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片機與PC機通信的設計與仿真
【圖文】:
第12期王青:單片機與PC機通信的設計與仿真仿真軟件中的器件8051單片機替代,同時需要利用Keil軟件編寫源程序生成HEX文件,然后下載到單片機。上位機和下位機的連接主要是通過虛擬串口軟件VirtualSerialPortsDriver進行連接,在具體實現(xiàn)過程中,在PC機上利用高級程序開發(fā)語言VB實現(xiàn)串口通信,在線仿真虛擬框圖如圖1所示。圖1在線仿真虛擬框圖2硬件設計8051單片機兩個引腳TXD、RXD是一個全雙工的串行通信接口,通過這一全雙工串行通信接口單片機和PC機就可以進行串口通信。PC機主要是利用RS232與單片機通信,但兩者在進行串行通信時也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主要是兩者使用的電平方式不同,PC機的串口使用的是RS232電平,8051單片機使用的是TTL電平。所以單片機和PC機兩者如果需要通信,那么就需要有一個電平轉換電路,通過MAX232芯片構成相應的電路可實現(xiàn)電平轉換。當然也有其他的方案實現(xiàn)電平轉換,但還是用ASIC相對簡單、可靠。2.1單片機選型本設計選用8051單片機,該單片機要求電源電壓為5V,所以40號引腳接5V電源,20號腳接地。因為8051單片機[1]的片內ROM為4kb,128位RAM,根據(jù)初步分析,本設計程序應該小于4kb,故無須外擴ROM,所以單片機應直接訪問片內程序存儲器,即單片機的31號腳接高電平。8051單片機是一種時序邏輯電路,必須有脈沖信號才能正常工作,而時鐘脈沖是由振蕩電路提供的,時鐘可以由內部方式或外部方式產生,內部振蕩方式,只要接上兩個微調電容和一個晶振即可,其中微調電容選用20pF其作用是穩(wěn)定振蕩頻率,快速起振。2.2RS232總線標準的選用在實現(xiàn)單片機與PC機之間通信時通常采用標準串行總線通訊接口[2-4]。根據(jù)RS232總線標準來設計硬件電路,實現(xiàn)單片機與PC機通信的,R
緶罰嗵匭胗新齔逍?號才能正常工作,而時鐘脈沖是由振蕩電路提供的,時鐘可以由內部方式或外部方式產生,內部振蕩方式,只要接上兩個微調電容和一個晶振即可,其中微調電容選用20pF其作用是穩(wěn)定振蕩頻率,快速起振。2.2RS232總線標準的選用在實現(xiàn)單片機與PC機之間通信時通常采用標準串行總線通訊接口[2-4]。根據(jù)RS232總線標準來設計硬件電路,實現(xiàn)單片機與PC機通信的,RS232總線標準對各引腳有明確的定義,如表1所示。2.3單片機與PC機串行通信電路的設計本設計由PC機端、MAX232電路、8051單片機組成(見圖2)。圖中的MAX232電路在單片機和PC機通信[5-6]中起到了橋梁作用,主要是因為PC機和8051單片機使用了不同的電平標準,此時就需要進行電平轉換。MAX232中電源電壓的變換主要是通過外接電表1RS232總線標準引腳表引腳定義(助記符)引腳定義(助記符)1保護地(PG)13輔助通道允許發(fā)送(SCTS)2發(fā)送數(shù)據(jù)(TXD)14輔助通道發(fā)送數(shù)據(jù)(STXD)3接收數(shù)據(jù)(RXD)15發(fā)送時鐘(TXC)5清除發(fā)送(CIS)17接受時鐘(RXC)6數(shù)據(jù)準備好(DSR)18-7信號地(GND)19輔助通道請求發(fā)送(SRTS)8接收線路信號檢測(DCD)20數(shù)據(jù)終端準備就緒(DIR)9-21信號質量檢測10-22音響指示(RI)11-23數(shù)據(jù)信號速率選擇12輔助通道接收信號檢測(SDCD)24發(fā)送時鐘(TXC)解電容實現(xiàn),同時也提高了抗干擾的能力[7]。圖中的發(fā)送與接收交叉接線,這種對應關系的接法一定要正確,如果發(fā)送和接收線接錯則電平轉換電路將不能正常工作。圖2單片機與PC機串行通信電路3軟件設計在上位機和下位機通信中,本設計主要是利用了高級程序開發(fā)語言VisualBasic(簡稱VB)[8],因為它是可視化編程語言中的一種,可以直觀地查看下位機的數(shù)據(jù)信息。VB在進行串行通?
SBUF=a;while(!TI);TI=0;ES=1;}}}voidinit(){TMOD=0x20;//定時器1工作在方式2;TH1=0xfd;TL1=0xfd;//波特率設定為9600;TR1=1;SM0=0;SM1=1;//串口工作在方式1;REN=1;//允許接收;PCON&=0xef;//SMOD置0;EA=1;//總中斷允許;ES=0;//串口中斷禁止;}voidtimer1()interrupt4{RI=0;//清接收標志位;a=SBUF;flag=1;}voiddelay(uchart){ucharx,y;for(x=t;x>0;x--)for(y=110;y>0;y--);}4仿真4.1虛擬串口的設置安裝虛擬串口軟件Virtua1SerialportsDriver,然后打開,在圖3的串行端口瀏覽器中的物理串口即為電腦中的實際串口,物理串口下面的虛擬串口初始時為空,進行相應設置后才會顯示相應串口,將方框里的串口改為COM1,COM2,點擊添加串口對,這就表示,利用這個軟件將計算機的串口1和串口3聯(lián)接了起來,這兩個串口可進行通信。在此要特別注意串口的設置,添加串口對時要看清有沒有物理串口,有物理串口就不能再設置為虛擬串口。圖3虛擬串口的設置4.2VB界面及串口通信仿真打開串口調試助手,選擇串口COM1,同時設置波特率為9600b/s,校驗位為None,數(shù)據(jù)位8,停止位為1。用Proteus仿真軟件打開原先設計好的虛擬電路的文件,首先設置8051單片機的屬性,右擊8051單片機選擇屬性,將Keil中單片機源程序編譯生成的HEX圖4VB發(fā)送及接收界面10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從宏壽;檀華江;;基于Proteus虛擬環(huán)境單片機與PC串口通信[J];自動化與儀器儀表;2014年12期
2 張準;陳良旭;韋中超;;基于單片機與計算機串口的溫度實時監(jiān)控系統(tǒng)設計[J];現(xiàn)代電子技術;2012年16期
3 殷衛(wèi)峰;;基于AVR單片機CAN總線轉RS232的設計[J];信息系統(tǒng)工程;2012年06期
4 郝立兵;;基于FPGA技術的RS232接口時序電路設計[J];現(xiàn)代電子技術;2012年11期
5 許俊鋒;馬春草;劉暢;;基于VB6.0的串口通信數(shù)據(jù)采集系統(tǒng)設計[J];儀表技術;2012年04期
6 朱江泉;陳杰;;單片機技術在數(shù)據(jù)采集及監(jiān)測過程中的應用[J];電子技術;2012年03期
7 關君;張大明;;用PC機與單片機通信及點陣數(shù)據(jù)轉換實現(xiàn)LED顯示漢字[J];新鄉(xiāng)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6期
8 劉鵬;;基于51單片機串口通訊的多路采集系統(tǒng)[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2年01期
9 喻桂蘭;彭宇寧;趙開開;;VB 6.0與RS-232在多機通信技術中的應用[J];實驗科學與技術;2009年04期
10 張志利;;基于RS232協(xié)議的單片機多機通信網(wǎng)絡研究[J];自動化技術與應用;2009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正洋;馬游春;王悅凱;姜德;王曉娟;;一種可任意擴展的多路級聯(lián)采集電路設計[J];電子器件;2017年02期
2 張振宇;張紅梅;;PA8000數(shù)控系統(tǒng)人機界面二次開發(fā)[J];科技展望;2017年07期
3 張振宇;張紅梅;;基于單片機的數(shù)據(jù)采集卡的硬件設計[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7年04期
4 王青;;單片機與PC機通信的設計與仿真[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6年12期
5 呂學新;;自動化設備的數(shù)據(jù)采集與計算機處理技術[J];數(shù)字技術與應用;2016年11期
6 孫萬麟;;基于Proteus的單片機通信電路設計[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6年10期
7 漆洋;張福貴;張俊霞;王傳志;鄭斯;;基于單片機的巖層鉆孔測斜儀設計[J];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學報;2016年05期
8 周文誼;;基于單片機虛擬串口實現(xiàn)交通燈遠程控制仿真[J];科技風;2016年18期
9 邢庭煒;;RS232串口通信在PC機與單片機通信中的應用[J];信息系統(tǒng)工程;2016年08期
10 高晶晶;沈娟;江世明;;基于Internet網(wǎng)絡的遠程報警系統(tǒng)仿真設計——單片機與PC通信[J];電子世界;2016年10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久松;朱政;尹衛(wèi)平;李鳴;;基于RS485總線的分布式PLC監(jiān)控系統(tǒng)通信設計[J];自動化與儀器儀表;2012年01期
2 張軍;;智能溫度傳感器DS18B20及其應用[J];儀表技術;2010年04期
3 劉迪;譚春亮;李建海;孫晶;;基于數(shù)字PID和89C52單片機的溫度控制系統(tǒng)[J];電子設計工程;2010年04期
4 熊永中;王文劍;陳金鷹;唐良義;;基于單片機和PC機的實時溫度控制系統(tǒng)設計[J];自動化技術與應用;2010年03期
5 陳龍;張亞君;;Proteus仿真軟件在單片機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9年08期
6 李金力;劉文怡;彭旭峰;;基于FPGA的RS232異步串行口IP核設計[J];電子設計工程;2009年08期
7 方景杰;傅成華;唐建國;陳華兵;;智能溫度檢測系統(tǒng)的設計[J];中國西部科技;2009年18期
8 袁金鳳;陳文藝;李凱;;基于FPGA的線陣CCD驅動時序電路的設計[J];現(xiàn)代電子技術;2009年03期
9 陳妙芳;胡曉東;;基于AT89S51單片機的溫度控制系統(tǒng)設計[J];機械工程師;2009年01期
10 劉輝;;基于8051單片機的數(shù)據(jù)采集與通信接口設計[J];軟件導刊;2008年1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盧超;;單片機同PC機通信的一種新方法[J];礦山機械;2007年04期
2 黃克亞;;基于單片機與PC機通信的數(shù)據(jù)采集控制系統(tǒng)設計[J];自動化應用;2012年02期
3 黃振宇;;嵌入式TCP/IP在單片機與PC機通信中的應用[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5期
4 劉瀛;;不利用接口芯片實現(xiàn)單片機與PC機通信的兩種方法[J];科技經濟市場;2006年04期
5 鄧麗霞;劉利云;;S7-200系列PLC與PC機通信問題的探討[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1年04期
6 ;[J];;年期
本文編號:278581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suanjikexuelunwen/2785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