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化工論文 >

一種PVDF分離膜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9-18 04:41

  本文關鍵詞:一種PVDF分離膜的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PVDF 分離膜 化學接枝法 截留率


【摘要】:當今世界水資源短缺,環(huán)境污染日益嚴重的情況下,膜分離技術作為一種新型分離技術,因過程具有節(jié)能高效、操作簡便、容易控制、同時又不會污染環(huán)境等優(yōu)點被廣泛用于污水處理、物質凈化、濃縮、分離等方面。聚偏氟乙烯(PVDF)因為其具有良好的機械性能、化學穩(wěn)定性、制備過程較容易,成為制備分離膜的良好材料。但PVDF材料表現為強疏水性,這會導致PVDF膜在使用過程中需要較大的驅動力,容易使膜污染,使膜使用的次數變少,從而制約了PVDF膜的應用。制備具有較好親水性能的PVDF分離膜是改善膜污染,延長膜使用壽命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利用堿處理和接枝具有親水基團單體方法提高PVDF大分子親水性,并將其制備成親水性PVDF分離膜。本文采用溶液化學接枝法成功制備了一種PVDF親水分離膜。首先用原硅酸鈉對PVDF大分子鏈進行堿處理,在PVDF大分子鏈上引入雙鍵和氫氧根,然后以含親水環(huán)氧基團的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GMA)為接枝單體,在PVDF大分子鏈上接枝PGMA側鏈,得到PVDF-g-PGMA大分子,從而進一步提高了PVDF大分子親水性。最后以聚丙烯無紡布作為支撐膜,通過溶液澆鑄法得到PVDF-g-PGMA分離膜。本研究對PVDF分離膜制備條件進行了考查,包括引發(fā)劑和單體用量、烘膜溫度、PVDF濃度等,同時對在不同條件下得到的PVDF分離膜純水通量、聚乙二醇(PEG)-20000截留率、吸水率、膨脹率及孔隙率進行了測量,并主要依據分離膜純水通量和對聚乙二醇-20000截留率數值,確定膜較佳的制備條件。本文還采用紅外光譜(IR)對PVDF分離膜上下表面基團進行了表征,用掃描電鏡(SEM)、熱失重曲線(TGA)和X-射線衍射光譜(XRD)分別對PVDF分離膜表面及截面形貌、熱穩(wěn)定性及結晶狀態(tài)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GMA濃度為30.7g·L-1,BPO濃度為12.9g·L-1,引發(fā)接枝溫度和時間分別為65℃和4h,烘膜溫度及時間分別為80℃和6h時,得到的PVDF分離膜綜合性能較好,該分離膜純水通量為75.8L·m-2·h-1,PEG-20000截留率為100%。PVDF分離膜在制備過程中,接觸玻璃板一面比接觸空氣一面更光滑致密,孔隙分布更均勻。該分離膜為半結晶狀態(tài),在水和鹽酸溶液中均具有較好的化學穩(wěn)定性,同時在雙氧水溶液中也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在堿溶液中穩(wěn)定性稍差。
【關鍵詞】:PVDF 分離膜 化學接枝法 截留率
【學位授予單位】:沈陽工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TQ051.893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緒論9-20
  • 1.1 分離膜9
  • 1.1.1 膜的定義9
  • 1.1.2 膜的分類9
  • 1.2 膜分離技術9-11
  • 1.2.1 膜分離過程的定義10
  • 1.2.2 膜分離技術的特點10-11
  • 1.2.3 膜分離過程的分類11
  • 1.3 高分子分離膜材料11-13
  • 1.3.1 纖維素衍生物類12
  • 1.3.2 聚砜類聚合物12
  • 1.3.3 含氟聚合物類12-13
  • 1.3.4 聚酰胺類高分子材料13
  • 1.3.5 聚酯類高分子材料13
  • 1.4 聚偏氟乙烯分離膜的研究現狀13-18
  • 1.4.1 聚偏氟乙烯(PVDF)13-14
  • 1.4.2 PVDF分離膜14
  • 1.4.3 聚偏氟乙烯分離膜的制備方法14-16
  • 1.4.4 聚偏氟乙烯分離膜親水改性方法16-18
  • 1.5 論文立題依據及研究內容18-20
  • 第2章 PVDF分離膜的制備方法20-27
  • 2.1 實驗藥品及儀器20-21
  • 2.1.1 實驗藥品20-21
  • 2.1.2 實驗儀器21
  • 2.2 PVDF分離膜的制備21-23
  • 2.2.1 PVDF分離膜的堿處理21
  • 2.2.2 PVDF分離膜的制備21-23
  • 2.3 膜的性能測試與表征23-27
  • 2.3.1 水通量的測試23
  • 2.3.2 截留率測試23-24
  • 2.3.3 膜吸水率和膨脹率的測量24-25
  • 2.3.4 膜化學穩(wěn)定性測量25
  • 2.3.5 變換衰減全反射紅外光譜(ATR-FTIR)分析25
  • 2.3.6 場發(fā)射掃描電子顯微鏡(FE-SEM)分析25
  • 2.3.7 熱穩(wěn)定性分析25-26
  • 2.3.8 X射線衍射分析26
  • 2.3.9 孔隙率測試26-27
  • 第3章 結果與討論27-48
  • 3.1 PVDF分離膜照片27-28
  • 3.2 膜的紅外光譜分析28
  • 3.3 分離膜的制備和性能測試28-41
  • 3.3.1 膜水通量及截留率測試條件的建立29-30
  • 3.3.2 10% PVDF溶液體系成膜研究30-36
  • 3.3.3 12% PVDF溶液體系成膜研究36-38
  • 3.3.4 烘膜溫度對PVDF分離膜性能的影響38-39
  • 3.3.5 PVDF濃度對PVDF分離膜性能的影響39-40
  • 3.3.6 PVDF分離膜對不同分子量聚乙二醇的截留率40-41
  • 3.4 膜的表面形貌41-44
  • 3.5 膜的熱穩(wěn)定性分析44-45
  • 3.6 膜XRD分析45-46
  • 3.7 PVDF分離膜化學穩(wěn)定性46-48
  • 第4章 結論48-49
  • 參考文獻49-53
  • 致謝53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可從海水制取工業(yè)用純凈水的分離膜[J];科技導報;1987年04期

2 于德才,洪廣言;無機分離膜的進展[J];膜科學與技術;1990年04期

3 鄭世沛;;工業(yè)分離膜的開發(fā)和應用趨勢[J];材料導報;1990年01期

4 卓宗一;;分離膜技術[J];化學世界;1991年04期

5 張華民,王志群;無機分離膜的研究現狀與發(fā)展前景——Ⅰ.無機分離膜的制備與表征[J];無機材料學報;1993年01期

6 張有謨;分離膜的應用現狀及前景[J];現代化工;1995年07期

7 陳觀文;日本分離膜產業(yè)的現狀(二)[J];膜科學與技術;1996年04期

8 袁文輝,葉振華;無機分離膜的進展[J];廣東化工;1996年02期

9 黃永前,鄭昌瓊;無機分離膜與環(huán)境保護[J];環(huán)境工程;1998年02期

10 鄭領英;膜分離與分離膜[J];高分子通報;1999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譚士賓;宋新生;方亞峰;倪志偉;譚文鋒;;化工分離膜的研制開發(fā)[A];膜分離技術在石油和化工行業(yè)中應用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2 劉衛(wèi);;新型氧化物-金屬混合導體氫分離膜的制備與研究[A];第七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第7分冊)[C];2010年

3 汪錳;吳禮光;莫劍雄;高從X&;;氧化還原引發(fā)接枝—填充聚合制備環(huán)境響應型分離膜[A];第三屆全國化學工程與生物化工年會論文摘要集(上)[C];2006年

4 孟廣耀;董強;劉杏芹;彭定坤;;無機多孔分離膜的若干新進展[A];中國膜科學與技術報告會論文集[C];2003年

5 馬艷勛;張鑫巍;栗廣勇;;有機蒸氣分離膜的工業(yè)應用[A];膜分離技術在石油和化工行業(yè)中應用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6 王娟;王孝軍;張剛;楊杰;;高性能聚芳硫醚砜分離膜制備與性能研究[A];2012年全國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研討會學術論文集(上冊)[C];2012年

7 喻維民;;天然氣凈化分離膜的統(tǒng)計檢驗[A];天然氣分離與液化技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0年

8 張慶磊;呂曉龍;劉娟娟;武春瑞;賈悅;王暄;陳華艷;高啟君;;聚偏氟乙烯血液分離膜的制備和透析性能評價[A];天津市生物醫(yī)學工程學會第三十三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3年

9 黃恒梅;王孝軍;楊彬;陳廣玲;楊杰;李光憲;;聚砜類分離膜的研究進展[A];第五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Ⅲ[C];2004年

10 張慶磊;呂曉龍;劉娟娟;武春瑞;賈悅;王暄;陳華艷;高啟君;;聚偏氟乙烯血液分離膜的制備和透析性能評價[A];天津市生物醫(yī)學工程學會第三十四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通訊員 王啟兵;國家特種分離膜工程技術中心獲準組建[N];科技日報;2011年

2 記者 張曄;國家特種分離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江蘇組建[N];科技日報;2012年

3 中國膜工業(yè)協(xié)會常務副秘書長 王繼文;分離膜產業(yè)亟待規(guī)范[N];中國化工報;2014年

4 華信;無機分離膜技術研究取得進展[N];中國化工報;2001年

5 張國華;全國分離膜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在天津成立[N];中國質量報;2008年

6 吳巧君;全國分離膜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在津成立[N];天津日報;2008年

7 李曉巖;新工藝突破分離膜技術瓶頸[N];中國化工報;2002年

8 金雪華;紀念乙種分離膜制造技術啟動50周年大會召開[N];中國冶金報;2010年

9 汪偉;發(fā)展膜科技 提高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N];天津日報;2008年

10 ;“分離膜高效連續(xù)化生產技術研究”項目通過驗收[N];中國有色金屬報;200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朱志文;高性能與高穩(wěn)定性致密陶瓷氫分離膜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3年

2 朱云慶;臭氧催化功能陶瓷分離膜的制備及其水處理性能[D];大連理工大學;2013年

3 王振剛;基于聚丙烯腈的分離膜制備與酶固定化研究[D];浙江大學;2008年

4 代正偉;聚丙烯分離膜的親水化[D];浙江大學;2010年

5 聶富強;丙烯腈/馬來酸共聚物分離膜的制備及表面改性[D];浙江大學;2004年

6 譚明;神經網絡優(yōu)化分離膜制備條件的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3年

7 張海民;功能性TiO_2納米結構分離膜及電極的制備、表征和性能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8年

8 黃華;雙相復合氧分離膜的相轉化流延制備和性能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4年

9 韓潤林;雜萘聯苯聚芳醚砜分離膜的制備及應用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10 沈江南;固載促進傳遞CO_2分離膜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詹華寶;高通量纖維素膜的制備及其油水分離性能的應用研究[D];浙江工商大學;2016年

2 何文娟;強化CO_2分離膜選擇透過機制的研究[D];天津大學;2014年

3 馬子健;小分子胺和MOFs分別改性聚乙烯基胺制備高性能CO_2分離膜[D];天津大學;2014年

4 姜艷;高溫硅基陶瓷分離膜材料的制備與表征[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5年

5 吳佳佳;一種PVDF分離膜的研究[D];沈陽工業(yè)大學;2016年

6 張紅柳;具有分子識別功能分離膜的制備及選擇透過機制的研究[D];天津大學;2007年

7 盧興潔;重金屬廢水凈化用分離膜的研制[D];濟南大學;2014年

8 趙志鵬;醇和水分離膜材料的分子設計[D];北京理工大學;2015年

9 李瑞云;氧化石墨烯對聚合物分離膜的親水改性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2年

10 余常友;光催化改性PVDF分離膜制膜設備設計及分離膜性能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87347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gong/87347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09013***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