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硅烷和石墨烯對玻璃纖維的改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9-01 17:30
本文關鍵詞:氟硅烷和石墨烯對玻璃纖維的改性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超疏水 石墨烯/玻璃復合纖維 力學性能 石墨烯納米篩
【摘要】:受到自然界荷葉效應的啟發(fā),人類開始了超疏水性的研究。材料的超疏水性在自清潔性、金屬防腐、減小摩擦等領域中有廣泛應用。本文利用微米級硅纖維為原料,等離子體燒結,隨后再經過氟硅烷處理,180℃加熱1h,得到接觸角為157°的超疏水表面,氣孔率為20%,從而使得表面具有一定的粗糙度。砂紙打磨之后,再次測試,接觸角雖有所下降,但仍然可以達到超疏水性標準。當水滴對樣品表面的沖擊速率為10m/s時,水會滲入內部,晾干之后疏水性可恢復。表明樣品表面受到物理和化學破壞后,內部結構并未受到損壞。石墨烯是一種新型的二維納米材料,只有一個原子層厚度。因其特殊的結構而具有很多優(yōu)異的性能,如高的比表面積,超強的機械強度,良好的透光性等。玻璃纖維是一種無機非金屬材料,具有良好的拉伸強度,耐腐蝕性好,且具有優(yōu)良的化學穩(wěn)定性和熱穩(wěn)定性。本文將兩者復合,壓制成薄片,涂BN加以保護,使用酒精噴燈加熱樣品,利用玻璃的非晶態(tài)性質,達到軟化溫度時進行人工拉絲操作,得到石墨烯增強玻璃纖維材料,最高拉伸強度達到471MPa,斷裂伸長率為原絲的67%。石墨烯納米篩也被稱為多孔石墨烯,不僅保留了石墨烯固有的優(yōu)良性質,而且具有更高的透光率和比表面積。本文就石墨烯納米篩的制備提出一步合成石墨烯納米篩的方法,在Ar氣氛,850℃條件下,氧化石墨烯被還原為石墨烯,FeCl3經歷了從FeCl3 →Fe(OH)3→Fe2O3的轉變,同時Fe2O3對石墨烯表面進行蝕刻,得到石墨烯納米篩。使用XRD、Raman、FI-IR、SEM和TEM對樣品進行表征,證明在不破壞石墨烯結構的基礎上,獲得孔分布均勻、尺寸在50-100nm范圍的石墨烯納米篩。
【關鍵詞】:超疏水 石墨烯/玻璃復合纖維 力學性能 石墨烯納米篩
【學位授予單位】:海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TQ171.77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引言9-25
- 1.1 疏水性概況9-14
- 1.1.1 荷葉效應9-10
- 1.1.2 超疏水性概念10-11
- 1.1.3 理論模型11-13
- 1.1.4 超疏水性表面的制備方法和應用13-14
- 1.2 玻璃纖維14-17
- 1.2.1 玻璃纖維概述14
- 1.2.2 玻璃纖維的分類14-16
- 1.2.3 玻璃纖維的應用16-17
- 1.3 石墨烯納米篩17-24
- 1.3.1 石墨烯納米篩概述17
- 1.3.2 石墨烯納米篩的制備方法17-20
- 1.3.3 石墨烯納米篩的應用20-24
- 1.4 研究目的與研究內容24-25
- 1.4.1 研究目的24
- 1.4.2 研究內容24-25
- 2 氟硅烷修飾硅纖維塊體表面的超疏水性可修復性研究25-32
- 2.1 引言25-26
- 2.2 實驗材料26
- 2.2.1 實驗原料26
- 2.2.2 實驗設備26
- 2.3 實驗方法26-27
- 2.3.1 實驗方案26
- 2.3.2 樣品測試與表征26-27
- 2.4 結果與分析27-31
- 2.5 本章小結31-32
- 3 石墨烯/玻璃復合纖維的制備與力學性能研究32-42
- 3.1 引言32
- 3.2 實驗材料32-33
- 3.2.1 實驗原料32-33
- 3.2.2 實驗設備33
- 3.3 實驗方法33-35
- 3.3.1 實驗方案33-34
- 3.3.2 技術路線34
- 3.3.3 實驗原理34
- 3.3.4 樣品測試與表征34-35
- 3.4 結果與討論35-40
- 3.4.1 力學性能分析37-39
- 3.4.2 微觀機制39-40
- 3.5 本章小結40-42
- 4 化學蝕刻法制備石墨烯納米篩42-51
- 4.1 引言42
- 4.2 實驗材料42-43
- 4.2.1 實驗原料42-43
- 4.2.2 實驗設備43
- 4.3 實驗方法43-46
- 4.3.1 實驗方案43-44
- 4.3.2 技術路線44
- 4.3.3 實驗原理44-45
- 4.3.4 樣品的測試與表征45-46
- 4.4 結果與討論46-50
- 4.4.1 結構分析46-48
- 4.4.2 形貌分析48-50
- 4.5 本章小結50-51
- 5 結論51-52
- 參考文獻52-56
- 附錄(在讀期間發(fā)表的論文)56-57
- 致謝57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9條
1 佟威;郝建軍;王寶;;玻璃纖維的制備及性能應用[J];遼寧化工;2016年03期
2 馬明明;張彥;;玻璃纖維及其復合材料的應用進展[J];化工新型材料;2016年02期
3 劉小波;寇宗魁;木士春;;多孔石墨烯材料[J];化學進展;2015年11期
4 盛利志;江麗麗;范壯軍;;石墨烯片層孔道設計及其結構調控[J];科學通報;2014年33期
5 劉建勛;朱建勛;祖群;;新型高強度玻璃纖維制備與性能研究[J];功能材料;2010年07期
6 劉新年;張紅林;賀禎;田鵬;;玻璃纖維新的應用領域及發(fā)展[J];陜西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5期
7 方鯤;吳絲竹;張國榮;楊威;李玫;;LGF增強增韌PA66汽車專用料的制備及力學性能研究[J];工程塑料應用;2009年06期
8 李華;陶杰武;;長玻璃纖維增強熱塑性復合材料研究[J];工程塑料應用;2009年02期
9 李剛;歐書方;趙敏健;;石英玻璃纖維的性能和用途[J];玻璃纖維;2007年04期
,本文編號:77347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gong/773479.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