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沉降對沐川縣幾種林分土壤碳素組分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17-10-21 06:32
本文關(guān)鍵詞:氮沉降對沐川縣幾種林分土壤碳素組分的影響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氮沉降 土壤總有機碳 顆粒有機碳 易氧化有機碳 腐殖質(zhì)碳
【摘要】:森林土壤有機碳庫儲量約占陸地碳庫的一半,是陸地土壤碳庫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與土壤氮庫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碳、氮循環(huán)過程緊密耦合,過量的氮沉降改變了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對土壤有機碳的固存,進而對森林土壤碳庫儲量造成一定的影響。本文以四川省樂山市沐川縣國有林場的天然林及其人工更新后形成的檫木林、水杉林和柳杉林為研究對象,以人工模擬氮沉降為手段,探討土壤碳素組分含量在氮沉降作用下的變化。模擬氮沉降試驗四個水平分別為對照(CK,0kg N·hm-2·a-1),低氮(LN,50 kg N·hm-2·a-1),中氮(MN,100 kg N·hm-2·a-1)和高氮(HN, 150 kg N·hm-2·a-1)。研究結(jié)果如下:(1)氮沉降能夠增加天然林、檫木林、柳杉林和水杉林各土層的土壤總有機碳(SOC)含量,但差異不顯著(P0.05)。MN處理對天然林土壤SOC含量的增幅最大為1.20-2.14%,HN處理對檫木林、柳杉林和水杉林增幅最大分別為0.68-1.20%、1.04-1.81%和0.72-1.21%。(2)氮沉降能夠增加天然林、檫木林、柳杉林和水杉林各土層的土壤顆粒有機碳(POC)含量,但差異不顯著(P0.05)。HN處理對各林分POC含量增幅作用最大分別為2.53-2.62%、2.40-2.53%、1.86-2.06%和2.10-2.36%。(3)氮沉降能夠增加天然林、檫木林、柳杉林和水杉林各土層的土壤活性碳含量。各林分的0-10 cm和10-20 cm土層土壤的活性碳含量受到氮沉降處理的顯著影響(P0.05),各處理對各林分土壤活性碳含量增幅大小順序均為MNHN LN。MN處理對各林分的增幅分別為2.53-2.62%、2.40-2.53%、1.86-2.06%和2.10-2.06%。(4)氮沉降能夠增加天然林、檫木林、柳杉林和水杉林各土層的土壤腐殖質(zhì)碳、胡敏酸碳、富里酸碳含量,但差異不顯著(P0.05)。各處理對各林分土壤腐殖質(zhì)碳、CHA、CFA含量增幅大小順序均為HNMNLN。HN處理對各林分腐殖質(zhì)碳的增幅分別為1.54%、1.65%、1.67%、2.01%;對各林分胡敏酸碳的增幅分別為1.58%、1.69%、1.72%、2.1%;對各林分富里酸碳的增幅分別為1.54%、1.65%、1.67%、2.01%。統(tǒng)計分析結(jié)果顯示各氮沉降處理并沒有顯著改變土壤腐殖質(zhì)的品質(zhì)。(5)天然林、檫木林、柳杉林和水杉林相同氮沉降水平不同土層土壤的各個指標均出現(xiàn)明顯的剖面變化,即0~10 cm10~20 cm20~30 cm30~40cm。由于外源氮素的添加,導致土壤有機碳素不同組分含量發(fā)生變化。MN處理后天然林土壤總有機碳含量增幅最大,檫木林、柳杉林和水杉林則為HN處理;對各林分土壤顆粒有機碳、腐殖質(zhì)碳、胡敏酸碳、富里酸碳含量的增幅作用最大的是HN處理;對各林分土壤活性碳增幅作用顯著的是MN處理。同一土層同一氮沉降處理條件下,各指標含量表現(xiàn)為天然林最高,柳杉林最低,也說明天然林經(jīng)人工更新后,土壤總有機碳、顆粒有機碳、活性碳、腐殖質(zhì)碳、胡敏酸碳和富里酸碳含量明顯下降。
【關(guān)鍵詞】:氮沉降 土壤總有機碳 顆粒有機碳 易氧化有機碳 腐殖質(zhì)碳
【學位授予單位】:四川農(nóng)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S714
【目錄】:
- 摘要6-8
- Abstract8-10
- 前言10-11
- 1 文獻綜述11-18
- 1.1 氮沉降概念及現(xiàn)狀11-13
- 1.1.1 氮沉降的概念11
- 1.1.2 國內(nèi)外氮沉降研究現(xiàn)狀11-13
- 1.2 森林土壤有機碳素組分對氮沉降的響應13-18
- 1.2.1 森林土壤碳庫的組成13-14
- 1.2.2 土壤總有機碳對氮沉降的響應14-15
- 1.2.3 土壤顆粒有機碳對氮沉降的響應15
- 1.2.4 土壤活性碳對氮沉降的響應15-16
- 1.2.5 氮沉降對土壤腐殖質(zhì)碳的影響16-18
- 2 研究目的與意義18-19
- 3 研究方案19-21
- 3.1 研究內(nèi)容19
- 3.2 技術(shù)路線19
- 3.3 研究區(qū)概況19-21
- 4 研究方法21-23
- 4.1 樣地設置21
- 4.2 樣品采集與測定21-22
- 4.3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22-23
- 5 結(jié)果與分析23-42
- 5.1 模擬氮沉降對土壤總有機碳含量的影響23-26
- 5.2 模擬氮沉降對土壤顆粒有機碳含量的影響26-29
- 5.3 模擬氮沉降對土壤活性有機碳含量的影響29-32
- 5.4 模擬氮沉降對土壤腐殖質(zhì)碳含量的影響32-42
- 5.4.1 模擬氮沉降對土壤腐殖質(zhì)碳含量的影響32-35
- 5.4.2 模擬氮沉降對土壤胡敏酸碳含量的影響35-38
- 5.4.3 模擬氮沉降對土壤富里酸碳含量的影響38-42
- 6 討論42-46
- 6.1 模擬氮沉降對土壤總有機碳的影響42-43
- 6.2 模擬氮沉降對土壤顆粒有機碳的影響43-44
- 6.3 模擬氮沉降對土壤活性有機碳的影響44-45
- 6.4 模擬氮沉降對土壤腐殖質(zhì)碳的影響45-46
- 7 結(jié)論46-48
- 8 不足及建議48-49
- 參考文獻49-62
- 致謝62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曉兵;張元明;;干旱半干旱區(qū)氮沉降生態(tài)效應研究進展[J];生態(tài)學報;2009年07期
2 王雁;傅榮恕;靳小敏;;模擬氮沉降對土壤甲螨分布情況的影響[J];德州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3 樊后保;劉文飛;李燕燕;廖迎春;袁穎紅;徐雷;;亞熱帶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生長與土壤養(yǎng)分對氮沉降的響應[J];生態(tài)學報;2007年11期
4 趙玉濤;韓士杰;李雪峰;胡艷玲;;模擬氮沉降增加對土壤微生物量的影響[J];東北林業(yè)大學學報;2009年01期
5 鄧君俊;王體健;李樹;謝e,
本文編號:107182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nykj/107182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