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生物質炭對黑土硝態(tài)氮淋失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17-10-18 19:29

  本文關鍵詞:生物質炭對黑土硝態(tài)氮淋失的影響


  更多相關文章: 玉米秸稈生物質炭 稻殼生物質炭 松木生物質炭 硝態(tài)氮 淋失


【摘要】:為探究不同類型和不同用量生物質炭對黑土硝態(tài)氮(NO_3~-—N)淋失的影響,采用室內土柱模擬法進行淋溶試驗,探究了3種來源(玉米秸稈、稻殼、松木)和4個添加比例(0.6%,1.2%,3.6%,6%)的生物質炭對黑土淋溶液的pH、電導率(EC)、體積、淋溶液中NO_3~-—N濃度及土壤NO_3~-—N淋失量的影響。結果表明:淋溶液的pH和EC與生物質炭的施用量呈正比,且3種生物質炭對淋溶液pH的影響表現為玉米秸稈稻殼松木;對淋溶液EC的影響表現為稻殼松木玉米秸稈。淋溶液體積與生物質炭的施用量呈反比,CK處理中累積淋溶液體積為2 530ml,玉米秸稈、稻殼和松木生物質炭的各處理中均為6%處理的累積淋溶液體積最低,分別比CK降低了16.91%,10.77%和10.70%。施用生物質炭可降低淋溶液中NO_3~-—N濃度,CK處理中淋溶液NO_3~-—N濃度范圍為38.09~5.02 mg/L,玉米秸稈生物質炭中1.2%處理的淋溶液NO_3~-—N濃度最低,范圍為21.31~0.74mg/L;稻殼、松木生物質炭中3.6%處理的淋溶液NO_3~-—N濃度最低,范圍分別為21.86~1.06mg/L和22.76~1.11mg/L。施用生物質炭降低了土壤NO_3~-—N淋失量,不同生物質炭對其影響表現為玉米秸稈稻殼松木,當玉米秸稈生物質炭的添加比例為1.2%,稻殼及松木制備的生物質炭添加比例為3.6%時,土壤NO_3~-—N淋失量最低。因此,向黑土中施用生物質炭可以增加淋溶液的pH和EC,降低淋溶液體積和其中所含NO_3~-—N的濃度,從而減少了土壤中NO_3~-—N的淋失量。
【作者單位】: 吉林農業(yè)大學資源與環(huán)境學院;吉林省商品糧基地土壤資源可持續(xù)利用重點實驗室;吉林省東遼縣足民農業(yè)站;吉林農業(yè)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關鍵詞】玉米秸稈生物質炭 稻殼生物質炭 松木生物質炭 硝態(tài)氮 淋失
【基金】:吉林省科技發(fā)展計劃項目(20110202) 吉林省科技引導計劃項目(201205057) 公益性行業(yè)(農業(yè))科研專項(20110303) 現代農業(yè)產業(yè)技術體系建設專項(nycytx-38)
【分類號】:S157
【正文快照】: 氮肥的過量施用和較低的利用率,使農田土壤中的氮素在灌溉和降水的作用下淋失[1]。硝態(tài)氮(NO3-—N)的淋失被認為是旱地農田氮素損失的主要途徑之一[2],也是引起地下水硝態(tài)氮污染的重要原因[3]。研究指出,在非耕層和耕層土壤中殘留的硝態(tài)氮,每年分別有68%和20%進入地下水造成污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章明清;姚寶全;李娟;孔慶波;;福建菜田氮、磷積累狀況及其淋失潛力研究[J];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報;2014年01期

2 劉秀萍;吳彥霖;;基于精細管理地區(qū)減少氮淋失的管理模型[J];水土保持應用技術;2006年05期

3 秦紅靈;全智;劉新亮;李明德;宗勇;吳金水;魏文學;;長沙市郊不同種植年限菜地土壤磷狀況及淋失風險分析[J];中國農業(yè)科學;2010年09期

4 卜玉濤;毛昆明;張發(fā)明;;土壤氮素淋失研究進展[J];現代農業(yè)科技;2010年16期

5 周志紅;李心清;邢英;房彬;張立科;彭艷;;生物炭對土壤氮素淋失的抑制作用[J];地球與環(huán)境;2011年02期

6 李瑞鴻;洪林;;漳河灌區(qū)農田氮磷淋失特性[J];武漢大學學報(工學版);2010年05期

7 王家玉,王勝佳,陳義,,鄭紀慈,李超英,計小江;稻田土壤中氮素淋失的研究[J];土壤學報;1996年01期

8 張國梁,章申;農田氮素淋失研究進展[J];土壤;1998年06期

9 曹巧紅,龔元石;降水影響冬小麥灌溉農田水分滲漏和氮淋失模擬分析[J];中國農業(yè)大學學報;2003年01期

10 李有田;人民勝利渠灌區(qū)氮素淋失特性的模擬研究[J];土壤肥料;1994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曹兵;李新慧;鄒國元;張琳;張毅飛;;聚合物包衣尿素對降低夏玉米生長期間土壤硝酸鹽淋失的影響[A];《氮素循環(huán)與農業(yè)和環(huán)境》專輯——氮素循環(huán)與農業(yè)和環(huán)境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1年

2 李學平;李甲亮;石孝均;;水旱輪作條件下磷素滲漏淋失特征及對地下水體的影響[A];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集(第一卷)[C];2009年

3 余濼;高明;王子芳;;施氮對可變電荷土壤銨態(tài)氮淋失特征的影響[A];面向未來的土壤科學(下冊)——中國土壤學會第十二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第九屆海峽兩岸土壤肥料學術交流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劉汝亮;寧夏引黃灌區(qū)稻田氮素淋失特征與過程控制研究[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13年

2 馬軍花;傳遞函數模型的發(fā)展和農田尺度下硝態(tài)氮淋失的數值預報[D];中國農業(yè)大學;2004年

3 楊學云;長期施肥條件下X土磷素累積與淋失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105672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nykj/105672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5a867***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