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嚴和店窯青瓷的原料特征和燒制技術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7-02 14:14
青瓷是中國歷史上出現(xiàn)最早的瓷器,其燒造時間最長,燒造地區(qū)分布最廣。嚴和店窯址創(chuàng)燒于北宋早期,興盛于北宋晚期,元代時仍在生產(chǎn)。其位于河南省汝州市蟒川鎮(zhèn)嚴和店村北。嚴和店窯文化內涵豐富,是北宋時期中原地區(qū)最大的青瓷燒制中心,也是目前發(fā)現(xiàn)的規(guī)模最大的古汝瓷窯群。自嚴和店窯被發(fā)現(xiàn)后,考古界和科技界都對嚴和店窯青瓷進行了一些研究,為了解嚴和店窯青瓷的原料來源、釉料配方提供了科學依據(jù)。但在對嚴和店窯民汝瓷的科技研究多集中在與鈞官瓷的化學組分的比較分析上,仍需要對嚴和店窯青瓷的燒制工藝進行深入研究,更全面綜合地了解嚴和店窯青瓷。為了解嚴和店窯青瓷的原料特征、產(chǎn)品質量和燒制工藝,研究嚴和店窯青瓷的原料來源和釉料配方。本文利用質子激發(fā)X射線熒光分析、X射線衍射儀、掃描電子顯微鏡、熱膨脹分析儀、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等多種實驗方法,從物理性能、化學組成、物相構成、顯微結構、燒成溫度、釉色六個方面較為全面地對嚴和店窯青瓷樣品進行研究。實驗結果顯示:1、嚴和店窯青瓷樣品的顯氣孔率在0.404~16.512%之間,吸水率在0.173~7.987%之間,體積密度在2.019~2.363 g/cm3
【文章來源】:鄭州大學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7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顯氣孔率的散布分析圖
物理性能分析9將數(shù)據(jù)做散布分析可得圖2.1~2.4,橫坐標表示樣品序號,縱坐標分別表示顯氣孔率(%)、吸水率(%)、體積密度(g/cm3)和表面密度(g/cm3),圖中實線表示平均值α,虛線表示平均值α±標準差δ。通過肉眼觀察,根據(jù)釉色將樣品分為三組,圖中1~14號樣品釉色偏黃,15~26號樣品釉色偏綠,27~36號樣品釉色偏藍。圖2.1顯氣孔率的散布分析圖圖2.2吸水率的散布分析圖圖2.3體積密度的散布分析圖圖2.4表面密度的散布分析圖由圖2.1和圖2.2可以看出,嚴和店窯青瓷的顯氣孔率和吸水率的變化波動較大,且釉色相近的樣品的顯氣孔率和吸水率也有較大波動,存在生燒或略生燒樣品。由圖2.3和圖2.4可以看出,嚴和店窯青瓷樣品的表面密度和體積密度也存在較大波動?赡艽嬖谝韵氯c原因:一、樣品的原料不同,致使燒結所需的溫度不同;二、樣品的原料處理不同,胎料的精細程度不同;三、嚴和店
物理性能分析9將數(shù)據(jù)做散布分析可得圖2.1~2.4,橫坐標表示樣品序號,縱坐標分別表示顯氣孔率(%)、吸水率(%)、體積密度(g/cm3)和表面密度(g/cm3),圖中實線表示平均值α,虛線表示平均值α±標準差δ。通過肉眼觀察,根據(jù)釉色將樣品分為三組,圖中1~14號樣品釉色偏黃,15~26號樣品釉色偏綠,27~36號樣品釉色偏藍。圖2.1顯氣孔率的散布分析圖圖2.2吸水率的散布分析圖圖2.3體積密度的散布分析圖圖2.4表面密度的散布分析圖由圖2.1和圖2.2可以看出,嚴和店窯青瓷的顯氣孔率和吸水率的變化波動較大,且釉色相近的樣品的顯氣孔率和吸水率也有較大波動,存在生燒或略生燒樣品。由圖2.3和圖2.4可以看出,嚴和店窯青瓷樣品的表面密度和體積密度也存在較大波動。可能存在以下三點原因:一、樣品的原料不同,致使燒結所需的溫度不同;二、樣品的原料處理不同,胎料的精細程度不同;三、嚴和店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熱膨脹法在古陶瓷測溫研究中的應用與探索[J]. 童永東,汪常明. 廣西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7(03)
[2]PIXE analysis of proto-porcelain excavated from Tingziqiao kiln site of Deqing(China)[J]. 張斌,承煥生,鄭建明.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2014(03)
[3]嚴和店窯汝瓷和鈞臺窯鈞官瓷的EDXRF分析[J]. 溫昶,趙會仙,李融武,李國霞,郭培育,高正耀,趙維娟,孫洪巍,郭敏,謝建忠. 原子核物理評論. 2009(04)
[4]PIXE study on Chinese underglaze-red porcelain made in Yuan Dynasty[J]. CHENG Huan-Sheng,1 ZHANG Zheng-Quan,1 LIN Er-Kang,2 HUANG Yun-Peng3 (1Institute of Modern Physics,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Institute of Physics, Academia Sinica, Taipei; 2 3Jingdezhen Jiayang Ceramics Co.Ltd., Jingdezhen 333000).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2004(01)
[5]EDXRF探針分析古瓷產(chǎn)地的嘗試[J]. 楊益民,毛振偉,朱鐵權,馮敏,梁寶鎏,王昌燧,孫新民,郭木森,范新生. 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 2003(03)
[6]河南臨汝嚴和店汝窯遺址的發(fā)掘[J]. 華夏考古. 1995(03)
[7]鱗石英和方石英的制備[J]. 溫和瑞,張宇,王金晞,陳榮三. 江蘇化工. 1993(03)
[8]汝窯與鈞窯考略[J]. 吳明娣. 裝飾. 1992(03)
[9]河南省臨汝縣宋代汝窯遺址調查[J]. 馮先銘. 文物. 1964(08)
[10]汝窰址的調查與嚴和店的發(fā)掘[J]. 賈峨. 文物參考資料. 1958(10)
碩士論文
[1]熱膨脹法陶瓷測溫多因素分析及在廣西古陶瓷中的應用研究[D]. 童永東.廣西民族大學 2018
[2]基于現(xiàn)代核分析技術的古鈞瓷鑒別方法研究[D]. 王升.鄭州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260623
【文章來源】:鄭州大學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7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顯氣孔率的散布分析圖
物理性能分析9將數(shù)據(jù)做散布分析可得圖2.1~2.4,橫坐標表示樣品序號,縱坐標分別表示顯氣孔率(%)、吸水率(%)、體積密度(g/cm3)和表面密度(g/cm3),圖中實線表示平均值α,虛線表示平均值α±標準差δ。通過肉眼觀察,根據(jù)釉色將樣品分為三組,圖中1~14號樣品釉色偏黃,15~26號樣品釉色偏綠,27~36號樣品釉色偏藍。圖2.1顯氣孔率的散布分析圖圖2.2吸水率的散布分析圖圖2.3體積密度的散布分析圖圖2.4表面密度的散布分析圖由圖2.1和圖2.2可以看出,嚴和店窯青瓷的顯氣孔率和吸水率的變化波動較大,且釉色相近的樣品的顯氣孔率和吸水率也有較大波動,存在生燒或略生燒樣品。由圖2.3和圖2.4可以看出,嚴和店窯青瓷樣品的表面密度和體積密度也存在較大波動?赡艽嬖谝韵氯c原因:一、樣品的原料不同,致使燒結所需的溫度不同;二、樣品的原料處理不同,胎料的精細程度不同;三、嚴和店
物理性能分析9將數(shù)據(jù)做散布分析可得圖2.1~2.4,橫坐標表示樣品序號,縱坐標分別表示顯氣孔率(%)、吸水率(%)、體積密度(g/cm3)和表面密度(g/cm3),圖中實線表示平均值α,虛線表示平均值α±標準差δ。通過肉眼觀察,根據(jù)釉色將樣品分為三組,圖中1~14號樣品釉色偏黃,15~26號樣品釉色偏綠,27~36號樣品釉色偏藍。圖2.1顯氣孔率的散布分析圖圖2.2吸水率的散布分析圖圖2.3體積密度的散布分析圖圖2.4表面密度的散布分析圖由圖2.1和圖2.2可以看出,嚴和店窯青瓷的顯氣孔率和吸水率的變化波動較大,且釉色相近的樣品的顯氣孔率和吸水率也有較大波動,存在生燒或略生燒樣品。由圖2.3和圖2.4可以看出,嚴和店窯青瓷樣品的表面密度和體積密度也存在較大波動。可能存在以下三點原因:一、樣品的原料不同,致使燒結所需的溫度不同;二、樣品的原料處理不同,胎料的精細程度不同;三、嚴和店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熱膨脹法在古陶瓷測溫研究中的應用與探索[J]. 童永東,汪常明. 廣西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7(03)
[2]PIXE analysis of proto-porcelain excavated from Tingziqiao kiln site of Deqing(China)[J]. 張斌,承煥生,鄭建明.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2014(03)
[3]嚴和店窯汝瓷和鈞臺窯鈞官瓷的EDXRF分析[J]. 溫昶,趙會仙,李融武,李國霞,郭培育,高正耀,趙維娟,孫洪巍,郭敏,謝建忠. 原子核物理評論. 2009(04)
[4]PIXE study on Chinese underglaze-red porcelain made in Yuan Dynasty[J]. CHENG Huan-Sheng,1 ZHANG Zheng-Quan,1 LIN Er-Kang,2 HUANG Yun-Peng3 (1Institute of Modern Physics,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Institute of Physics, Academia Sinica, Taipei; 2 3Jingdezhen Jiayang Ceramics Co.Ltd., Jingdezhen 333000).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2004(01)
[5]EDXRF探針分析古瓷產(chǎn)地的嘗試[J]. 楊益民,毛振偉,朱鐵權,馮敏,梁寶鎏,王昌燧,孫新民,郭木森,范新生. 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 2003(03)
[6]河南臨汝嚴和店汝窯遺址的發(fā)掘[J]. 華夏考古. 1995(03)
[7]鱗石英和方石英的制備[J]. 溫和瑞,張宇,王金晞,陳榮三. 江蘇化工. 1993(03)
[8]汝窯與鈞窯考略[J]. 吳明娣. 裝飾. 1992(03)
[9]河南省臨汝縣宋代汝窯遺址調查[J]. 馮先銘. 文物. 1964(08)
[10]汝窰址的調查與嚴和店的發(fā)掘[J]. 賈峨. 文物參考資料. 1958(10)
碩士論文
[1]熱膨脹法陶瓷測溫多因素分析及在廣西古陶瓷中的應用研究[D]. 童永東.廣西民族大學 2018
[2]基于現(xiàn)代核分析技術的古鈞瓷鑒別方法研究[D]. 王升.鄭州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26062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gong/3260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