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電噴墨結構設計及其制造工藝優(yōu)化
本文關鍵詞:壓電噴墨結構設計及其制造工藝優(yōu)化
【摘要】:噴墨打印技術是一種非接觸式、輸出圖像質量較高的打印技術,并在很多領域占有重要地位。如今壓電式噴墨打印技術作為噴墨打印技術一個重要的類別,以響應速度快、非接觸性、高分辨率、壽命長和墨水性能要求低等優(yōu)勢,被廣泛應用于印刷業(yè)、細胞打印、電子產品制造等領域,充分顯現(xiàn)出了壓電式噴墨打印技術在各個領域的巨大商業(yè)價值。現(xiàn)今,國內對壓電式噴墨技術的研究還比較稀少,主要集中在其理論研究上,技術還相對落后,產品還主要依靠進口。本項目旨在打破國外壟斷,突破專利堡壘,實現(xiàn)國內噴頭的自主化生產。本文通過一系列設計和工藝制作過程制作出了壓電式噴墨打印頭,并通過噴墨測試驗證了結構的合理性。主要研究內容如下:(1)根據(jù)壓電驅動分析理論模型、結合相關專利和文獻,設計一種新型的壓電式噴頭結構,利用有限元模擬軟件COMSOL對噴頭的各部分結構尺寸進行優(yōu)化,并對比選取了各部分所應用的材料。其結構材料如下:使用厚度為300gm的兩寸硅片作為基底,厚度為500nm的Si02作為振動板,厚度為200nm的鉑金(Pt)作為下電極,厚度為1μm的PZT薄膜作為致動板,厚度為150μm的Pt作為上電極,厚度為350nm的Parylene作為保護層,SU-8膠作為腔室材料。(2)根據(jù)MEMS的相關工藝技術設計了一套壓電式噴頭工藝制造方案,描述并分析了噴頭各部件所采用的工藝方法及工藝設備。對比了各個制作工藝的優(yōu)缺點,并結合實際需求對工藝進行優(yōu)化。主要利用的制作工藝有:光刻、氧化、濕法腐蝕、深反應離子刻蝕、等離子濺射、蒸鍍等。(3)分析對比了各種噴孔制作方案,分析了SU-8膠等離子刻蝕速率的影響因素,并對刻蝕參數(shù)進行了的優(yōu)化。最終選擇了刻蝕時間為5min、腔室壓強為20mb ar、刻蝕功率為100W、氣體濃度為CF4:02=1:20的刻蝕參數(shù)對鉸鏈后的SU-8膠進行刻蝕,獲得了5.2μm/min的刻蝕速率和較好的刻蝕形貌。(4)利用多普勒激光測試儀測試壓電薄膜振動性能,利用本課題組搭建的測試平臺觀察和測試壓電式噴頭的噴墨情況,證明制造工藝的可行性和噴頭結構的合理性。
【關鍵詞】:壓電式噴頭 MEMS SU-8 噴墨
【學位授予單位】:大連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TP334.83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緒論9-15
- 1.1 引言9
- 1.2 噴墨打印技術在國內外的發(fā)展情況9-11
- 1.2.1 國外發(fā)展情況9-11
- 1.2.2 國內發(fā)展情況11
- 1.3 壓電式噴頭的研究現(xiàn)狀11-14
- 1.4 本文主要研究內容14-15
- 2. 壓電式噴頭的結構設計15-24
- 2.1 壓電式噴頭的結構設計分析理論15-16
- 2.2 基底材料的選擇16-17
- 2.3 振動板尺寸設計及材料的選擇17-19
- 2.4 壓電薄膜的尺寸設計19-20
- 2.5 上下電極材料的選擇及圖形的設計20-21
- 2.6 保護層的材料選擇21-22
- 2.7 腔室尺寸的設計22-23
- 2.8 本章小結23-24
- 3. 壓電式噴頭的制造工藝24-47
- 3.1 制備壓電噴頭所應用的MEMS工藝24-30
- 3.1.1 光學曝光技術24-25
- 3.1.2 氧化技術25-26
- 3.1.3 薄膜沉積技術26-28
- 3.1.4 刻蝕工藝28-29
- 3.1.5 測量工藝及設備29-30
- 3.2 壓電式噴頭的整體工藝制造方案設計30-32
- 3.3 壓電式噴頭制造工藝及優(yōu)化32-46
- 3.3.1 預處理硅基底32
- 3.3.2 振動板制造工藝32-33
- 3.3.3 下電極圖形制作工藝33-35
- 3.3.4 壓電薄膜制作工藝35-38
- 3.3.5 上電極的制作工藝38-39
- 3.3.6 干刻硅杯釋放振動板39-42
- 3.3.7 制備保護層42-43
- 3.3.8 腔室的制備工藝43-46
- 3.4 本章小結46-47
- 4. 利用等離子體刻蝕SU-8的工藝及優(yōu)化47-55
- 4.1 刻蝕原理47
- 4.2 工藝過程及優(yōu)化47-54
- 4.2.1 刻蝕溫度對刻蝕SU-8的影響49-50
- 4.2.2 腔室壓力對刻蝕SU-8的影響50-51
- 4.2.3 刻蝕功率對刻蝕SU-8的影響51
- 4.2.4 氣體濃度對刻蝕SU-8的影響51-52
- 4.2.5 各刻蝕參數(shù)對刻蝕SU-8側蝕的影響52-54
- 4.3 本章小結54-55
- 5. 噴頭的振動與噴墨性能測試55-60
- 5.1 振動板的振動性能測試55-57
- 5.2 噴墨性能測試57-59
- 5.3 小結59-60
- 結論60-62
- 參考文獻62-66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學術論文情況66-67
- 致謝67-68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那雪姣;;淺談發(fā)動機再制造工藝[J];電子制作;2013年18期
2 于曉洋;孫麗;秦光里;;基于加工設備的通用制造工藝分類編碼、表達與描述的研究[J];世界標準化與質量管理;2008年07期
3 丁璇瑛;SOS/CMOS和BO/CMOS介紹[J];電子器件;1979年S1期
4 ;技術進步對優(yōu)化制造工藝的影響[J];電子產品世界;2004年14期
5 阿亂;;制造工藝提升有何用? 淺析半導體產品制造工藝[J];電腦迷;2008年02期
6 趙巖;莫蓉;;制造資源能力與制造工藝約束的匹配度研究[J];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tǒng);2009年04期
7 劉敏玉;國內外幾種衰減材料的制造工藝及結構性能比較[J];真空電子技術;2002年03期
8 裴國學;;制造工藝信息系統(tǒng)開發(fā)實施技術研究[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3年01期
9 石廣元;雙柵MOSFET工作原理與制造工藝[J];遼寧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5年S1期
10 劉驕劍;廖文和;郭宇;安波;;基于知識融合的擴散制造工藝調整方法[J];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圖形學學報;2011年08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振河;胡順利;楊利芬;李平軍;常根生;;制造企業(yè)與制造工藝(摘要)[A];2010全國機電企業(yè)工藝年會《上海電氣杯》征文論文集[C];2010年
2 單忠德;戰(zhàn)麗;董曉麗;;機械工業(yè)傳統(tǒng)制造工藝綠色化技術研究[A];節(jié)能環(huán)保 和諧發(fā)展——2007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一)[C];2007年
3 劉敏玉;;國內外幾種衰減材料的制造工藝及結構性能比較[A];2002年電子陶瓷及其在真空電子行業(yè)中應用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2年
4 沈耿;;型材插箱零件的制造工藝[A];中國電子學會生產技術學分會機械加工專業(yè)委員會第七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8年
5 張迎杰;曲剛;回金鍇;張慶庚;;柔性化制造工藝發(fā)展趨勢[A];第九屆沈陽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經(jīng)濟管理與人文科學分冊)[C];2012年
6 郭戰(zhàn)勝;張俊乾;居建國;何利娜;;厚截面復合材料的制造工藝及其力學問題[A];第十五屆全國復合材料學術會議論文集(上冊)[C];2008年
7 何華昌;;計算機集成測試制造工藝設計實踐[A];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國科技工作者的歷史責任——中國科協(xié)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C];2003年
8 李維博;徐學光;;我國船舶制造工藝制造技術發(fā)展回顧與展望[A];紀念中國造船工程學會成立六十周年——中國船舶工業(yè)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03年
9 樸憲;石磊;;綜合利用車間蒸發(fā)器的制造工藝[A];創(chuàng)新驅動,加快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發(fā)展——吉林省第七屆科學技術學術年會論文集(上)[C];2012年
10 楊偉東;顏永年;程建榮;楊如玉;譚玉珍;;無模鑄型制造工藝中填充方式的研究[A];首屆泛珠三角先進制造技術論壇暨第八屆粵港機電工程技術與應用研討會論文專輯[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江西 江鈴 李爾 彭福榮;了解制造工藝對維修的啟迪[N];電子報;2012年
2 Carry;病重的白鼠誰能救,,IBM or TSMC?如何看待NVIDIA與IBM的合作[N];中國電腦教育報;2003年
3 MEB記者 何弦;“變革”而非“替代”3D打印或將實現(xiàn)傳統(tǒng)機床制造工藝提升[N];機電商報;2013年
4 石佑達;鐵道部提升120閥制造質量現(xiàn)場會在眉山廠召開[N];人民鐵道;2007年
5 海揚;玩轉“超薄”“拿來主義”行不通[N];中國電子報;2006年
6 徐福;老架構 新核心ATi加強高端產品線[N];中國電腦教育報;2004年
7 凌寒初;電子元件快速互連的制造工藝[N];電子報;2013年
8 王紅敏;我水泥制造工藝取得突破[N];工人日報;2010年
9 唐佩綿;高質量特殊鋼制造工藝[N];世界金屬導報;2014年
10 企華;新型吸棉笛管問世[N];中國紡織報;200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李雙躍;制造工藝資源建模技術及其在夾具設計支持系統(tǒng)中的應用[D];四川大學;2006年
2 龍紅能;大型發(fā)電設備制造工藝設計信息化平臺的關鍵技術與應用研究[D];四川大學;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段衛(wèi)杰;2016/17秋冬季女裝面料研究[D];東華大學;2016年
2 韓敬寧;壓電噴墨結構設計及其制造工藝優(yōu)化[D];大連理工大學;2016年
3 楊紅飛;再制造工藝知識管理系統(tǒng)研究[D];南昌大學;2008年
4 任勇;基于知識的再制造工藝智能決策支持系統(tǒng)研究[D];武漢科技大學;2014年
5 王少妮;通用制造工藝分類編碼國家標準的研究與制定[D];大連交通大學;2007年
6 耿俊浩;制造工藝信息系統(tǒng)技術體系研究與應用[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4年
7 林俊;制造工藝資源信息管理系統(tǒng)的研究[D];四川大學;2006年
8 史文浩;基于可拓變換的葉片制造工藝快速擴散方法研究[D];浙江工業(yè)大學;2014年
9 徐紅星;基于WEB的制造工藝管理系統(tǒng)的研究[D];大連交通大學;2008年
10 范勝華;流能粉碎用于吸收藥制造工藝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78944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suanjikexuelunwen/789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