19-20
- 2.2 研究方法20-25
- 2.2.1 反距離權重法(IDW)20
- 2.2.2 氣候資源分析方法20-21
- 2.2.3 氣候適宜度模型21-22
- 2.2.4 氣象災害風險評價方法22-25
- 第三章 江西早稻氣候資源特征分析25-35
- 3.1 江西省氣候概況25-26
- 3.2 江西早稻農業(yè)氣候資源特征26-33
- 3.2.1 江西早稻生長季農業(yè)氣候資源時間變化趨勢26-30
- 3.2.2 江西早稻生長季農業(yè)氣候資源空間分布特征30-33
- 3.3 本章小結33-35
- 第四章 江西早稻氣候適宜度分析35-53
- 4.1 江西早稻各生育期氣候適宜度評價35-44
- 4.2 江西早稻全生育期氣候適宜度評價44-46
- 4.3 江西早稻氣候適宜度的時間變化特征46-48
- 4.3.1 年內變化特征46-47
- 4.3.2 年際變化特征47-48
- 4.4 江西早稻氣候適宜度分區(qū)及評價48-50
- 4.5 本章小結50-53
- 第五章 江西早稻氣象災害風險評價與區(qū)劃53-65
- 5.1 江西早稻主要氣象災害發(fā)生規(guī)律53-57
- 5.1.1 早稻主要氣象災害發(fā)生時間變化特征54-55
- 5.1.2 早稻主要氣象災害發(fā)生的空間分布規(guī)律55-57
- 5.2 氣象災害風險評估模型參數(shù)確定57-59
- 5.3 三種主要氣象災害風險區(qū)劃59-62
- 5.3.1 連陰雨災害風險區(qū)劃59-60
- 5.3.2 小滿寒災害風險區(qū)劃60-61
- 5.3.3 高溫逼熟災害風險區(qū)劃61-62
- 5.4 江西早稻氣象災害綜合風險區(qū)劃62-63
- 5.5 本章小結63-65
- 第六章 結論與展望65-69
- 6.1 主要結論65-66
- 6.2 研究特色與創(chuàng)新點66
- 6.3 討論與展望66-69
- 參考文獻69-75
- 作者簡介75-77
- 后記77
本文編號:109426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nykj/109426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