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化工論文 >

二硫化鉬電極材料的制備及電化學性能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5-08 16:03

  本文關鍵詞:二硫化鉬電極材料的制備及電化學性能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前商業(yè)化的鋰離子電池負極是碳材料,由于嵌鋰電位與鋰沉積電位相近,容易產生鋰枝晶、理論容量不高、快速充放電性能差等缺點,無法滿足快速發(fā)展的社會對高容量、快速充放電、循環(huán)性能好的鋰電材料的需求。二硫化鉬是一種具有類石墨烯結構的層狀化合物,其各層之間通過范德華力相互作用,有利于鋰離子的嵌入,而且能為鋰離子嵌入提供較多的空間。同時,二硫化鉬自然資源充足,作為鋰離子電池負極時具有較高的比容量,,關于其結構和形貌對電化學性能的影響的研究已經成為熱點。本文通過X射線衍射,掃描電子顯微鏡,透射電子顯微鏡,拉曼測試,充放電測試、循環(huán)伏安測試以及交流阻抗測試等測試手段從組成、形貌、微觀結構鋰離子電池性能方面對二硫化鉬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本文采用水熱溶劑熱法,通過對水熱溫度,鉬源和硫源,反應溶劑,表面活性劑等工藝條件進行調節(jié),最終制備出由納米片組裝成的花狀二硫化鉬,并對其進行了相關電化學性能測試,表現(xiàn)出較高的容量。在50mA/g的電流密度下,電池的初始放電容量能達到1000mAh/g以上,50次循環(huán)以后仍能保持220mAh/g,電池的容量較高。電池容量的提高可能與二硫化鉬的花狀相貌有關,納米片之間的有機組合,不僅增大了電極與電解質的接觸面積,而且提供了更多的嵌鋰空間,還能有效縮短了鋰離子的遷移路徑,有助于鋰離子的嵌入。 由納米片組裝成的花狀二硫化鉬盡管容量較高,但循環(huán)性能較差,容量衰減比較快。本文通過水熱法合成制備了二硫化鉬與石墨烯的復合材料,考察了復合對鋰離子電池性能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超聲對前驅體的分散效果較好,經水熱同步還原合成的復合材料,電化學性能得到了明顯的提高,不僅循環(huán)穩(wěn)定性得到了增強,而且電池的容量也得到提高。在高電流密度200mA/g下,電池循環(huán)20次仍能達到735mAh/g,電池的初始放電容量為900mAh/g以上,在相同條件下二硫化鉬的容量為466mAh/g。復合材料電化學性能的提高與石墨烯的優(yōu)異性能有關,在充分利用二硫化鉬較高比容量的基礎上,通過復合石墨烯增強了結構穩(wěn)定性,提高了材料的電導性,從而增強了其電化學性能。
【關鍵詞】:二硫化鉬 水熱法 鋰離子電池 石墨烯
【學位授予單位】: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TM912;TQ136.12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緒論9-25
  • 1.1 課題研究背景9-10
  • 1.2 鋰離子電池10-14
  • 1.2.1 鋰離子電池負極研究現(xiàn)狀12-14
  • 1.3 二硫化鉬及石墨烯材料14-23
  • 1.3.1 二硫化鉬的結構與應用14-16
  • 1.3.2 二硫化鉬的合成方法16-18
  • 1.3.3 不同形貌二硫化鉬的制備18-20
  • 1.3.4 二硫化鉬的復合20-21
  • 1.3.5 石墨烯的研究進展21-23
  • 1.4 研究目的和研究內容23-25
  • 1.4.1 研究目的23
  • 1.4.2 研究內容23-25
  • 第2章 材料及試驗方法25-31
  • 2.1 實驗原料及儀器設備25-26
  • 2.2 材料的制備26-27
  • 2.2.1 水熱法合成二硫化鉬26-27
  • 2.2.2 二硫化鉬-石墨烯復合材料的水熱合成27
  • 2.3 電池的組裝27-28
  • 2.4 電極材料的表征與測試28-31
  • 2.4.1 X 射線衍射(XRD)28
  • 2.4.2 掃描電子顯微鏡(SEM)28-29
  • 2.4.3 透射電子顯微鏡(TEM)29
  • 2.4.4 充放電測試29
  • 2.4.5 循環(huán)伏安測試29-30
  • 2.4.6 交流阻抗測試30-31
  • 第3章 二硫化鉬的可控合成及電化學性能研究31-50
  • 3.1 引言31-32
  • 3.2 水熱合成花狀二硫化鉬32-48
  • 3.2.1 水熱溫度的確定32-34
  • 3.2.2 水熱硫源、鉬源的確定34-35
  • 3.2.3 水熱溶劑的確定35-41
  • 3.2.4 水熱表面活性劑的確定41-48
  • 3.3 反應原理48
  • 3.4 本章小結48-50
  • 第4章 MoS_2-G 的制備和性能研究50-59
  • 4.1 引言50
  • 4.2 MoS_2-G 的制備50-53
  • 4.3 MoS_2-G 的電化學性能測試53-57
  • 4.4 本章小結57-59
  • 結論59-60
  • 參考文獻60-65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及其它成果65-67
  • 致謝67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輝,翟玉春,田彥文;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LiNi_(1-y)Al_yO_2的制備及性能[J];中國有色金屬學報;2003年03期

2 常曉燕,王志興,李新海,匡瓊,彭文杰,郭華軍,張云河;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LiMnPO_4的合成與性能[J];物理化學學報;2004年10期

3 田彥文,翟秀靜,高虹,翟玉春;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LiNiO_2的制備和性能研究[J];無機材料學報;1999年03期

4 李麗;李國華;王石泉;馮傳啟;;磷酸釩鋰正極材料的合成與性能研究[J];無機化學學報;2010年01期

5 劉修明;王先友;伍文;王欣;王國寶;楊順毅;;MoO_3包覆對鋰一次電池CuF_2正極材料性能的影響[J];中國有色金屬學報;2010年02期

6 張梁堂;宋杰;蔡敏真;徐富春;吳孫桃;董全峰;;磁控濺射制備的銅釩氧化物薄膜及其電化學性能[J];高等學;瘜W學報;2009年05期

7 陳晗;龔文強;劉友良;劉建華;;樹枝狀碳芯結構LiFePO_4/C復合材料的制備及電化學性能[J];中國有色金屬學報;2010年11期

8 任海倫;戴永年;姚耀春;李偉宏;;Li_(1.02)Co_xCr_yMn_(2-x-y)O_4的固相合成及性能表征[J];無機材料學報;2006年03期

9 雷鋼鐵,李朝暉,蘇光耀;鋰離子電池陰極材料LiCo_xMn_(2-x)O_4的研究[J];化學世界;2003年10期

10 施志聰,李晨,楊勇;LiFePO_4新型正極材料電化學性能的研究[J];電化學;2003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呂正中;周震濤;謝輝;;LiFePO_4/(C+Ag)復合材料的制備與電化學性能[A];第十二屆中國固態(tài)離子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2 陳文;麥立強;祁琰媛;余華;彭俊鋒;朱泉\

本文編號:35142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gong/35142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60edb***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