纖維水泥砂漿與混凝土粘結性能雙面剪切試驗研究
本文關鍵詞:纖維水泥砂漿與混凝土粘結性能雙面剪切試驗研究
【摘要】:鋼筋混凝土結構已成為當今世界上應用最廣泛的結構形式,在現代建筑中,幾乎任何一棟建筑的建成都少不了混凝土的參與。然而,人口的急劇增長引發(fā)建筑的過度集中和不合理規(guī)劃等問題,使得建筑與環(huán)境之間的矛盾日益凸顯。因此,實現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有效途徑是對既有結構進行維修加固和改造。纖維水泥砂漿薄層加固方法憑借其高性能低成本的優(yōu)點逐漸成為結構加固改造技術中的主力軍。使用纖維水泥砂漿薄層加固混凝土構件時,能否達到預期的加固效果,主要取決于纖維水泥砂漿與被加固的混凝土構件之間的界面粘結性能。本文采用雙面剪切試驗方法研究了纖維水泥砂漿-混凝土粘結試件的界面粘結性能,主要的研究內容和成果如下:(1)本次雙面剪切試驗中共設置M20~M100共9個砂漿強度等級,每個強度等級按照所摻的纖維種類不同(鋼纖維、聚丙烯纖維和聚乙烯醇纖維)分為3組,共27組,每組3個試件,通過對這81個試件的雙面剪切試驗來研究纖維水泥砂漿與混凝土之間的界面粘結性能。(2)對外包纖維水泥砂漿的混凝土構件進行雙面剪切試驗,研究纖維種類、混凝土強度、纖維水泥砂漿強度對纖維水泥砂漿與混凝土界面粘結性能的影響。試驗結果表明:摻聚乙烯醇纖維的水泥砂漿與混凝土界面的剪切強度最大,聚丙烯纖維次之,鋼纖維最小;剪切強度隨混凝土抗壓強度的提高而增大,隨纖維水泥砂漿抗壓強度的提高而增大。(3)使用方差分析方法分析纖維種類、混凝土強度和纖維水泥砂漿強度這三個因素對剪切強度影響的顯著性,結果表明:纖維種類對剪切強度影響顯著;混凝土強度和纖維水泥砂漿強度對剪切強度影響高度顯著;纖維種類與混凝土強度之間的交互作用以及纖維種類與纖維水泥砂漿強度之間的交互作用對剪切強度影響不顯著。(4)建立結構為5-9-1的BP神經網絡剪切強度預測模型,預測結果中剪切強度計算值與樣本中剪切強度期望值之間吻合良好,預測精度能滿足工程應用的需要,說明使用BP神經網絡剪切強度預測模型來預測剪切強度是可行的,預測結果可以為加固工程中混凝土與纖維水泥砂漿粘結性能的判斷提供依據。
【關鍵詞】:雙面剪切 纖維水泥砂漿 方差分析 預測模型
【學位授予單位】:湖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TU528;TQ177.62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13
- 第1章 緒論13-21
-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13-15
- 1.2 國內外文獻研究綜述15-20
- 1.2.1 纖維水泥砂漿加固技術的相關研究15-16
- 1.2.2 新老水泥基材料界面粘結性能的相關研究16-18
- 1.2.3 研究界面粘結性能的試驗方法18-20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內容20-21
- 第2章 纖維水泥砂漿與混凝土界面雙面剪切試驗21-40
- 2.1 試驗方案21-25
- 2.1.1 試驗材料21-22
- 2.1.2 試驗方法22
- 2.1.3 試驗儀器設備22-23
- 2.1.4 試驗分組23-25
- 2.2 試驗過程25-27
- 2.3 破壞形態(tài)27-30
- 2.4 試驗結果及數據整理30-39
- 2.4.1 試驗數據30-33
- 2.4.2 纖維種類對剪切強度的影響33-34
- 2.4.3 混凝土強度對剪切強度的影響34-36
- 2.4.4 纖維水泥砂漿強度對剪切強度的影響36-39
- 2.5 本章小結39-40
- 第3章 界面粘結性能的影響因素顯著性分析40-53
- 3.1 方差分析40-44
- 3.1.1 單因素方差分析40-42
- 3.1.2 雙因素等重復試驗的方差分析42-44
- 3.2 剪切強度影響因素顯著性單因素方差分析44-46
- 3.2.1 纖維種類對剪切強度影響的顯著性分析44-45
- 3.2.2 混凝土強度對剪切強度影響的顯著性分析45-46
- 3.2.3 砂漿強度對剪切強度影響的顯著性分析46
- 3.3 剪切強度影響因素顯著性雙因素方差分析46-49
- 3.3.1 纖維種類與混凝土強度對剪切強度影響雙因素方差分析47-48
- 3.3.2 纖維種類與砂漿強度對剪切強度影響雙因素方差分析48-49
- 3.4 剪切強度公式擬合49-51
- 3.5 本章小結51-53
- 第4章 基于BP神經網絡的剪切強度預測模型53-66
- 4.1 人工神經網絡53-55
- 4.1.1 人工神經網絡概述53-54
- 4.1.2 人工神經網絡學習方式54-55
- 4.2 BP神經網絡55-59
- 4.2.1 BP神經網絡結構及研究方法55-57
- 4.2.2 BP神經網絡學習過程57-59
- 4.3 建立剪切強度預測模型59-65
- 4.3.1 BP網絡的設計分析59-60
- 4.3.2 BP神經網絡的初始參數設計60-61
- 4.3.3 基于Matlab的BP神經網絡預測模型61-63
- 4.3.4 預測結果分析63-65
- 4.4 本章小結65-66
- 結論與展望66-68
- 參考文獻68-71
- 致謝71-72
- 附錄A(攻讀學位期間所撰寫的學術論文目錄)72-73
- 附錄B(攻讀學位期間參加的科研項目)73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卿凇,黃戡,黃斌,謝國柱,陳科平,曾四平;水泥砂漿相似材料研究[J];西部探礦工程;2003年11期
2 M.B.柯爾尼爾柯夫;周正濂;;膠結充填體中水泥砂漿鋼筋錨桿工作機理的研究[J];國外采礦技術快報;1987年35期
3 倪浩明;;鋼管內噴涂水泥砂漿新技術[J];材料保護;1991年12期
4 劉杰勝;木子佳靚;馮彪;梁超峰;李祥;余荊城;江凱;劉輝凱;;水泥砂漿外涂有機硅烷防護效果研究[J];武漢輕工大學學報;2014年01期
5 趙文明;水泥房頂補漏妙法二則[J];家庭科技;1998年02期
6 張國防,王培銘,吳建國;聚合物干粉對水泥砂漿體積密度和吸水率的影響[J];新型建筑材料;2004年02期
7 王振軍;李克智;王闖;李賀軍;;短切碳纖維水泥砂漿的電磁波反射性能[J];功能材料;2010年S1期
8 朱飛龍;李庚英;杜虹;崔鵬飛;吳亞慶;劉海峰;;一種基于微生物沉積的水泥砂漿表面改性技術[J];功能材料;2013年05期
9 土木;;水泥砂漿龜裂防止劑[J];玻璃纖維;1981年05期
10 汪遺柱;;“風送法”鋼管水泥砂漿內防腐涂層不均勻的分析及改進意見[J];石油施工技術;1981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馬保國;張琴;馬玲;蹇守衛(wèi);黃洪財;朱艷超;;水泥砂漿改性劑的研究[A];第二屆全國商品砂漿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7年
2 杜修力;王陽;路德春;;水泥砂漿材料的力學特性試驗研究[A];第2屆全國工程安全與防護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C];2010年
3 薛志剛;胡時勝;;水泥砂漿在主動圍壓下的動態(tài)力學性能[A];第六屆全國工程結構安全防護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4 張明;黃風雷;;徑向慣性對水泥砂漿動態(tài)壓縮強度的影響[A];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2009論文摘要集[C];2009年
5 何代華;王培銘;;聚合物改性水泥砂漿與鋼板的粘結性能[A];《硅酸鹽學報》創(chuàng)刊50周年暨中國硅酸鹽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7年
6 陳曉業(yè);王培銘;張國防;張永明;;憎水劑對水泥砂漿力學性能和吸水性能的影響[A];第二屆全國商品砂漿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7年
7 王建琦;;水下封堵水泥砂漿的研制及現場應用[A];貴州省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8 孫紅堯;;聚合物樹脂水泥砂漿修補和防腐蝕技術[A];高性能防腐蝕涂裝及表面保護技術的應用與發(fā)展——第16屆全國表面保護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1年
9 宋生輝;劉福田;;聚合物乳液與纖維對水泥砂漿物理性能的影響[A];中國硅酸鹽學會水泥分會第三屆學術年會暨第十二屆全國水泥和混凝土化學及應用技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10 劉鵬;周宗輝;程新;高興凱;單立福;;阿利特-硫鋁酸鋇鈣水泥砂漿干縮性能研究[A];《硅酸鹽學報》創(chuàng)刊50周年暨中國硅酸鹽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9條
1 王軍;水泥砂漿地坪質量通病的原因及防治[N];中國建材報;2009年
2 ;水泥砂漿地坪質量通病的原因及防治[N];中華建筑報;2009年
3 記者 李文聰;傳統水泥砂漿與特種砂漿無法相比[N];中國建材報;2014年
4 夏柏龍 陳啟華 張旭;水泥砂漿地坪質量通病的原因及防治[N];中華建筑報;2006年
5 代水;水泥砂漿抹滅有替代品[N];中國商報;2001年
6 方季;德國推出新型建筑用磚[N];中國房地產報;2004年
7 程洪花;沼氣池漏氣十因素[N];湖南科技報;2009年
8 張水祥 盧福明 盧敏君(浙江紹興);淺談住宅地面返潮的原因及處理方法[N];建筑時報;2008年
9 候一;淺談鋪路石施工[N];中國建材報;200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何娟;堿礦渣水泥石碳化行為及機理研究[D];重慶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金正超;加筋勁性水泥砂漿土組合模型樁的豎向承載力試驗研究[D];延邊大學;2015年
2 呂亞軍;錨筋與混凝土粘結錨固問題的數值模擬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5年
3 朱騰闊;橡膠集料水泥漿基體微觀分析及其性能改善研究[D];東南大學;2015年
4 馮禹翔;基于電化學方法的水泥砂漿—球墨鑄鐵結構腐蝕過程分析及壽命評估[D];南京理工大學;2016年
5 袁海濤;纖維水泥砂漿與混凝土粘結性能雙面剪切試驗研究[D];湖南大學;2016年
6 周云鵬;纖維水泥砂漿與混凝土界面黏結性能鉆芯拉拔試驗研究[D];湖南大學;2016年
7 李英華;具有主動圍壓的水泥砂漿動態(tài)響應和沖擊疲勞研究[D];寧波大學;2008年
8 穆新盈;炭黑水泥砂漿板的電熱試驗與傳熱分析[D];武漢理工大學;2008年
9 張娟;外涂和內摻有機硅對水泥砂漿的性能影響研究[D];武漢輕工大學;2015年
10 鄭楠;環(huán)境侵蝕下水泥砂漿力學性能的試驗研究[D];沈陽工業(yè)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53392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gong/533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