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器件風冷散熱系統(tǒng)的流動與傳熱性能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2-17 22:06
近年來隨著電子技術的迅猛發(fā)展,電子設備的高性能、微型化、集成化程度越來越高,芯片功率越來越大。風冷散熱系統(tǒng)因其制造成本低、安裝操作簡單、使用方便、散熱效率高、運行可靠,在電子器件散熱中具有廣泛的應用。本文以臺式電腦的風冷散熱系統(tǒng)為研究對象,針對電子器件風冷散熱系統(tǒng)有限空間的結構特點,建立軸流風扇和散熱器的一體化模型,研究軸流風扇與散熱器的流場和溫度場的匹配方法,探索流場匹配與散熱優(yōu)化的關聯(lián)機制。研究了風冷散熱系統(tǒng)用軸流風扇的內流特性及出口流場特征,得出的主要結論指出,低背壓下風扇整個葉道均可以獲得較好的流動模式,風扇出口的有效面積最大,風扇中部區(qū)域的流量較大;隨背壓增加,葉根和葉中都會出現(xiàn)流動分離,葉頂區(qū)域的二次渦作用增強,風扇出口有效面積減小,風扇出口中徑以內的區(qū)域出現(xiàn)回流;軸流風扇出口流動非單純旋轉射流,出流呈徑向擴散趨勢。低背壓下,風扇出口擴散現(xiàn)象較弱,出口射流角與出口背壓近似成正比,背壓增加使得出口射流角增加。建立了軸流風扇和散熱器的一體化模型,探索了軸流風扇與散熱器的流場匹配與散熱優(yōu)化的關聯(lián)機制。研究結果指出,流動最優(yōu)不等于換熱最優(yōu),散熱系統(tǒng)的總體換熱性能由風扇、散熱器聯(lián)合工...
【文章來源】:華中科技大學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6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號表
1 緒論
1.1 引言
1.2 芯片冷卻技術
1.3 風冷散熱技術
1.4 本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2 風冷散熱系統(tǒng)用軸流風扇流動特性研究
2.1 引言
2.2 計算模型
2.3 計算網格
2.4 數值計算方法及邊界條件
2.5 風扇計算性能
2.6 風扇內流特性分析
2.7 風扇出口流場分析
2.8 主要結論
2.9 本章小結
3 基于一體化模型的流場與溫度場的匹配研究
3.1 引言
3.2 物理模型
3.3 計算網格
3.4 數值計算方法和邊界條件
3.5 基本流動模式
3.6 翅片最優(yōu)傾斜角度的確定
3.7 翅片最優(yōu)厚度的確定
3.8 泄漏冷卻氣流的利用
3.9 風扇轉速的影響
3.10 主要結論
3.11 本章小結
4 風冷散熱系統(tǒng)用散熱器結構優(yōu)化研究
4.1 引言
4.2 波浪形翅片散熱器性能分析
4.3 表面開凹槽翅片散熱器的性能分析
4.4 主要結論
4.5 本章小結
5 全文總結及展望
5.1 全文總結
5.2 工作展望
致謝
參考文獻
附錄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大功率LED熱阻測量研究[J]. 韓凱,劉木清. 復旦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1(02)
[2]大功率LED典型熱沉結構散熱性能分析[J]. 李勇,李鵬芳,曾志新. 半導體光電. 2010(05)
[3]CPU散熱器數值模擬分析[J]. 胡艷,郭廣思,尚新泉. 低溫與超導. 2009(09)
[4]基于熵產最小曲線型散熱器參數優(yōu)化設計[J]. 周建輝,楊春信. 航空動力學報. 2009(05)
[5]太陽花散熱器優(yōu)化設計[J]. 周建輝,楊春信. 電子學報. 2009(02)
[6]CPU散熱器散熱效果分析[J]. 張亞平,馮全科,余小玲. 低溫與超導. 2008(10)
[7]電子芯片液體冷卻技術研究進展[J]. 雷俊禧,朱冬生,王長宏,胡韓瑩. 科學技術與工程. 2008(15)
[8]CPU散熱器數值模擬分析及其材料選擇的研究[J]. 陳占秀,孫春華,周澤平. 河北工業(yè)大學學報. 2008(01)
[9]曲線型肋片放射狀散熱器形狀設計與數值模擬[J]. 周建輝,楊春信. 電子器件. 2007(06)
[10]CPU空氣強迫對流冷卻系統(tǒng)設計[J]. 周建輝,楊春信,魯俊勇. 電子學報. 2007(08)
碩士論文
[1]CPU風扇散熱器散熱效果分析[D]. 張景柳.南京理工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541034
【文章來源】:華中科技大學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6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號表
1 緒論
1.1 引言
1.2 芯片冷卻技術
1.3 風冷散熱技術
1.4 本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2 風冷散熱系統(tǒng)用軸流風扇流動特性研究
2.1 引言
2.2 計算模型
2.3 計算網格
2.4 數值計算方法及邊界條件
2.5 風扇計算性能
2.6 風扇內流特性分析
2.7 風扇出口流場分析
2.8 主要結論
2.9 本章小結
3 基于一體化模型的流場與溫度場的匹配研究
3.1 引言
3.2 物理模型
3.3 計算網格
3.4 數值計算方法和邊界條件
3.5 基本流動模式
3.6 翅片最優(yōu)傾斜角度的確定
3.7 翅片最優(yōu)厚度的確定
3.8 泄漏冷卻氣流的利用
3.9 風扇轉速的影響
3.10 主要結論
3.11 本章小結
4 風冷散熱系統(tǒng)用散熱器結構優(yōu)化研究
4.1 引言
4.2 波浪形翅片散熱器性能分析
4.3 表面開凹槽翅片散熱器的性能分析
4.4 主要結論
4.5 本章小結
5 全文總結及展望
5.1 全文總結
5.2 工作展望
致謝
參考文獻
附錄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大功率LED熱阻測量研究[J]. 韓凱,劉木清. 復旦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1(02)
[2]大功率LED典型熱沉結構散熱性能分析[J]. 李勇,李鵬芳,曾志新. 半導體光電. 2010(05)
[3]CPU散熱器數值模擬分析[J]. 胡艷,郭廣思,尚新泉. 低溫與超導. 2009(09)
[4]基于熵產最小曲線型散熱器參數優(yōu)化設計[J]. 周建輝,楊春信. 航空動力學報. 2009(05)
[5]太陽花散熱器優(yōu)化設計[J]. 周建輝,楊春信. 電子學報. 2009(02)
[6]CPU散熱器散熱效果分析[J]. 張亞平,馮全科,余小玲. 低溫與超導. 2008(10)
[7]電子芯片液體冷卻技術研究進展[J]. 雷俊禧,朱冬生,王長宏,胡韓瑩. 科學技術與工程. 2008(15)
[8]CPU散熱器數值模擬分析及其材料選擇的研究[J]. 陳占秀,孫春華,周澤平. 河北工業(yè)大學學報. 2008(01)
[9]曲線型肋片放射狀散熱器形狀設計與數值模擬[J]. 周建輝,楊春信. 電子器件. 2007(06)
[10]CPU空氣強迫對流冷卻系統(tǒng)設計[J]. 周建輝,楊春信,魯俊勇. 電子學報. 2007(08)
碩士論文
[1]CPU風扇散熱器散熱效果分析[D]. 張景柳.南京理工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54103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suanjikexuelunwen/354103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