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載與腐蝕凍融耦合作用下再生混凝土耐久性能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2-23 03:24
目前,多因素耦合作用尤其是荷載作用下再生混凝土的耐久性研究較少,混凝土結構大多數(shù)是受荷載與腐蝕、凍融和碳化等環(huán)境因素共同作用的,通過“純材料”實驗研究有可能夸大材料的耐久性能。本文基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多因素耦合作用下再生混凝土耐久性能及其改性機理”(51668045),對再生混凝土在荷載參與的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的耐久性能進行試驗研究。為了研究再生混凝土在工作應力狀態(tài)下的抗腐蝕凍融性能,本文制備了再生粗骨料,并拌制C40再生混凝土。同時為了避免了以往研究中安裝加載裝置造成的混凝土徐變、應力松弛等問題,本文設計了一套簡單易行的加載制度,從而研究在不同應力水平下再生混凝土的抗腐蝕凍融性能。在制備再生粗骨料后,本文對再生粗骨料的各項物理力學性能與天然粗骨料進行了對比試驗研究,發(fā)現(xiàn)再生粗骨料的表觀密度低、壓碎指標大、吸水率高,相比天然粗骨料性能要差。經(jīng)過50次腐蝕凍融循環(huán)后,在0%、40%和70%應力水平與不同交替次數(shù)的重復荷載作用下,再生混凝土都表現(xiàn)出比普通混凝土更好的耐久性能,同時發(fā)現(xiàn)應力作用使各類型試件破壞加快。通過對相關的應力作用下腐蝕凍融文獻的總結,得到了與本試驗加載機制相匹配的長...
【文章來源】:南昌大學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7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多因素耦合作用下再生混凝土耐久性研究意義
1.2 多因素耦合作用下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現(xiàn)狀
1.2.1 碳化與其他因素耦合作用下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現(xiàn)狀
1.2.2 鹽腐蝕與其他因素耦合作用下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現(xiàn)狀
1.2.3 氯離子滲透與其他因素耦合作用下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現(xiàn)狀
1.2.4 凍融與其他因素耦合作用下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現(xiàn)狀
1.3 本文主要研究內(nèi)容及創(chuàng)新點
第2章 再生混凝土模擬加載機制
2.1 引言
2.2 加載機制設計依據(jù)
2.3 試驗器材
2.4 試驗加載機制
2.5 本章小結
第3章 再生混凝土腐蝕凍融試驗設計
3.1 引言
3.2 試驗材料及物理力學性能
3.2.1 水泥
3.2.2 再生粗骨料的制備
3.2.3 再生粗骨料的級配
3.2.4 再生粗骨料的堆積密度
3.2.5 再生粗骨料的表觀密度
3.2.6 再生粗骨料的吸水率
3.2.7 再生粗骨料的壓碎指標
3.2.8 試驗用砂和水
3.3 試驗各組分配合比
3.4 再生混凝土宏觀腐蝕凍融試驗設計
3.4.1 試驗材料
3.4.2 試驗儀器
3.4.3 試驗方法
3.5 再生混凝土腐蝕凍融細微觀試驗設計
3.5.1 SEM微觀試驗設計
3.5.2 顯微硬度試驗設計
3.6 本章小結
第4章 耦合作用下再生混凝土耐久性試驗研究
4.1 引言
4.2 表觀現(xiàn)象
4.2.1 腐蝕凍融前試件表觀現(xiàn)象
4.2.2 腐蝕凍融后試件表觀現(xiàn)象
4.3 質(zhì)量損失
4.4 抗壓強度損失
4.4.1 抗壓強度損失率評價與分析
4.4.2 再生混凝土抗壓強度敏感性分析
4.5 加載制度與現(xiàn)有加載裝置比較分析
4.6 應力水平、重復荷載交替次數(shù)與再生混凝土耐久性關系
4.7 本章小結
第5章 耦合作用下再生混凝土微細觀試驗研究
5.1 引言
5.2 再生混凝土的界面特性
5.3 顯微硬度試驗研究分析
5.4 ESEM微觀試驗研究分析
5.5 耦合作用下再生混凝土破壞機理分析
5.6 本章小結
第6章 結論與展望
6.1 結論
6.2 展望
致謝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的研究成果
本文編號:2932979
【文章來源】:南昌大學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7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多因素耦合作用下再生混凝土耐久性研究意義
1.2 多因素耦合作用下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現(xiàn)狀
1.2.1 碳化與其他因素耦合作用下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現(xiàn)狀
1.2.2 鹽腐蝕與其他因素耦合作用下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現(xiàn)狀
1.2.3 氯離子滲透與其他因素耦合作用下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現(xiàn)狀
1.2.4 凍融與其他因素耦合作用下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現(xiàn)狀
1.3 本文主要研究內(nèi)容及創(chuàng)新點
第2章 再生混凝土模擬加載機制
2.1 引言
2.2 加載機制設計依據(jù)
2.3 試驗器材
2.4 試驗加載機制
2.5 本章小結
第3章 再生混凝土腐蝕凍融試驗設計
3.1 引言
3.2 試驗材料及物理力學性能
3.2.1 水泥
3.2.2 再生粗骨料的制備
3.2.3 再生粗骨料的級配
3.2.4 再生粗骨料的堆積密度
3.2.5 再生粗骨料的表觀密度
3.2.6 再生粗骨料的吸水率
3.2.7 再生粗骨料的壓碎指標
3.2.8 試驗用砂和水
3.3 試驗各組分配合比
3.4 再生混凝土宏觀腐蝕凍融試驗設計
3.4.1 試驗材料
3.4.2 試驗儀器
3.4.3 試驗方法
3.5 再生混凝土腐蝕凍融細微觀試驗設計
3.5.1 SEM微觀試驗設計
3.5.2 顯微硬度試驗設計
3.6 本章小結
第4章 耦合作用下再生混凝土耐久性試驗研究
4.1 引言
4.2 表觀現(xiàn)象
4.2.1 腐蝕凍融前試件表觀現(xiàn)象
4.2.2 腐蝕凍融后試件表觀現(xiàn)象
4.3 質(zhì)量損失
4.4 抗壓強度損失
4.4.1 抗壓強度損失率評價與分析
4.4.2 再生混凝土抗壓強度敏感性分析
4.5 加載制度與現(xiàn)有加載裝置比較分析
4.6 應力水平、重復荷載交替次數(shù)與再生混凝土耐久性關系
4.7 本章小結
第5章 耦合作用下再生混凝土微細觀試驗研究
5.1 引言
5.2 再生混凝土的界面特性
5.3 顯微硬度試驗研究分析
5.4 ESEM微觀試驗研究分析
5.5 耦合作用下再生混凝土破壞機理分析
5.6 本章小結
第6章 結論與展望
6.1 結論
6.2 展望
致謝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的研究成果
本文編號:293297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gong/2932979.html