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助教的混合教學模式設計與應用研究——以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為例
發(fā)布時間:2021-12-12 14:04
本文以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為例,設計并構(gòu)建了基于微助教的混合教學模式。利用課堂管理和互動信息化工具——微助教,運用該混合教學模式,將教學資源有序、符合邏輯的組織起來,開展"線上+線下"的教學活動。之后隨機選擇兩個大一班級進行實驗,實驗組采用基于微助教的混合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對照組運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課上實驗組學生互動更加積極,通過控制變量法,對每一章節(jié)進行相同的測驗,得出實驗組學生的平均成績均高于對照組的,且學生訪問微助教平臺次數(shù)與平均成績成正比,說明該模式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促進師生交流互動,促進教學質(zhì)量提升。并為高職院校其他課程的教學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鑒作用。
【文章來源】:教育現(xiàn)代化. 2020,7(28)
【文章頁數(shù)】:4 頁
【部分圖文】:
訪問量、人數(shù)與學生平均成績柱形圖
為了更好地研究應用效果,每學完一個章節(jié),在微助教平臺上對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進行相同的測試,分別計算他們每個章節(jié)的平均成績,如圖2所示,實驗組的平均成績均高于對照組。另外,實驗組的學生在微助教平臺上自主學習的時間較多,“線上”留言提問互動及課上的互動更多。說明采用基于微助教的混合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成績,促進教學互動,促進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二) 微助教訪問量與成績的關系
基于微助教的計算機基礎課程混合教學模式圖
本文編號:3536807
【文章來源】:教育現(xiàn)代化. 2020,7(28)
【文章頁數(shù)】:4 頁
【部分圖文】:
訪問量、人數(shù)與學生平均成績柱形圖
為了更好地研究應用效果,每學完一個章節(jié),在微助教平臺上對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進行相同的測試,分別計算他們每個章節(jié)的平均成績,如圖2所示,實驗組的平均成績均高于對照組。另外,實驗組的學生在微助教平臺上自主學習的時間較多,“線上”留言提問互動及課上的互動更多。說明采用基于微助教的混合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成績,促進教學互動,促進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二) 微助教訪問量與成績的關系
基于微助教的計算機基礎課程混合教學模式圖
本文編號:353680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suanjikexuelunwen/353680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