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本科院校計算機通識教育課程體系之研究
本文選題:民辦院校 切入點:計算機 出處:《中國成人教育》2014年21期
【摘要】:相對于公辦院校,從教育對象、課程設(shè)置、師資、教學條件、政策保障和效果等方面論述了民辦院校計算機通識教育的現(xiàn)狀,重點介紹了我校計算機通識教育課程體系建設(shè)的情況,對未來民辦本科院校計算機通識教育課程體系建設(shè)進行了展望。
[Abstract]:Compared with public colleg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omputer general education in private colleges from the aspects of educational object, curriculum, teachers, teaching conditions, policy guarantee and effect, etc.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construction of computer gene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in our university, and looks forwar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computer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 system in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future.
【作者單位】: 上海杉達學院;
【基金】:“2011年民辦高校骨干教師科研項目——民辦本科院校計算機通識教育課程體系的研究”資助,課題項目編號:[Z220411128]主持人:張丹玨
【分類號】:TP3-4;G642.3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2條
1 王李霞;趙一鳴;周律;;關(guān)于計算機學科學生通識教育的思考[J];計算機教育;2008年20期
2 秦紹德;;學習與探索:復旦對于通識教育的理解和實踐[J];中國高等教育;2006年Z3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素芳;;試析中國大陸高校通識教育的模式[J];廣東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2 湯哲遠;龔美君;;論大學創(chuàng)新型人才培養(yǎng)的制度保障[J];大學(研究與評價);2008年02期
3 龐海芍;方萍;王悅音;張麗娜;;“我為什么退學”——大學生學業(yè)困境調(diào)研報告[J];大學(學術(shù)版);2011年03期
4 王玉潛;陳友銘;;對構(gòu)建應(yīng)用型本科通識教育課程體系的思考[J];廣州航海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8年02期
5 李澤民;;大學開展通識教育的困境與思考[J];廣東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6 老教授協(xié)會課題組;賈高順;;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精英人才培養(yǎng)規(guī)格初探[J];高教與經(jīng)濟;2007年02期
7 張乾;梁毅;;民族院校通識教育課程的設(shè)置原則[J];貴州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03期
8 劉鐵中;;高職院校通識教育的理念與實務(wù)[J];湖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年02期
9 趙衛(wèi)東;;通識教育環(huán)境下的電子商務(wù)教學[J];計算機教育;2007年23期
10 王李霞;趙一鳴;周律;;關(guān)于計算機學科學生通識教育的思考[J];計算機教育;2008年20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陳金江;中國大學本科精英學院運行模式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2 周聆靈;我國農(nóng)林院校通識教育課程體系研究[D];福建農(nóng)林大學;2011年
3 陳艷紅;思想政治教育與通識教育結(jié)合芻論[D];復旦大學;2009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蘇志勇;芝加哥大學通識教育課程設(shè)置及管理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2 李宛蓉;日本大學通識教育課程設(shè)置與管理的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7年
3 肖章柯;我國高校地學類專業(yè)通識教育課程設(shè)置研究[D];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2008年
4 楊偉娜;高校通識教育與創(chuàng)新型人才培養(yǎng)研究[D];西北大學;2008年
5 趙遵強;試論中國大學通識教育體系之發(fā)展(1978-2005)[D];山東大學;2008年
6 梁麗;通識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研究[D];暨南大學;2009年
7 支園園;“村官生”通識素養(yǎng)及其教育問題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8 李初然;美國高校計算機通識教育研究[D];河北大學;2010年
9 沈文婷;高校通識教育提高大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機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2年
10 姚向遠;作為思想政治教育載體的高校通識教育課程體系建構(gòu)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6條
1 苗文利;;中國大學通識教育二十年的發(fā)展現(xiàn)狀及理性省察[J];大學教育科學;2007年04期
2 熊思東;;哈佛大學的通識教育改革及其給我們的啟示[J];群言;2007年07期
3 郭旭;;論大學通識教育[J];文教資料;2007年32期
4 樂毅;;90年代以來我國通識教育研究的缺憾與偏頗[J];現(xiàn)代大學教育;2007年03期
5 秦紹德;;學習與探索:復旦對于通識教育的理解和實踐[J];中國高等教育;2006年Z3期
6 檀釗;;高職院校應(yīng)慎行通識教育[J];高校教育管理;2007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真;;應(yīng)用型本科通識教育課程策略探究[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2年05期
2 顏媛媛;;《耶魯報告》與我國高校通識教育課程比較研究[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2年09期
3 高黎;;耶魯大學通識教育課程的改革與發(fā)展[J];教育評論;2012年06期
4 吳瓊;;通識教育課程建設(shè)的困境及破解策略[J];教書育人;2012年21期
5 諶啟標;海峽兩岸大學通識教育課程之比較研究[J];比較教育研究;2000年S1期
6 李斌;論民政高職通識教育課程體系的構(gòu)建[J];長沙民政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2年02期
7 易金生;中美通識教育課程設(shè)置的比較分析[J];南京醫(y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8 蔡映;高校通識教育課程設(shè)置的問題及改革對策[J];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9 于淑文;丁曉英;王玫娟;;略談我國高校通識教育課程改革[J];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05期
10 譚永春;;關(guān)于通識教育課程設(shè)置的幾點思考[J];職業(yè)技術(shù)教育;2006年29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史陽;李娟華;;美國費城社區(qū)學院通識教育課程的特點及啟示[A];教育科學的探索——北京聯(lián)合大學教育科研論文集[C];2013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重慶教育學院教務(wù)處 陳永躍;設(shè)立通識教育課程需要發(fā)散思維[N];光明日報;2008年
2 記者 李佳 通訊員 張全友;武大停掉8門通識教育課程[N];長江日報;2010年
3 劉俊敏;“四大模塊”構(gòu)建高職院校通識教育課程體系[N];中國社會報;2012年
4 常梧 整理;中國通識教育的務(wù)實之道[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09年
5 本報記者 徐瑞哲;擴招后“通識師資”瓶頸凸現(xiàn)[N];解放日報;2009年
6 吳銘;中國通識教育的迷茫與探索[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06年
7 南京大學校長 陳駿;深化教學改革 讓杰出人才“冒”出來[N];中國教育報;2010年
8 通訊員 余珊燕;服務(wù)+學習 公益有學分[N];中國教育報;2013年
9 張曉鵬;通識教育中外比較:我們的理念偏差[N];中國教育報;2006年
10 姜澎;本科階段應(yīng)大力發(fā)展通識教育[N];文匯報;2008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楊頡;大學通識教育課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2 彭壽清;大學通識教育課程設(shè)計研究[D];西南大學;2006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舒穎;通識教育課程個性化研究[D];中南民族大學;2008年
2 夏玲;美國社會科學通識教育課程及其強國職能[D];河北大學;2010年
3 張海云;我國高校通識教育課程改革的策略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9年
4 沈媛媛;中美大學通識教育課程比較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5 李滿滿;大學通識教育課程評價研究[D];寧波大學;2011年
6 丁妍;我國高校通識教育課程教學的優(yōu)化管理研究[D];燕山大學;2012年
7 李平;地方普通高等學校通識教育課程設(shè)置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08年
8 柴晉芳;哈佛大學第五次通識教育課程改革研究[D];山西大學;2008年
9 趙換軍;近代文化變遷與大學通識教育課程的演變[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10 楊瑩;中美大學通識教育課程改革比較研究[D];蘭州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67803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suanjikexuelunwen/1678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