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組份聚氨酯密封膠的制備及性能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4-26 12:12
本文關鍵詞:雙組份聚氨酯密封膠的制備及性能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聚氨酯密封膠因其高模量、高彈性、粘接性好而被廣泛應用在土木建筑、交通運輸?shù)阮I域,作為結(jié)構膠黏劑起粘接、密封、緩沖的作用。雙組份聚氨酯密封膠的配方可調(diào)自由度大,性能設計性好,常溫固化且無溶劑污染,應用尤其廣泛。本文采用預聚體法,以異氰酸酯(MDI)和聚醚多元醇(PTMEG)生成嵌段共聚物來制備一種綜合性能良好的雙組份聚氨酯密封膠,優(yōu)化其制備工藝參數(shù);并采用液體橡膠來增加密封膠的低溫韌性和耐水性,研究了聚氨酯結(jié)構與性能的相互關系。 將MDI和PTMEG兩種單體原料本體聚合生成端-NCO預聚體作為密封膠主劑,制備時加入0.1%wt的苯甲酰氯作為阻聚劑,聚合溫度為702℃,反應3h并采用逐步升溫可以控制反應順利進行。以多元醇和擴鏈劑BDO混合作為固化劑,與預聚體室溫固化,成為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紅外測試顯示預聚體-NCO峰消失,固化確實生成了氨基甲酸酯基結(jié)構。原子力照片可以看出,聚氨酯具有微相分離結(jié)構,軟硬段相互不相容,,相互重疊。 設計了雙因素預聚體中r值(-NCO:-OH)及擴鏈劑含量的正交試驗。雙組份混合后的表干時間約為24h,最大固化收縮量小于2.4mm。r等于3時密封膠的力學性能較好。擴鏈劑使拉伸強度增大而斷裂伸長率減小,粘接強度最大可達5.02MPa,固化劑中BDO與PTMEG為3:1時,撕裂強度最大。熱分析表明擴鏈劑和硬段含量增加會提高聚氨酯的耐熱性能,且材料存在后熟化階段。DMA分析說明在低溫下PTMEG制備的聚氨酯仍具有彈性,但是耐水性測試結(jié)果不理想。 引入端羥基聚丁二烯(HTPB)與PTMEG、MDI共聚,HTPB和PTMEG的摩爾比為1~4時預聚體粘度尚可。HTPB增大了聚氨酯密封膠的斷裂伸長率和撕裂強度,粘結(jié)強度略有降低。與PTMEG相比,加入HTPB使得聚氨酯的初始分解溫度和600℃剩余質(zhì)量下降,對熱穩(wěn)定性的改善體現(xiàn)在軟段相中。動態(tài)粘彈譜顯示當預聚體中半數(shù)-OH由HTPB提供時,試樣模量最大,為4525MPa。HTPB的加入使軟段的玻璃化轉(zhuǎn)變溫度從室溫降至-50℃左右,相分離程度增加,材料的耐低溫性能有了顯著改善。HTPB中疏水的雙鍵提高了聚氨酯的耐水性,吸濕率降低,浸泡后試樣的拉伸強度和斷裂伸長率下降程度明顯減少,力學性能保留率大于70%。
【關鍵詞】:聚氨酯密封膠 預聚體 微相分離 性能與結(jié)構
【學位授予單位】: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TQ433.432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目錄7-10
- 第1章 緒論10-25
- 1.1 課題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義10-12
- 1.2 聚氨酯密封膠的制備研究現(xiàn)狀12-17
- 1.2.1 聚氨酯制備的合成原理12-14
- 1.2.2 聚氨酯彈性體的制備方法14-17
- 1.3 聚氨酯密封膠的性能研究17-24
- 1.3.1 聚氨酯彈性體中的微相分離結(jié)構17-21
- 1.3.2 分子間相互作用與氫鍵21-22
- 1.3.3 聚氨酯的熱穩(wěn)定性及耐水性22-24
- 1.4 主要研究內(nèi)容24-25
- 第2章 試驗材料及方法25-35
- 2.1 試驗材料及儀器設備25-26
- 2.1.1 試驗材料25
- 2.1.2 試驗設備25-26
- 2.2 試驗方法和合成工藝26-29
- 2.2.1 預聚體法制備聚氨酯密封膠26-28
- 2.2.2 影響聚氨酯密封膠性能的因素28-29
- 2.3 測試與表征29-35
- 2.3.1 預聚體中-NCO 含量測定29-30
- 2.3.2 混合液性能測試30-31
- 2.3.3 耐水性測試31
- 2.3.4 綜合熱分析31-32
- 2.3.5 動態(tài)力學性能測試32
- 2.3.6 力學性能測試32-34
- 2.3.7 紅外光譜分析34
- 2.3.8 原子力顯微鏡觀察34
- 2.3.9 掃描電子顯微鏡觀察34-35
- 第3章 雙組份聚氨酯密封膠的制備35-46
- 3.1 聚氨酯密封膠合成的準備工作35
- 3.2 制備聚氨酯預聚體的影響因素35-43
- 3.2.1 單體的結(jié)構35-38
- 3.2.2 預聚溫度及時間的確定38-40
- 3.2.3 預聚體合成溫度的控制40-41
- 3.2.4 預聚體中-NCO 和-OH 比值的影響41-42
- 3.2.5 阻聚劑的作用42-43
- 3.3 紅外光譜分析43-44
- 3.4 微觀形貌分析44-45
- 3.5 本章小結(jié)45-46
- 第4章 聚醚型雙組份聚氨酯密封膠的性能研究46-59
- 4.1 引言46-47
- 4.2 雙組份混合液性能測試47-49
- 4.2.1 預聚體的外觀形貌及儲存期47-48
- 4.2.2 表干時間和固化收縮量48-49
- 4.3 聚醚型雙組份聚氨酯密封膠的力學性能研究49-52
- 4.3.1 拉伸強度和斷裂伸長率50-51
- 4.3.2 密封膠的粘接強度51
- 4.3.3 撕裂強度51-52
- 4.4 聚醚型雙組份聚氨酯密封膠的熱穩(wěn)定性研究52-54
- 4.5 聚醚型雙組份聚氨酯密封膠的動態(tài)力學性能研究54-56
- 4.6 聚醚型雙組份聚氨酯密封膠的耐水性研究56-57
- 4.7 本章小結(jié)57-59
- 第5章 HTPB 雙組份聚氨酯密封膠的制備及性能研究59-72
- 5.1 HTPB 雙組份聚氨酯密封膠的制備59-61
- 5.2 HTPB 雙組份聚氨酯密封膠的力學性能研究61-63
- 5.2.1 HTPB 雙組份聚氨酯密封膠的力學性能61-62
- 5.2.2 HTPB 與 PTMEG 兩種聚氨酯密封膠力學性能比較62-63
- 5.3 HTPB 雙組份聚氨酯密封膠的熱穩(wěn)定性研究63-66
- 5.3.1 HTPB 雙組份聚氨酯密封膠的熱分析63-65
- 5.3.2 HTPB 與 PTMEG 兩種聚氨酯密封膠耐熱性能比較65-66
- 5.4 HTPB 雙組份聚氨酯密封膠的動態(tài)力學性能研究66-68
- 5.4.1 HTPB 雙組份聚氨酯密封膠的動態(tài)力學性能分析66-68
- 5.4.2 HTPB 與 PTMEG 兩種聚氨酯密封膠動態(tài)力學性能比較68
- 5.5 HTPB 雙組份聚氨酯密封膠的耐水性研究68-70
- 5.5.1 HTPB 雙組份聚氨酯密封膠的耐水性測試分析68-69
- 5.5.2 HTPB 與 PTMEG 兩種聚氨酯密封膠耐水性比較69-70
- 5.6 本章小結(jié)70-72
- 結(jié)論72-73
- 參考文獻73-78
- 致謝78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陳曉明;鄭水蓉;蘇航;凡永利;;聚氨酯密封劑改性方法研究進展[J];中國膠粘劑;2011年08期
2 王晶;趙大生;孫秀英;;我國環(huán)保膠黏劑的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J];化學與粘合;2009年02期
3 朱本瑋;林安;甘復興;;聚氨酯彈性灌封料的研制[J];聚氨酯工業(yè);2006年06期
4 李麗娟,吳良義;聚氨酯密封膠國外研究進展[J];熱固性樹脂;2002年02期
5 陳麗珠;黃洪;陳煥欽;;水性聚氨酯的發(fā)展與應用研究進展[J];涂料技術與文摘;2008年05期
6 趙金義;姜法治;畢雪玲;;聚氨酯密封膠在建筑中的應用[J];特種橡膠制品;2008年05期
7 曲建波,張曉鐳,戴曄;聚氨酯樹脂耐水解穩(wěn)定性的研究[J];陜西科技大學學報;2003年02期
本文關鍵詞:雙組份聚氨酯密封膠的制備及性能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2842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gong/328426.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