層式下吸式氣化爐中生物質熱解的熱力學模型
本文關鍵詞:層式下吸式氣化爐中生物質熱解的熱力學模型
更多相關文章: 層式下吸式氣化爐 有焰熱解區(qū) 生物質 熱解 熱動力學平衡模型
【摘要】:基于物質平衡、能量平衡和化學反應平衡為層式下吸式氣化爐有焰熱解區(qū)建立了熱動力學平衡模型,把灰分作為出口成分進行了考慮,并通過牛頓法對模型進行了求解。模型的預測結果與現(xiàn)有文獻中的試驗數據很好的吻合,與其他研究者的預測結果基本一致。利用該模型對有焰熱解區(qū)進行了分析預測。結果表明,ER、原料的含水量、散熱損失對有焰熱解區(qū)出口的氣體溫度和成分都有比較明顯的影響;空氣預熱溫度和灰分含量對出口氣體溫度有一定的影響,而對氣體成分的影響不明顯;當ER較高而生物質含水量較低時,氣化爐內發(fā)生結渣的可能性增加;在ER0.392時,提高空氣的預熱溫度,對整個氣化爐的氣化是有利的;熱損失超過14%,ER0.32時,可能出現(xiàn)生物質無法完全熱解的情況;對于典型的玉米秸稈氣化,有焰熱解區(qū)出口氣體成分中,對還原區(qū)反應有重要影響的H_2O范圍在20%~25%之間,CO_2范圍在10%~15%之間。本模型的預測結果還為還原區(qū)的模型提供了初始參數。
【作者單位】: 山東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
【關鍵詞】: 層式下吸式氣化爐 有焰熱解區(qū) 生物質 熱解 熱動力學平衡模型
【分類號】:TQ054;TQ914.3
【正文快照】: XUE Ai-jun,PAN Ji-hong,TIAN Mao-cheng,ZHANG Guan-min,LENG Xue-li(Schoo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Shandong University,Jinan 250061,China)生物質是一種可以與環(huán)境協(xié)調發(fā)展的可再生資源,具有巨大的發(fā)展?jié)摿1]。層式下吸式氣化爐可以將生物質轉換成為潔凈、高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侯慧姝,郭雯,張新林;單臺氣化爐跳車保另一臺正常運行的聯(lián)鎖改造[J];內蒙古石油化工;2002年01期
2 于海波;陳杰;;移動床氣化爐集氣系統(tǒng)改造[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2年09期
3 屈強,劉海峰,于廣鎖,于遵宏;氣化爐爐體關鍵部位溫度分布研究[J];煤炭轉化;2003年01期
4 鄒繼軍;地下氣化爐的生產與維護[J];山東煤炭科技;2003年02期
5 隋子都,劉德強,吳文德,宋福玉;氣化爐擋液板改造[J];大氮肥;2003年02期
6 瞿海根,屈強,王輔臣,于遵宏;氣化爐托磚環(huán)溫度場的有限元分析[J];華東理工大學學報;2004年01期
7 魏剛,李輝;冷壁氣化爐頸部法蘭開裂后的現(xiàn)場修復[J];壓力容器;2004年01期
8 馬國敬,王春,王強,徐攀峰,蘇鐵力;氣化爐測溫熱電偶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方法[J];中氮肥;2004年03期
9 馬隆龍,吳正舜,Pietro Marzetti,Emanuele Scoditti,Giacop Braccio;隔板式內循環(huán)氣化爐的設計和運行[J];化學工程;2004年03期
10 羅利生,許桂忠,劉樹亮;謝爾渣油氣化爐氣體成分分析與調節(jié)[J];大氮肥;2004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原曉華;馬隆龍;吳創(chuàng)之;;隔板式內循環(huán)流化床氣化爐的關鍵尺寸的設計和防止爐內結焦的運行措施[A];2004年中國生物質能技術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2 ;首臺新型氣化爐投入生產[A];煤礦安全與地球物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3 貢文政;段合龍;梁欽鋒;劉海峰;于遵宏;;氣化爐水冷壁結渣特性研究及改進措施[A];上海市化學化工學會2006年度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4 李召召;孫鐘華;代正華;;煤熱值對氣化爐模擬結果的影響[A];上海市化學化工學會2010年度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5 陳照和;;渣油氣化爐殼體過熱分析[A];第六屆全國壓力容器學術會議壓力容器先進技術精選集[C];2005年
6 蔣自平;郭文元;徐積源;杜是路;;大化肥首臺φ2400渣油氣化爐的國產化研究開發(fā)[A];第五屆全國壓力容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1年
7 朱華東;焦保才;段桂平;襲海濤;;生物質流化床氣化爐的發(fā)展與應用[A];中國農村能源行業(yè)協(xié)會第四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新農村、新能源、新產業(yè)論壇生物質開發(fā)與利用青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8 于世行;梁國斌;姚運金;郝丁華;馬建力;馮長輝;王小輝;;部分氧化法氣化爐焊接與砌筑工藝的改進[A];創(chuàng)新·質量·低碳·可持續(xù)發(fā)展——第十屆寧夏青年科學家論壇石化專題論壇論文集[C];2014年
9 周大坤;王雨;張世鑫;李英博;張海龍;;沈鼓氣化爐制造工藝技術[A];第十一屆沈陽科學學術年會暨中國汽車產業(yè)集聚區(qū)發(fā)展與合作論壇論文集(信息科學與工程技術分冊)[C];2014年
10 龍友松;王守革;王連峰;過潔;;φ3800mm加壓氣化爐的研制[A];第五屆全國壓力容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蔡興富;高效節(jié)能環(huán)保氣化爐產業(yè)化開發(fā)項目通過驗收[N];云南科技報;2006年
2 王世義 吳寶平 記者 蒙輝;一臺氣化爐解決一個“埋汰村”[N];黑龍江日報;2006年
3 記者 李兵邋通訊員 曹克順 馬靜;國內最大的加壓氣化爐在太重制造完成[N];山西日報;2007年
4 王樂意;中國造出亞洲最大加壓氣化爐[N];中國化工報;2008年
5 曹克順邋馬靜;國內最大加壓氣化爐在太重竣工[N];經理日報;2008年
6 曹克順邋馬靜;國內最大的加壓氣化爐在太重竣工[N];中國工業(yè)報;2008年
7 王景春邋宋四鋒;永煤20萬噸/年甲醇氣化爐完成吊裝[N];中國化工報;2008年
8 王愛軍;天脊灰熔聚氣化爐通過72小時測試[N];中國化工報;2009年
9 孫樂 李文霞 記者 張春鴿;子長縣在全市首家引進秸稈節(jié)能氣化爐[N];延安日報;2009年
10 ;寧南引進柴草氣化爐示范項目[N];涼山日報(漢);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超;氣流床氣化爐內顆粒流動模擬及分區(qū)模型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3年
2 楊志偉;氣流床氣化爐動態(tài)仿真模型研究[D];清華大學;2014年
3 于海龍;新型水煤漿氣化噴嘴和氣化爐的開發(fā)以及氣化過程數值模擬[D];浙江大學;2004年
4 王劍;氣化爐渣口熔渣流動的實驗及數值模擬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3年
5 林偉寧;氣流床水冷壁氣化爐熔渣沉積試驗研究及水冷壁數值模擬[D];華東理工大學;2011年
6 周密;生物質在流化床氣化爐內定向轉化過程的模型模擬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6年
7 梁欽鋒;擴散火焰形態(tài)及氣化爐內熔渣沉積與傳熱規(guī)律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0年
8 金渭龍;化學熱回收兩段組合式氣化爐的實驗及數值模擬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4年
9 王波;基于輸運床氣化爐的IGCC系統(tǒng)集成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2009年
10 孔祥東;工業(yè)氣流床水煤漿氣化爐的建模、控制與優(yōu)化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志賓;氣化爐的建模及其進料優(yōu)化[D];華北電力大學(河北);2009年
2 呂國富;加壓氣化爐關鍵件制造工藝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3年
3 王曉;氣化爐筒體破裂失效原因分析及安全評定[D];華東理工大學;2013年
4 龔云;大型氣化爐現(xiàn)場組裝技術關鍵及質量控制[D];四川大學;2007年
5 杜昌帥;結構參數對旋風氣化爐內流場影響的實驗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2年
6 徐健健;液態(tài)排渣臥式旋風氣化爐數值模擬及氣化動力學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7 王代紅;對置式四噴嘴氣化爐安全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D];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8 王多明;氣化爐制造工藝研究[D];西北大學;2012年
9 程相宣;水冷壁氣化爐內熔渣流動及反應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2年
10 王朋朋;激冷式氣化爐強度分析方法、焊接工藝研究及存在問題分析[D];西北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74236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gong/742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